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近於智
【『好學近於智,力行近於仁,知恥近於勇。』】 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好學近於智慧,力行近於仁愛,知恥近於勇敢。好學近於智,突出了好學的重要性。【禮記•學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子也曾感慨地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說,他自己曾經一整天沒有吃飯,一晚上沒有睡覺,在冥思苦想,但是也沒有利益,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不如學也。學的內容主要是古聖先賢之道,要倡導讀聖賢書,向聖人學習,這樣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避免很多錯誤。所以好學的內容主要指聖賢之道,而非僅僅是知識技能。因爲智慧是我們本性具足的,所以好學近於智、近乎智,只是和智慧接近。通過好學把自身本有的智慧開發出來,才是實現了智、找到了智。 好學,首先要向老師學習。向老師學習,就要有尊師的態度。不尊師就沒有辦法體悟道,也沒有辦法開發自性,所以中國古人說尊師重道,尊師是因爲老師所講的是道,尊師的目的也是對道的尊重。【大學】中所說『明明德』,怎樣開發、彰顯自己本性的明德?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幾個字都可以。任何一個字做到極致,都可以把本性的明德開發出來,這些德也稱爲性德,就是通達自性的德行。而恭敬心也是我們的性德,通過恭敬老師,把自己的性德引發出來,所以尊敬老師誰受益最大?不是老師受益最大,他不會因爲你的尊敬就高一點,也不會因爲你的不尊敬而矮一點,對他沒有絲毫的影響。但是誰受到影響?影響到我們自己不能夠開發性德。 【學記】中說:『凡學之道,嚴師爲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印光大師也強調:『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後邊可以加『百分誠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誠敬得千分利益,沒有誠敬就全無利益。』所以,好學首在尊師,『學』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學,覺也,效也。後覺習效先覺之所爲也。』 『學』就是覺悟、效法的意思。後覺悟的人效法先覺悟的人的行儀,效法他的心行。老師是先覺悟的人,弟子是後覺悟的人,弟子拜師的目的是求覺悟。而覺悟、智慧是本性本具的,就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向老師學習找回本性的方法,覺悟必須從真誠恭敬心中才能夠求得。 爲了保證尊師重道,古人也設計一些禮節。弟子到私塾求見老師,他的父親帶著孩子、帶著一些禮物,禮物不是爲了諂媚巴結,而是表示對老師起碼的恭敬。到老師那裡,先向孔子像或至聖先師的牌位、神位,行最重禮,也就是三跪九叩首的禮。父親帶著孩子一起行最重禮,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定後,父親帶著孩子對老師行最重禮。孩子心目中最尊敬的就是他的父親,他看到自己的父親對老師行最重禮,他對老師的教誨怎麼敢不聽從?老師教他孝敬父母。所以老師和家長一配合,孩子很容易受教了。 但是現在很多家長不懂得這一點,不知道教育。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說得稍微重了一點,結果回來就告父母,父母就去找校長,校長再去找老師。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犯了錯誤,老師不敢再給他糾正。古人教育懂得親屬之間要配合,親戚和老師之間配合。比如孩子在家裡犯了錯誤,父母要教訓他,結果爺爺奶奶就過來護駕:『哎呀,沒有多大的事,小事一樁,算了吧。』這個孩子下次犯錯,就知道去爺爺奶奶那裡求救,所以他犯了錯,可以不負責任。所以,親人之間教育兒女,理念要一致、口徑要一致,相互配合。而現在,家長和老師之間也要懂得配合,做家長的必須尊敬老師。像古代的孩子在學校里被老師說了,回家告訴家長,家長會再說他一頓、再打他一頓。所以他下一次就知道,自己做錯事要自己承擔責任。 再看『冠禮』。古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也就是成人禮。【禮記】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二十歲行成人禮,他的平輩朋友送給他一個『字』,表示對他的尊重。從此以後他的朋友、親戚,如叔叔伯伯等,都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他到皇帝那裡去做官,皇帝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但是只有他的父母和老師一生稱他的名。這說明老師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甚至有的時候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因爲父母給我們生命,老師給我們的是慧命,皇帝也要率先垂範,尊師重道。 皇帝一般接見群臣的時候,都是面南背北,以主賓之禮來接見。但是在接見老師的時候,就不能夠以君臣之禮來接見,必須降階,而且是以主賓之禮來接見,一個站在東面、一個站在西面。這就是提醒皇帝,雖然貴爲天子、富有四海,但是老師永遠是你的老師,不是你的臣子。大家看到皇帝都如此尊師重道,上行而下效,全國也就興起尊師重道的風氣。 在歷史上,凡是開明的皇帝都能夠率先垂範尊師重道的傳統。比如漢明帝,他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向桓榮學習【尚書】,直到他做皇帝之後,仍然以學生身份自居,並且以師生之禮與桓榮相見。他還爲桓榮設置几杖,召集百官及桓榮的其他弟子一起向桓榮施弟子禮,而且漢明帝還親自帶頭向老師請教,聽受老師講學。 每當老師身體不適的時候,漢明帝不僅派使者去慰問,那些專門負責皇帝膳食和醫療的官員,也都絡繹不絕地去服侍桓榮,明帝自己也經常到老師家詢問病情,而且一進入老師所居住的巷子就下車步行,手捧著經書走到老師的床前,輕撫老師,垂淚哭泣。他還送給老師一些床具、衣服等,爲的是讓老師更加舒適地休養。他每次去見老師,都是久久不忍離去。在他的帶領之下,文武百官再來探病,都不敢在門口才下車,都是到桓榮床前下拜。桓榮去世之後,漢明帝親自改換喪服送葬,把老師安葬在尊貴的位置。所以,古代的皇帝、開明的帝王都發揮了榜樣的作用,帶動整個社會興起尊師重道的風氣。 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後,雖然是滿族,但是之所以能夠把國家治理得如此好,並且創下康乾盛世,就是因爲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皇帝對儒釋道的經典都非常尊重,而且還特別聘請儒釋道的大德、老師到宮廷講經,經筵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因爲她自己的所作所爲和經典都違背,每一句聽講都覺得在講自己。後來,她一生氣就把經筵講習的制度廢棄了,經典沒有人講,人們不是按照天道的規律行事,自私自利的心都生起來了,沒有了忠君愛民的思想,最後清朝才沒落。清朝的沒落並不是因爲傳統文化的原因,而是因爲廢棄了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