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1|回覆: 0

[儒家文化] 學習經典要取其義理,不要牽強附會

[複製鏈接]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3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是誰編纂的?漢代劉向認為【論語】是群弟子選記。『群弟子』肯定不是所有弟子,所以鄭玄認為【論語】是由仲弓、子夏、子游幾位弟子所編纂。鄭玄是漢代的一代大儒,所說的話也是有根據的。到了宋朝,程子認為【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和曾子的門人所記載。因為在【論語】中,稱有子和曾子時都稱『子』。這說明不是他們的師兄弟所寫。古人對於禮有規定,朋友、同學之間互稱字,以表示恭敬,稱『子』則是弟子對老師的尊稱。

清朝學者章學誠說,【論語】是曾子的弟子們所記錄。因為在【論語】中有關於曾子過世的記述,而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中年紀最小的學生,所以他認為【論語】是曾子的弟子們所記錄的。曾子逝世於春秋末年、戰國初年,所以【論語】至少成書在戰國時期。這些推斷也都很有道理。

【論語】是誰編纂的

【論語】是誰編纂的

現在通用的【論語】讀本,是哪一種版本?【論語】的版本在歷史上有三種,即【古論語】【齊論語】和【魯論語】。【古論語】是用古文字所寫,是從孔子屋裡的牆壁中所發現,共二十一篇;【齊論語】為齊國學者所傳,共二十二篇;【魯論語】為魯國學者所傳,共二十篇。

西漢末年,學者張禹將【魯論語】和【齊論語】匯集在一起,把新的【論語】定為二十篇,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經學家鄭康成(鄭玄)以【張侯論】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論語】,重新編校成新的版本,也就是現在通行的【論語】版本,共二十篇。鄭康成編訂的版本流傳之後,【齊論語】和【古論語】也就失傳了。

因此,人們現在讀的【論語】就是鄭康成所編訂的版本,共二十篇,每篇以首句的兩個字或三個字為標題,所以篇題本身沒有特別的意義。

【論語】的註解自古以來有很多。因為【論語】很重要,所以歷代都有很多大家進行註解,下面列舉幾本比較重要的註解。三國時代曹魏的何晏,著有【論語集解】,被收入【十三經註疏】之中。宋代以前的人都是讀何晏的【論語集解】。到了南北朝,南梁學者皇侃著有【論語集解義疏】,是根據何晏的【論語集解】為底本,進行註疏。到了宋代,邢昺也依據何晏的【論語集解】為底本,再次進行註疏,即【論語註疏】。這部【論語註疏】對於文字的訓詁、考證乃至義理的開解都更加詳盡。

到了南宋,朱熹對【論語】也進行了註解,即【論語集注】。朱熹做學問很紮實,在【論語】上用盡畢生的功夫。當然,朱熹對【論語】的註解也有一些偏頗之處。後代學者考試都是依據【論語集注】,所以它的影響很大。朱熹不僅重視文字的考據、考證,而且在【論語集注】中發揮了其理學思想。

到了明朝,明末清初有一位蕅益大師(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對【論語】進行了畫龍點睛的註解,即【論語點睛】,收在【四書蕅益解】之中。蕅益大師通過把儒和佛的義理相融通,用佛教的道理解釋【論語】,更加提升了對於【論語】的理解。因為蕅益大師是開悟的人,開悟的人看到的是理,而不是執着於文字相,所以蕅益大師的解釋也非常值得參考。

到了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也是很權威的註解,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加入清朝人注釋的特點,即更加重視文字的訓詁、史實的考訂。【論語正義】在當時的註解水平中應該是最高的,但是因為劉寶楠的考證非常詳細,內容變得十分繁瑣,所以也讓後人望而生畏。

近代對【論語】的註解有: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程樹德先生的【論語集釋】,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都是非常可貴的註解。學習【論語】,可以主要參考這些註解。

當然,學習【論語】最重要的是『悟入』,而不要死在註解之上。註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註解的水平與作者的修養水平及學問的功底密切相關。所以,人們看到何晏的註解,那是何晏的【論語】;看到皇侃的註解,那是皇侃的【論語】;看到邢昺的註解,那是邢昺的【論語】,並不是孔夫子的【論語】。所以,學習【論語】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死在古人的註解之上。古今的註解只是讀【論語】的參考而已,最重要的是自己去悟入。通過自己的體悟再對照註解,才能分辨出古人的註解孰優孰劣,也能看出他們層次的高低。

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還會發現有一些意思講不通的句子,這些地方讓人們在研究、求解的時候遇到困難,不能夠解通。這是因為在傳承的過程中,書本本身出現了問題。【論語】流傳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從前是用竹簡記錄,所以第一種解不通的原因是有錯簡的現象。因為竹簡的繩子斷了,導致竹片散亂,人們再穿起來時把竹片穿錯了,所以導致前後行顛倒。第二種,有重出的現象,即一句話已經出現過,在後面又重複出現。這是因為孔子的弟子在記錄時,不同的弟子都記錄了同一句話,結果把兩個人所記錄的都編輯在裡面。第三種,有缺文,即文字不足,有漏掉的。第四種,有訛字,也就是有錯字。現在印刷一本東西要校對很多遍,其中可能還會有錯別字。在古代,流傳幾千多年的東西會經很多人的手,錯誤之處在所難免。這也是讀古書的一個困難之處。

遇到不解、不通時怎麼辦?古人說要『取其義,不附會』,要取其義理,不要牽強附會。對於有懷疑的地方也不能夠隨便更改,可以在旁邊添加批註,而不能自己擅自更改。如果擅自更改的風氣一開,經典改到最後就會面目全非。這也顯示出中國古人做學問的嚴謹。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