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解放日報】 豈可隨便就出家
時下熱播的一些電視劇中,看破紅塵的男主人公往往即興宣布自己皈依佛門,之後就退出江湖,從此不再介入是非恩怨,在青燈古佛之下了卻餘生。
其實,在古代,出家哪有如此容易?
在古代要皈依佛門,必須經過合法的途徑。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持有度牒。度牒就是國家認可的出家資格證書,是政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古代,度牒一般由尚書省下的祠部頒發,故亦稱祠部牒。唐代的度牒都用綾素、錦素、鈿軸製成。宋代一度改用紙制,至南宋仍舊用綾。度牒上一般寫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職銜)、籍貫、年齡、所住或請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誦經典、師名等,並有祠部的批文、簽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有度牒的就算是正規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會被爲難,可免賦稅和勞役、兵役等義務,得到政府的保護。
爲增加財政收入,官府經常出售空名度牒。據宋代【燕翼詒謀錄】等書,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價錢二百二十千,後來每年賣三萬餘紙,價大跌,於是停止發行若干年,已發行的也毀棄作廢。南渡之後政府嚴格控制,不輕易出賣,但允許加價轉售,度牒漲到每道八百千,需要者多方經營而後得之,費用當然還要上漲。賣度牒成爲官府重要的收入來源。至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宋政府重新開始印製發放。因爲得之不易,大家也都重視,【水滸】上說魯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內藏了真長老的書信』,可見度牒是小心收藏的。『棒錘似粗莽手腳』的孫二娘也有溫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縫個錦袋盛了,教武松掛在貼肉胸前―――可見這本護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因此,出家絕非一件容易事,不是自己宣布出家就出家了,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和尚,否則就是『非法』出家。
萬歲原本非皇帝
在看歷史劇時,經常會看到皇帝早朝的場面。但見文武眾臣跪下,連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所以人們常把『萬歲』與皇帝聯繫起來,認爲『萬歲』就是皇帝,皇帝就是『萬歲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萬歲』一詞的產生與皇帝並沒有多大關係。
西周時期,尚無『萬歲』一詞,但有『萬年無疆』、『萬壽』的記載,它並不是專對天子的贊稱,僅僅是一種行文的款式,也可以刻在鑄鼎上。從戰國到漢武帝之前,『萬歲』這個詞時常出現,但並非是帝王專用,可分兩類:其一說死期,如劉邦定都關中後,曾說:『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其二表示歡呼,如楚漢爭霸時,項羽放回劉邦的家眷時,漢軍也曾『高呼萬歲』。至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萬歲』被儒家定於皇帝一人。從此,『萬歲』成了皇帝的代名詞,只有對皇帝才稱『萬歲』。
而歷史劇中朝拜皇帝的場面,也和史實不符。【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臨嵩山,隨從的吏卒們都聽到了山中隱隱傳來了三聲高呼萬歲的聲音。其實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可是統治者卻視作『祥瑞』,把『山呼萬歲』定爲臣子朝見皇帝的定儀,稱做『山呼』。【元史・禮樂志》裡對『山呼』的儀式有更詳細的記載:凡朝見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見的司儀官高喊『山呼』,眾臣叩頭並應和說:『萬歲!』司儀官再喊『山呼』,臣子還得像前次一樣。最後司儀官高喊:『再山呼!』朝見的人再叩頭,應和說:『萬萬歲!』
如此可見, 『萬歲』原本不是指皇帝,而『山呼萬歲』也非『三呼萬歲』。
太監不等於宦官
在很多時候,在眾多的電視劇和文學作品中,都把『太監』和『宦官』當成了一回事,這是一個典型的誤解,因爲在清朝之前,『宦官』和『太監』是兩個差別比較大的概念。
首先,『太監』和『宦官』出現的時間不同。『宦官』一詞至遲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而『太監』一詞,直到遼代才出現。
宦官制度起源較早,【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當時的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其來源或由處以宮刑的罪人充任,或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秦漢以後,宦官制度更加詳備。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從『宦』的字義分析,本應包括臣隸及仕官在內,通常人們所言宦海、宦途、宦遊,其實仍舊是自『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爲宮中閹人的專稱,大約是秦漢之後的事。
其次,戰國時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閹人,而後來的太監則必須是閹人。宦官『悉用閹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而太監和宦官發生聯繫只是明朝的事情。以『太監』作爲宮中閹人的通稱,是明清時代的事情。太監本是古代職官的名稱,晚至唐宋時期,朝廷中仍有太監官職的設置,所任者並非都是閹人。明代在宮廷中設置了由宦官所領的二十四衙門,各設掌印太監,是宮廷中的上層宦官。此後,太監逐漸成爲宮中閹人帶有尊敬色彩的通稱。因此,在大明王朝,太監是高級宦官,他們直接管理一般宦官。因此,在明朝,太監和宦官的關係可以這樣界定:太監必須是宦官,而宦官卻不都是太監。發展到了清朝,太監和宦官才成爲同義語,才成爲可以互用的兩個詞。
『倒楣』原來非『倒霉』
『倒楣』當然不是好事。
『倒楣』―詞出現的歷史並不太長。據考證,該詞大約出現在明朝後期。明朝因襲自隋唐以來的科舉取士制度,科舉成爲當時讀書人出人頭地的唯一門路。因此,科場之內的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雖然明朝有相對完善的監考制度,但照樣無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作弊之風。一般的讀書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斬獲就顯得至爲不易。爲了求個吉利,同時更是爲了給要上考場的讀書人以心理安慰,在臨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會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杆,以此爲考生打氣壯行,時人稱這根旗杆爲『楣』。
依據當時的慣例,揭榜之時,誰家的學子榜上有名,原來自家門前的旗杆可以照豎不誤,如果不幸失利,該考生的家人往往就會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後來,這個詞被愈來愈多的人用於口語和書面,直到現在。值得一提的是,在運用這個詞語過程中,人們常把這兩個字寫作『倒眉』或『倒霉』,這當然是語言發展演變的緣故。 (郭燦金 張召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