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考古網
8月24日上午,從第5場演講開始介紹入選的9項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第5場的主持人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史多盟先生和俄羅斯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的柳德米拉・庫耶庫娃女士。
『締造社會不平等:君主制、奴隸制和帝制的根基』,主講人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的肯特・弗蘭納瑞, Flannery是史前社會複雜化研究的大家。他通過考察史前社會考古學資料以及比較現代人類學資料來解答平等社會是如何轉變爲等級社會的?他提出,社會不平等出現的原因不是人口壓力或環境變化,而是『社會邏輯』的變化。狩獵採集社會遵循『平等』『慷慨』的邏輯,但隨著社會規模增大,定居性增強,人們的社會邏輯也逐漸變化,開始允許不平等。支持私有財產的邏輯造就了社會分化。最終,一些群體中,社會邏輯開始允許一部分社會成員壟斷領導權,並由他們的後代世襲這種權利。爲了使這種不平等合法化,崛起中的貴族將其優越性歸因爲他們的祖先是得到天神眷顧的人。考古材料說明,世襲貴族在7500 年前出現於近東,4000年前出現於秘魯,3000 年前出現於墨西哥。其證據包括:兒童的墓葬中出現了奢侈物品,原先的祭司房被神廟所替代。寺廟的出現是由於權貴們認爲,安撫作爲其他們的權力來源的神靈要比安撫平民身份的祖先更爲重要。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肯尼斯・薩薩曼和Université de Paris Ouest Nanterre La Défense的奧古斯丁・霍爾進行了評議。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周南教授的研究是『複雜社會初始階段規律性的差異』。人類社會是怎樣從小規模的地方社會發展起來的?如何出現新的組織結構使之發展成爲區域級的較爲高級的複雜社會?一直是考古學家們期待用考古資料來解決的問題。周南提出研究複雜社會發展的5個『秘訣』,一是立足考古資料,二是找到分析大量信息的方法,三是創新『概念』工具來處理社會沿多個方向持續的變異,四是對比各地區長期變化軌跡,五是全面了解世界各地複雜社會的資料。這些將會有助於我們更好深入的理解怎樣解決人類社會變化的難題。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保羅・萊恩和日本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的佐藤洋一郎進行了評議。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戴・科樂和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吉學平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中國西南晚更新世全新世過渡時期古老型人類的發現』。兩位學者簡要介紹了以研究晚更新世人類起源多樣性和中國西南人群擴散史爲目的的中澳合作研究項目的新發現,他們的主要結果是:中國西南地區直到晚更新世- 全新世過渡時期仍然有多種古老型人群倖存下來,雲南馬鹿洞(距今14500-13500 年)和廣西隆林洞穴(距今11500 年)遺址發現的人類化石解剖學特徵上與現代人明顯不同,事實上,兩類化石上顯示的罕見的鑲嵌特徵在全球範圍內是獨有的,可能代表世界範圍內從未出現過的至少一種(可能更多)新的古老型人群。馬鹿洞和隆林人類化石的研究對解釋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的人類化石和晚更新世人類進化的模式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高星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伊恩・李尼進行了評議。
8月24日下午進行的第6場爲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講,主持人是希臘愛琴大學的伊奧尼斯・李瑞茲先生和中國吉林大學林V教授。
德國考古研究院的芭芭拉・海爾文介紹了『南高加索庫拉河流域新石器時代人地關係研究』。南高加索庫拉河流域的『古代庫拉』項目旨在對大約公元前6 千紀到公元前3千紀,南高加索地區從定居生活開始到青銅時代的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庫拉河中游沿線的三個遺址―喬治亞東部的阿瑞克洛遺址、亞塞拜然共和國西部的蒙特斯遺址和南部的卡米爾遺址。三個遺址的種植經濟主要依靠大麥,其次小麥、小扁豆。亞麻可能被用於榨油和紡織。動物經濟建立在馴化的基礎上,主要是綿羊和山羊,牛和豬較少,而狩獵似乎不太重要。三個遺址都充分利用了它們鄰近地區的天然礦產資源,如陶器製作的粘土、黑曜石等石器原料。處在同一生存環境的三個遺址都是以動植物的馴化爲生存基礎,但他們的遺蹟特徵卻存在很大的差異。諸如房屋的結構以及陶器、骨器、石器等手工業生產。由此可知高加索南部公元前6000年不同新石器聚落的不同發展道路,他們在同一地區共存同時又相互交流。