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晨報 夷人,對今天的大連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字眼兒。不過,在歷史與考古學者眼中,夷分九種,古代大連人正是這九種之一,【逸周書・王會篇】中,用短短5個字給這片古老的土地下了定義:青丘,狐九尾。
青丘是東夷人的一支部落建立的國名,而九尾狐則是這個部落王國的圖騰。在歷史學家眼中,大連的古文化在到達青丘古國時是一個頂峰,可神秘的青丘古國在歷史中卻只是曇花一現,很快便失去了蹤影,並且只留下極少的一點文字,讓人無法看清全貌。
那麼,這個幾乎和傳說一樣神秘的夷人古國是如何興起,又是因何衰落的呢?爲此,記者採訪了多位歷史與考古專家,試圖解密這個古老部落走過的興衰路程。
青丘部落興衰史
舊石器時代
瓦房店古龍山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猛獁象骨等陸地動物化石,可以認定,生活在這裡的先民以狩獵爲生。
新石器時代
人口驟增,文化發展。完成了從獵人到漁民的角色轉換。
青銅時代
豐富的漁業資源,讓青丘人的食物唾手可得,並形成發達的農業。
春秋戰國
秦始皇對青丘人進行了全面的漢化,青丘部族不再是主角,逐漸衰落。
東漢末年
魏吳爭霸,大連地區的其他居民紛紛逃往山東。青丘文化支離破碎,再也沒能恢復。
舊石器時代:滄海桑田幾乎無人類居住
在遠古時期,大連是一片沉睡在海底的土地。大約距今7萬年左右,由於海平面突然下降50餘米,使大連與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露出水面,形成一片新大陸,被地質學者們稱爲膠遼古陸。到了3萬年前,海平面又下降了140餘米,將膠遼古陸與日本列島連成一片。
那時,這片遼闊的大陸上生機勃勃,出沒著各種巨型動物。 2011年11月,旅順口區北海鎮漁民王振衛打撈出的猛獁象牙化石就是一個例證,近代考古發現,在那段黃金歲月里,大連曾是猛獁象、劍齒虎、披毛犀等史前巨型動物的樂土。但是到了距今2萬年左右,海平面接連多次出現大幅上升,災難性的海侵將大部分陸地動物吞沒。
由海洋變陸地,由陸地又變回海洋。所以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以前,這裡幾乎沒有人類定居。目前,大連發現的最早人類遺址,是距今17000年前的瓦房店古龍山遺址,它也是大連唯一一個被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大連自然博物館專家孫玉峰,是第一批進入這座遺址探查的專家之一。他回憶:『那是1981年的秋天,我們幾個考古人員拿著手電鑽進了山洞,一進去就看到,裡面到處都是白花花的動物骨骼化石。 』
在這處遺址里,考古人員發現了猛獁象骨、馬骨、棕熊骨、野豬骨等陸地動物化石,可以認定,生活在這裡的先民以狩獵爲生。考古人員也發現了兩種魚類化石,這也從側面證明,最早踏足大連的探險者,也品嘗到了魚肉的鮮美滋味。
新石器時代:青丘先民是捕魚高手
到了新石器時代,隨著海侵災難的減少,地處大海之濱的這片土地贏來歷史上的第一個人類繁榮期。近年的考古發現證明,進入新石器時代後,大連不僅實現了人口驟增,同時在文化上,也成爲了東北地區最發達的地方之一。大連現已發現的新石器遺址多分布於黃、渤海沿岸與海島上,其中以長海縣廣鹿島小珠山遺址最爲典型,遺址中出土的大量漁具、大型魚骨和成堆的貝殼表明,那時生活在這裡的先民,已經完成了從獵人到漁民的角色轉換。
這些學會了捕魚的先民,就是青丘部族的先民。這是一個人口眾多的部族,從長海縣的廣鹿島、大長山島,到甘井子的四平山;從旅順口區的郭家村、王家村、大潘家村,到普蘭店的安波鎮;從長興島的三堂村,到莊河的黑島鎮……物產豐富的大海,養活著這支古老的夷人部落,而這支極具冒險精神的部落,不僅控制了近海,而且還敢於駕駛著簡陋的船隻向遠方出發,去捕撈深海里的巨型魚類。
從旅順郭家溝出土的舟形陶器中可以看出,那時生活在大連的青丘人,掌握著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先進的造船術。這些精於造船與航海的漁業先民,在一次又一次的航海冒險中,與山東半島的先民有了緊密聯繫。後來,青丘部族中一支先民南下,與山東半島的夷人融合,勢力逐漸強盛,於公元前14世紀,在其首領盤庚率領下,遷移至河南安陽一帶,建立了殷商王朝。
青銅時代:靠煮海鹽興起的部族
青丘人最大的特點是具有開放的海洋性,夷人生成之時,逐海而居。周代逸書【竹書紀年】中,就有夷人『東巡於海,獲大魚』的記載。豐富的漁業資源,讓青丘人的食物唾手可得,人口實現了快速增長,如今遍布大連各地的大小石棚可以看出,當時青丘古國是多麼的人丁興旺。
可是食物太過充足,反過來也阻礙了他們發明創造的熱情。從大連地區的考古發現看,那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青丘人雖然也進入了青銅時代,但他們仍在大量使用石器,幾乎見不到青銅器。生產資料過於落後,必然會造成國力衰落,但大海再一次拯救了這個崇拜九尾狐的部族。考古顯示,那時的青丘人雖然錯過了青銅文化,卻掌握了先進的煮曬海鹽技術。而更爲幸運的因素是,鹽業的發展與航海技術實現了同步。這樣,青丘部族得以大規模地沿著海路,將食鹽販運到山東半島,交換回其他生產資料,這種『以鹽興邦』的模式可能一直持續了數百年。
