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嗣伯是中國近代『四大名醫』孔伯華之子,1948年即隨父學醫,臨診左右,並先後從師於蕭龍友、杜文甫、汪逢春、陳慎吾等諸名家,從事中醫臨床工作60餘年,2011年6月病逝於北京。孔嗣伯繼承並發展孔伯華的學術思想,父子兩代在京城行醫近百年,為燕京地區中醫學術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今總結其主要學術思想如下。
兩綱六要的辨證思想
孔嗣伯繼承了孔伯華兩綱六要辨證思想,即強調陰陽為總綱,下統表里寒熱虛實為六要,兩綱六要不能平列,臨證之時,先辨陰陽,以求其本。表里、虛實、寒熱,分別指疾病的部位、正邪之消長、疾病之徵象,皆可上屬於陰陽。作為六要,其間病邪由表入里,寒熱夾雜,虛實互見等錯綜變化,深入辨證,始終不離陰陽,以陰陽為總綱。例如,表證又可分為表寒證、表熱證,寒證為陰,熱證為陽,寒證又可再分為實寒證、虛寒證,實寒為陰,虛寒為陽,相應熱證也可以此類分。
兩綱六要辨證的實質是強調中醫辨證的多層次性和複雜性,針對臨床疾病的複雜多端,相應的辨證也並非簡單的平面化的劃分,而陰陽作為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始終貫穿於中醫多層次辨證治療之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這是對中醫理論的深刻理解,同時也是孔氏父子兩代長期臨證實踐的總結。
諸郁以氣鬱為首
朱丹溪云:『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孔嗣伯對此頗以為然,認為朱丹溪的『郁證學說』在內科雜證治療中很有價值。至於郁滯何來,則要詳加辨證,但往往氣鬱為首,血、痰、濕郁從之。今人不知持滿養精,不知靜心養神,外感六氣、五志過極皆能化火,令人耗損真陰,因此陰虛肝鬱,木郁土壅,濕熱證候為多,治療多『熱者清之,濕者化之』;『開郁』則遵【內經】『木郁達之,火郁發之』的原則,將通經、活絡、疏散、清利、滲透等治法夾雜靈活應用,重視協調肝脾腎之間的關係。
善用『柔肝法』
孔嗣伯在臨床辨證中不泥於古,主張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提倡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在雜症的治療中,不僅善用常規的疏肝法、平肝法,更常用『柔肝法』。他認為肝為剛髒,要以柔克剛,與常規的平肝之法平戟肝陽,直折其勢不同,『柔肝法』更強調用陰柔濡潤之品滋陰濡津,柔肝平潛,這也是其兩綱六要辨證思想的體現。同為肝陰不足的虛證,『平肝法』強調潛陽,『柔肝法』強調滋陰,前者針對陰中之陽證,後者針對陰中之陰證,在治療上也有重用龍牡潛陽和重用海蛤、熟地滋陰的不同。如對消渴病提出『柔肝濡津』的治法,認為現代之人所罹患之消渴病,肝陰不足,肝木克土,肝膽濕熱及其繼發的脾胃濕熱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在治療上也與現代疾病高血壓陰虛陽亢證的平肝潛陽不同,強調『柔肝濡津』。
疑難雜症常用『和法』
孔嗣伯善於辨清疾病的起由、病機,理順臟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臨證施治則常用『和法』,可以說『和法』的使用貫穿於孔嗣伯治療內科雜症的始終,特別是對疑難雜症,因為波及臟腑經絡多而複雜,治療頗為棘手,『和法』的使用往往成為首選。
『和法』的實質是強調臟腑功能之間的緊密相關和協調配合,甚至包括中醫疾病觀中正邪之間的對立統一。從臨床實際來看,某些疾病尤其是老年病,病人臟腑功能減退,一味攻伐有害無益,單純補益又容易助邪生變,均衡臟腑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新的平衡就尤為重要,這也是中醫陰陽對立統一學說的體現。
孔嗣伯臨證常重視以下臟腑之間的關係:1.心肺之間的關係:心肺同居上焦,心肺的協調關係,在頑固性肺系疾患和心胸疾患中具有辨證意義,筆者隨診孔老的病歷記錄中常有『心肺不清』、『心肺未和』等記錄。2.心胃之間的關係:心陽和胃陽相互影響,胃不和則臥不安。3.心脾之間的關係:心脾兩虛常見『體氣蕭瑟,夜不安寐』。4.心肝之間的關係:心陽不約而肝陽亢越,治以鎮肝寧神。5.心腎之間的關係:心火與腎水的相互既濟。6.肝脾之間的關係:木旺克土,肝熱脾濕,濕熱為患,常因於此。7.肝胃之間的關係:肝胃兩陽並盛而上犯頭目,在心腦血管疾病中常見,孔嗣伯常用石決明、白蒺藜、旋覆花、代赭石等平肝清熱,往往有較好療效。8.肝肺之間的關係:外感肺熱常因內生肝熱,肝膽鬱熱引動外邪。9.脾與大小腸之間的關係:孔門術語『脾腸欠和』,意指脾胃濕熱與大、小腸濕熱之間的相互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