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體察字
洞察是非,明察秋毫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有神農氏,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穀。察酸苦之味,即辨別出酸甜苦辣之類的味道。察,小篆字形從宀從祭,大概有表示對於祭祀活動必要詳究細審的意思,因此察就有了詳究、細審之義,引申便有了考察、細看、辨別、清楚等等意義。
金文察字
察與查常常混淆誤用,相對而言,查側重在調查、檢查上,而察重點在於仔細看、細看。這種細看之中,就包含着一種精微的觀察,是細緻的、需要了解清楚明白的。這種認知早已有之。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了天地之大、自然之美,也特別重視俯仰天地。仰觀與俯察最初只是一種原始的行為活動,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這種活動逐漸積澱為一種經驗模式,包含着人們以此獲得信息並加工信息,從而發展出人與天地間的一種關係,也內化為人構建自我的一種精神,是人與天地參的表現。
秦墓竹簡察字
俯察,即俯首察看,從高處往低處看,近距離地觀察自然,包括山川、河流、魚蟲、鳥獸、草木等等,與仰觀的宏闊不同,俯察是細緻的、精微的,可以更為仔細地觀察到對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認識到人生於天地之間,必然要效法天地找尋自己的道,他們的生命與天地息息相關,他們的生活與天地密切相連,天上的日月輪迴,地上的地理變遷,都對人的生產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因此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是人類的一種生命本能,通過仰觀俯察來認識自然、掌握命運。
小篆察字
因為看得仔細,所以看得清楚,能夠想得明白,領悟得到。俯察之中,包含着思考與運用。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們在仰觀俯察之後,對天地體察入微,對自然洞察透徹,並將天地自然的『文』過渡到人文,運用於實際,最後創造出了人類的人文與藝術。
隸書察字
於是人們有時候『俯察淵魚游,仰觀雙鳥飛』,想要在游魚與飛鳥的身上看到人生的痕跡;有時候『遐想太古事,俯察今世情』,在夜晚靜坐的時候神遊太清;有時候『俯察逝水流,仰瞰孤雲飛』,了悟到歲月和時光的無情。但是歲月流逝,時光無情,恰恰又是一種永恆。日的晝出夜伏,月的陰晴圓缺,水的不舍晝夜,花的常開常謝,四季的輪轉,生命的消長,何嘗不是一種永恆與不朽。人在此間,既要仰觀宇宙之大,又要俯察品類之盛,察的仔細,不止步於看,更在於仔細看之後,把握宇宙精神,奮力追求人生。
楷書察字
我們常常將仰觀與俯察對照來看,仰觀俯察是人類從空間上對自然的觀照,視角的高低與距離的遠近成為他們兩者形式的不同,可觀和察本質上是相同的,由一開始的單純看到欣賞到研究到探索,都需要仔細與嚴謹。是故人們將觀與察相連起來構成一個詞語,共同表達審視、視察、察看之意,這種觀察可上可下、可高可低、可遠可近、可宏闊可精微,極目力之所及,盡人力所可盡。
行書察字
孟子曾問齊宣王說一個人如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您信嗎?當然不信。如果人的目力真的能夠將秋季鳥獸新生的毫毛都看得分明,目光敏銳至此,怎麼會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火。當我們用眼睛去觀察世間萬物,也要記得用眼睛去洞察是非,體察世情,明察秋毫。
草書察字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施希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