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教網 以『五』為數量特徵的人群單位→軍隊
→同夥
『伍』字今日已經很少有單獨應用的機會,但從它所構成的詞語中,我們不難了解,它所表示的主要,是一種人群組織:『隊伍』,指多人排成的行列;『羞與為伍』,表示以和某人同夥為羞恥。而『伍』所表示的人群組織更多地帶有軍隊的性質:『入伍』指參軍,『退伍』指退役,『行伍』泛指軍中,就連『隊伍』也不光指人的行列,往往表示軍隊。應該說,『伍』字今天的這些用法,與它的早期意義是一脈相承的。
在上古文獻中,『伍』最常見的用法是表示具體的人群單位。可以指最基層的軍事編制單位,一『伍』有五人。又可指古代的戶籍編制單位,一『伍』有五家。還可指古代兵車編組單位,一百二十五乘為一『伍』。顯然,上古時代的『伍』作為軍事編制單位或戶籍編制單位,都是以『五』這個特定數量為特徵的,即使一百二十五乘的兵車單位之『伍』,其中的數量也是『五』的倍數。如果淡化了這個數量限制,『伍』便可以很輕易地演化為一般的人群單位。由此可見,『伍』今天的常用意義正是由它原本的這種特定人群單位意義引申出來的。
根據『伍』的早期意義來看,『伍』字顯然是個會意字,『人』表示它的人群單位意義,『五』則限定這一人群單位的人數。當然,『五』同時又兼有表音的功用。然而,在弄清了『伍』字形義聯繫奧秘的同時,人們或許又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古人為什麼總喜歡用『五』這個數量來組成他們的人群單位?
根據文化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在早期形成數字概念的時候,往往是從他們自己的手指或腳趾數量上獲得靈感的,而每隻手或腳上指、趾的數量,則不免使他們對『五』這個數字產生特殊的認同感。從中國古代文化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特殊認同感也同樣在我們祖先的觀念中根深蒂固,其具體表現,就是把『五』這個數量強加給種種概念系統: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稱『五行』水、火、木、金、土;空間方位概念稱『五方』東、南、西、北、中;顏色概念稱『五色』青、赤、白、黑、黃;味覺概念稱『五味』酸、甜、苦、辣、咸;聲音概念有『五音』宮、商、角、征、羽;人的欲望稱『五欲』耳、目、鼻、口、心;人的性情稱『五性』喜、怒、欲、懼、憂,等等。顯然,在古人的觀念裏,有着一種用『五』這個數量來構成某種組織系統的思維定勢。與此同時,『五』這個數量對於最基層的軍事編制單位和戶籍編制單位來說,又是比較方便的,於是『伍』作為人群編制單位的形成就有了它的必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