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青丘人的青銅文化才逐漸發育成熟,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在多處遺址中發現了數量較多、製作精良的曲刃青銅短劍。它們分布在普蘭店的安波、花兒山,瓦房店的元台、趙屯、曲屯、莊河的城山當鋪村,金州的臥龍泉、亮甲店、旅順的三澗堡、龍王廟,甘井子的雙台溝、牧城驛等地,在發現曲刃短劍的同時,還發現了鑄銅用的石范及其他銅器,這說明當時青丘人的冶銅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青銅器的大量出現,也悄然改變了這個『靠鹽而興』的部族的生產方式。最早出現在大連的青丘人主要沿海而居,而青銅器的出現,提高了青丘人的生產技能,讓他們從漁民漸漸轉變成了農民。最典型的是在甘井子區的大嘴子遺址,這裡出土了大量用於戰爭和農耕的青銅器具,也發現大量碳化稻穀,說明那時的青丘人已經有了發達的農業。一些人開始向大連的北部山區轉移,成爲了青丘部族中的第一批全職農民。
春秋戰國:荊軻刺秦與大連漢化
青丘文化曾經有過輝煌的頂峰,那是在他們剛剛掌握捕魚技術的年代。但後來,當青銅和鐵器陸續開始主宰人類社會發展進程時,青丘人落伍了。所以儘管他們擁有豐富的漁業與鹽業資源,卻仍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衰落。
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興盛起來,爲了積累資本與中原諸國爭雄,燕人派大將秦開東拓北伐,掌握著先進武器的燕人很快就吞併了技術落後的青丘部族。燕人非常重視這片美麗富饒的新疆土,他們在這裡建設了多座人口密集的城池,如花兒山的張店城、楊樹房的黃家亮子城、旅順的牧羊城等。
同時,爲了永遠統治這片土地,燕王還大力推行了移民政策,將河北等地的燕國人移民至大連,與青丘人混居。在更爲先進的中原文化面前,青丘文化被一點點地同化。
戰國後期,秦國日益強大,燕國走向衰落。爲抵禦秦國,燕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未果,但上演了中國歷史上一出壯烈的悲劇。這場悲劇也改寫了青丘人的歷史――秦王大怒之餘,派大軍滅掉了燕國,自然也就從燕國人手中接管了青丘部族的土地。提倡『書同文、車同軌』的秦始皇對青丘人進行了全面的漢化,大量新移民的湧入,讓這片土地更加繁榮,但土地曾經的主人青丘部族,卻不再是主角。
考古資料顯示,春秋戰國時期,青丘人已經開始使用漢字,這是被漢化的一個重要標誌。與此同時,這裡的鹽業更加發達,鹽業貿易成爲地方支柱型產業。如今,大連地區發現的戰國貨幣窖藏數量是全國最多的地域之一,如甘井子區鞍子山,一次性出土刀幣30多公斤,金州八里村,一次性出土刀幣100餘公斤。這些戰國遺物說明,那時大連地區的商貿活動已經十分普及,青丘人與中原地區的交往已經非常頻繁。
東漢末年:管王之地的蒼涼背影
從戰國後期到秦代,青丘文化已經明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響,到了兩漢時期,落後的青丘文化終於無力掙扎,漸漸退出歷史的舞台。
秦末漢初,中原大亂,而青丘古國因爲遠離戰場的中心,所以尚且安全。於是,一些中原百姓爲了躲避戰爭,大量遷入進來。他們將中原文化及各種生活習俗帶入大連,並占據了主導地位,九尾狐的後人們漸漸地被邊緣化。從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中可以看出,青丘人使用的貝殼墓、大小石棚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是漢人的磚石墓、壁畫墓。從墓葬群排列秩序可見,漢人的宗法觀念和喪葬習俗已滲透到民間。
而到了東漢末期,大量中原的名儒也紛紛來到青丘古國,其中以管寧、王烈、邴原等人最爲著名,青丘古國也因此被稱爲管(管寧)王(王烈)之地。隨著這些東漢大儒們的定居講學,漢文化進一步興盛,青丘文化更加衰弱。
到了三國時期,遼東太守公孫淵聯吳抗魏,被曹魏派大將司馬懿征服。東吳大軍敗走時,將大連地區的大批人口和財產劫往江南。這場魏吳爭霸,成爲壓死青丘古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大連地區的其他居民也紛紛逃往山東,在山東建立了新沓縣。從此,青丘文化支離破碎,再也沒能恢復。
自魏晉南北朝以後,青丘部族退出大連,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逐漸崛起。於是青丘古國先後成了鮮卑、高句麗、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表演的舞台。而曾經的九尾狐,已變得越來越模糊和不可追尋。只留下一處處遺址里那些精美的玉器、陶器和漁具等,默默記錄著一個部族遠去的蒼涼背影。首席記者翟丙軍
來源:半島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