想必家长们都有发现孩子偷偷看漫画书、青春文学、网络小说,被发现后批评“专心学习,少看闲书”的经历吧。 新教材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却有不同的看法: 让孩子读“闲书”,以此促进阅读兴趣,形成读书习惯,将大为获益。 在初中任教30余年的语文老师杜君英也认同这个观点,并举出了班里两个孩子的学习状况作为例子: 一个正上初三,数理化英都还可以,唯独语文拉后腿,其作文更摸不着门道。通过熟人介绍,家长找到了我。 家长一直在介绍,那孩子文文静静,不问不说,就那么稳稳地在沙发上做着。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孩子处于被动状态。 我问:孩子喜欢读书吗? 妈妈:哪有时间啊!细说了解到,孩子只小时候读过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后来直到小升初、初中,就再也没有读过课外书了。 这不,光做题还考不好呢!妈妈满脸愁容地感叹。 我耐心地解释以后,具体接触了孩子的心理动态,说实话,写出的作文大失水准。 另一个在读初二。她是一个一看就有灵气的孩子,在我讲课的时候,她那透过眼镜传达给我的眼神清澈而专注,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她分明在接受,更是在分辨你讲授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或者,是否适合于她,也许是在融合、升华。 通过她和她父母的介绍,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读书,起源要上溯到她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从那时起,妈妈就给她朗读唐诗宋词(她的妈妈很喜欢诗词)。 她本人告诉我,她读书很容易着迷,有时,捧起书可一直到黎明。为此,家长怕她耽误第二天的功课,甚至都规定了她看书的时间。 如今,她读过的书的数量远远超过同龄人,因而,看起来也比同龄人更有灵气。 这一点,可以从她的作文中处处表现出来。在题目为“一个关于书的记忆”的作文里,她写道: “每本书的灵魂都是截然不同的,但对于我来说,都是无法言说的美好。读得再多,我也不会忘记其中的任何一本,她在我心里,总有一席之地,就好像在浩瀚的大海中,总藏有无数的秘密无人知晓,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现在,我最喜欢的是白若梅的书;最爱却又不敢直视的,是张小娴的《面包树上的女人》;给我人生感悟最深的是朱自清;最美好的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让人唏嘘的是张爱玲的书;最渴望的是《八十天环游世界》等等。 “我最美好的记忆都停留在书里,因为书不会背叛你。她们把洁净、美丽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灵魂赠与我,是我的荣幸;我把我最美好的灵魂附于她们,是我的幸福。 “和她们在一起,我可以抛开那些纠缠不清繁枝褥节,步入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在我的记忆中,也只有那里,才是我最流连、最余味无穷的精神家园。 “我对书的情也正如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的情,不过,更美好。同时,又如张爱玲所说: “我是一朵长在高处的花,只是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
面对这篇作文,我甚至写不出评语,手握红笔好一阵啧啧称赞。同时,一个意识更加坚定地浮现在脑海: “闲书”不闲!不读“闲书”的孩子,最终会沦落为学困生;而真正大量阅读“闲书”的孩子,必才思灵动,文笔飞扬! 北大教授曾经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 第一,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第二,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转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都比较难,视野窄,思路不太开展。 第二类学生占有相当比例,往往是高分低能。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下,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学校里许多老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家长,头脑里普遍存在着一个意识,他们把除了为考试而用的课本及其辅导资料以外的所有书籍,统称为“闲书”。 在他们看来,就单科语文而言,只有背课文、写生字、背诗词、记注释、背翻译、做辅导资料和写作文为正业,除此以外,统统于考试无益,当然也就在杜绝之列。 诚然,对于一周后就要进行的月考来说,孩子手头正在阅读的《红楼梦》、《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小王子》等确实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考试的内容只涉及近期老师讲授的课本,与上述著作无关。 实际上,一周六节语文课,就复习那么几首诗词、几篇文言、几个作家作品。理论上说,就那点内容还掌握不了,怎么还能分散精力呢?实际上,即使再延长一倍的时间,也不可能考出满分,甚至连接近满分也不容易,因为,那些考题,有的,就与真正的语文素养相去甚远。而睁大了眼光只盯着最近的考试,虽说可以理解,但也太功力、显得目光短浅了。 1.“闲书”真的是闲书吗?非也! 如果说《红楼梦》是闲书,那我们课本里有“林黛玉进贾府”、“香菱学诗”;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闲书,那我们课本里有“杨修之死”; 如果说《水浒传》是闲书,那我们课本里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如果说《西游记》是闲书,那我们课本里有“小圣示威降大圣”,这该作何解释呢? 其实,每一篇经典课文的后面,都有其他有关作品的介绍:学冰心的《荷叶 母亲》,提到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学安徒生《皇帝的新衣》,提到的优秀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提到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不一而足。编者的意图,很显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记住篇目名称,是要将相关原文原著拿来阅读的。 看看初中阶段的课本,每一册也就二百来页,其中几十页还属于“附录”,是只作为了解的。就是这一百多页的内容,要学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少说也有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学习一百多页,无论如何也显得太少。 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就是再精华,也不至于这一点。所以,我曾专门撰文《缺少课外阅读的语文一定营养不良》。我们姑且把课本比作餐桌上的红烧肉,仅仅有它而没有蔬菜、水果、米饭和馒头,缺少牛奶,其营养一定是不全面的。而所谓的“闲书”,就是蔬菜、水果、米饭、馒头和牛奶。 2.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的一段话着实让我心头一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终于知道,编写《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那些人不是吃干饭的了,人家对于语文本质的理解准确而深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明了概括。好个“提倡少做题多读书”,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对于在语文道路上懵懂前行的人,如醍醐灌顶,有恍然大悟之感。 有本书叫《埋下头来数星星》,是由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曹文轩主编,由历届北大、清华高考状元选编撰写,两所名校历届高考状元第一次将他们私人读书经验撰写成书,是很有意义的。 这些状元们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出身于干部家庭,有的父母就是工人、农民,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中小学阶段,他们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书,是几乎等身的课外书(“闲书”)成就了他们辉煌。 他们的经历是那么清楚地告诉我们:对于语文,乃至文科,如果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等到高考的时候,定会捉襟见肘;反之,则游刃有余。 让孩子多读些闲书吧,终有一天你能感受到这样做的无限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