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日報 所謂『刀幣』,是指一種長得酷似小刀的青銅貨幣,據說是從一種名叫『刀削』的漁獵器具演變而來。據說,刀幣和【周禮・考工記》裡刀削的比例一模一樣。一般的錢幣收藏者,都會把一枚刀幣劃為首、身、柄、環四部分,但這不過是後人方便歸類的總結。對當時使用者而言,刀幣大約是會被分為兩部分的:前面是錢身,頭寬尾細,像現在的菜刀;後面則是個大大的圓環,可以用繩子把一堆錢串起來,便於計數和攜帶。
據說,把六枚刀幣首尾相接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圓環,而這也是【考工記】的規矩,這種描述看看也就得了:齊國、燕國那些刀身彎彎的刀幣或許還能這樣湊合,趙國那脊背平直的刀幣,非弄六枚去拼,大約只能拼出法國地圖。
目前發現的最早刀幣,是春秋中葉齊國鑄造的『齊之法化』,而燕國的刀幣造型似乎更古樸一些,這可能是齊國商品經濟更發達之故。刀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中原最搶手、購買力最強的貨幣。在齊國故地,不僅出土大量齊國刀幣,甚至燕國刀幣也屢見不鮮,這似乎證明了齊國物阜民豐,能夠『聚財』。從這個意義上,把錢做成刀子的形狀,或許暗合了『錢是一種利器』的寓意?
齊國刀幣含銅量大,製作精緻,錢文最多達六個字,一般前面為國號或地名,後面則是『法化』二字。『法』是法定,『化』其實是『貨』字的通假,意思是貨幣,『法化』就是法定貨幣的意思。齊刀幣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標明貨幣法定屬性的。燕國刀幣含銅量通常不足一半,製作較為粗糙,錢文也較簡單,一般只有一兩個字的編號,有些帶有『左中右』、『一二三』之類,也有些帶有個『刀』字。
除了齊國、燕國,先秦使用過刀幣的還有趙國,這似乎和戰國末年燕趙間曾有密切往來有關。趙國刀幣出現很晚,造型通常很小,錢文一般前為地名,後面加個『刀』字,很顯然,和燕國一樣,趙國也直接把刀幣叫做『刀』。
同是刀幣,齊國稱『化』而燕、趙稱『刀』,表明各國間貨幣環境有很大差異。自身商品經濟發達、國力長期強盛的齊國,在很長時間內刀幣一統天下,甚至吸引了外國刀幣流入購物。齊國人對刀幣是執著的:齊⊥跏保國力本處巔峰狀態的齊國被同用刀幣的燕國擊破,即便如此,包圍圈裡的莒城也照樣發行了如今奇貨可居的刀幣『莒冶齊化』,其自居『刀幣圈』正統的驕傲感溢於『錢表』。
然而自此齊國一蹶不振,而西方的秦國卻開始一家獨大,原本僻處西隅的『孔方貨幣圈』隨着秦軍鐵蹄步步東擴。本就是牆頭草的趙國、窮得叮噹響的燕國固然很快和這種新『國際貨幣』接軌,就連驕傲了幾百年的齊國,也不得不羞答答地發行了圓形方孔的『六化』、『四化』――原本銳利的刀鋒,就這樣靜悄悄地被『孔方兄』給『化』了去。『化』從此不再是刀幣的專稱,而齊國的歷史也不過比刀幣長了那麼幾年而已。刀鋒雖銳,過利易折,信然。 陶短房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