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5|回覆: 1

[文化反思] 墮於物慾的大城市無孝 南京大學"拒父入門" 倫理秩序需重整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2-11-16 08: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時言平  原題 『拒父入門』是親情倫理的斷裂

  最近,發生在南京大學一個場景,寒了公眾的心:近六旬的張老漢,從湖北鄉下遠道而來,看望大學畢業在南京安家立業的兒子,竟然吃了『閉門羹』,流落街頭。老者言述原因是:兒子是嫌他窮,怕帶回家丟人。(11月14日【現代快報】)

  用農村人的說法,張老漢算是餵了頭『白眼狼』:舉全家之力,將兒子從泥土裡推出來,上了大學留在城市,卻反過來嫌父親窮困,怕其丟人拒之門外。此情此景,不但讓人心酸,更是心生憤慨。

  不孝子孫,自古皆有。不孝的根源,多歸咎個體道德缺陷所致。不過,聯繫當前的時代背景,造成親情倫理斷裂的因由,或不僅是個體道德缺陷那麼簡單。審視農村大學生在城市的生存境遇,對於『拒父入門』的親情倫理斷裂,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張老漢的兒子取的是城裡媳婦,城裡和鄉下文化、習性難以相容,甚至有些城市人內心排斥鄉下人的現象也並不是沒有。當然,這只是想象,張老漢的城裡兒媳也許沒有那麼勢利,但這樣的可能並不是沒有。畢竟,墮落於物慾虛譽的在大城市,早已浸入於西化的狂妄自大,而丟失了傳統中人情倫理,更重要的,是丟失了對家庭乃至家族的責任——則無孝。

  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在兒子這裡。從農村到城市,或許很多的農村大學畢業生,都會產生寄人籬下、難以融入的感覺。為了維繫這份來之不易的城市生活,為了這個好不容易組建的家庭,多少人在自卑感和危機感中戰戰兢兢?為了立足,他們願意面對不公,可以犧牲尊嚴,用『忍辱負重』來形容這種苟且順從也許不太妥當,但實際上,表面的平靜之下,他們的生活恐怕要比真正的城裡人更加動盪。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不少人走向迷失變得軟弱,他們可以捨棄和犧牲一切,包括忍心割斷親情倫理。

  人難勝天,對個體而言,社會就是天。整體丟失傳統倫理的社會,其所營造的環境,無孝才是主流。處於其中的個體,順之則昌,逆之則棄,豈有扭轉乾坤的力量?而這不也是近年零星孝道新聞見於報端而感人無數的原因嗎?

  有道是:子不嫌母醜。背後承載着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彼此的人生因為基因和血脈相遇、相連,便意味着此生相互依偎,相互寄託。當這一切,都成為抉擇取捨的難題時,意味着親情倫理正身處斷裂的危機中。子欲養而親不待,那些身處城市的農村兒女們,父母漸漸老去,只有勇敢地去擔起盡孝的責任,才不會在未來留下遺憾。

  十八大提出『五個建設』,其中就有文化建設。想要打造和諧社會、幸福中國,沒有傳統文化的護航,如本文事例,現實已經宣告這些口號是破產了的。中華自古的血濃於水的溫馨親情,是建立於家族、宗族倫理秩序之上的,希望當局以文化建設為基礎,逐步恢復傳統倫理秩序,為建設幸福中國護航。

文有刪增,斜體文段為後增之內容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11-16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一般只以為,無孝就是對父母不盡責,其實這只是不孝之一部分。孝,是家族倫理之基,其強調的,並不僅限於對家庭父母的盡責,更在於子孫對家庭乃至家族的盡責。

當代社會,已經被剝離了傳統文明的核心,僅剩下零星的皮毛。如果不重新恢復、倡導個體對於家族的倫理責任,以上的新聞,必將成為未來的常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