烏茲別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波科瓊・馬特巴巴耶夫先生和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岡內三真先生進行了評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研究員介紹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自2001 年至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聯合主持,多家省市的考古文博單位共同參與的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已經進行了12年。王巍所長代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介紹文明探源研究的最新進展,包括研究思路、技術路線、主要內容和初步收穫。展示了各地區在文明化進程中的多樣化特徵,提出農業發展、手工業進步和專業化、都邑出現、王權形成等判斷中華文明形成的標準。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的杜德蘭先生和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的托馬斯・埃莫森先生對文明探源研究進行了評議。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查爾斯・海曼介紹了『吳哥文明的起源』。學者對蒙河流域和鄰近柬埔寨地區密集分布的大量史前聚落中的5個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資料表明在公元前2 千紀後期,長江流域的水稻種植者抵達泰國東北部,帶來了他們獨特的喪葬活動、陶器風格、紡織技術、栽培稻、家豬和家犬馴養等,這些新鮮習俗和技術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到公元前第11 世紀,冶銅技術傳播到了蒙河流域,又促進了社會的分化。早期青銅時代班楠瓦特王室墓葬出土豐富新型陶容器、銅斧、裝飾品、多種海貝首飾、大理石手鐲和耳環表明這時的精英階層可能通過控制和使用貴重物品、奢華的喪葬和宴饗儀式來提高個人地位。這一文明在繁榮了約8 代之後而迅速隕落。農武洛遺址中可見同樣的趨勢。紐西蘭學者對泰國東北部蒙河上游地區的系統研究揭示了這個吳哥王國疆域內重要地區的社會發展軌跡。泰國藝術大學的瑞思米・思康德葉和越南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黎氏蓮進行了評議。
第7場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講,主持人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大衛・菲利普森和日本奈良縣^原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菅谷文則。
秘魯特魯希略國立大學的聖地牙哥・烏塞達介紹了『秘魯特魯希略太陽神廟和月亮神廟的考古調查』,這是秘魯和美洲最大的考古項目之一,其核心研究內容是秘魯沿海戈壁上莫切文化(公元100至800年)遺存的研究,主要包括巨大的太陽神和月亮神廟以及房屋、作坊、法庭等建築。最震撼的發現包括神廟上1200平方米的彩色浮雕裝飾。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的伊琳娜・波德戈爾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達米安・巴茲進行了評議。
『柬埔寨吳哥:巨型低密度城市化進程』的主講人是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羅蘭・弗萊切。這個由雪梨大學主持的研究項目運用高空遙感、地面調查、發掘、樹輪分析、孢粉分析和沉積學的多種科學手段和技術,研究吳哥城的範圍、布局和經濟基礎。認定大吳哥地區占地1000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城區範圍遠遠大於城牆內的中心區域。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查爾斯・海曼和柬埔寨皇家科學院的喀塞克・潘進行了評議。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蒂姆・科勒介紹了『美國西南古代村莊聚落的歷史生態動力機制』。村落生態動力項目主要研究美國科羅拉多西南和新墨西哥北部公元600至1600年的古代普韋布洛社會。學者以多學科手段獲取各種信息,使用基於Agent計算機建模技術解釋該地區由幾戶人家發展成幾千人的城鎮,又在1200年人口劇減的戲劇性變化。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馬特森和日本奈良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的松井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