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論語·憲問篇第1章】知恥,對人的道德養成有何意義? 14·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憲,是孔子的學生,姓原,名憲,字子思。這是以名相稱。在【雍也篇】第4章中,稱原思,是以字相稱。『谷』字的本意是穀物,這裡引申爲俸祿。 這段話的意思是,原憲問什麼是恥辱。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祿是理所當然;國家政治黑暗,仍舊做官拿俸祿,就是恥辱。』 原憲問恥,是孔門之教強調人要知恥的重要記載。知恥,也就是知道羞愧和恥辱。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應該『行己有恥』(【論語·子路】),又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他把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國家政治昏暗時同流合污照樣拿俸祿、出使他國不能完成使命等行爲,看做是恥辱;而把有仁德、行義事看做是無尚的光榮。 知恥,對人的道德養成有何意義呢?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孟子·盡心上】)知恥對於人來說太重要了。知恥,是一個人自尊心的重要體現,是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這種道德感體現著人性的尊嚴,是社會正義的心理基礎,孟子把它視爲人與禽獸相區別的標誌之一。康有爲也說過:『人之有所不爲,皆賴有恥心。』(康有爲:【孟子微】卷六)這也就是說,凡爲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確的榮辱觀念;凡爲惡之念,皆起自人羞恥感的喪失。知恥對於人的道德養成來說極其重要,一個『無恥之徒』,是什麼傷天害理的缺德事都幹得出來的。 明禮知恥,已成爲當今時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講文明,懂禮貌,重禮儀,知廉恥,是公民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 附: 【原文】 14·1憲①問恥。子曰:『邦有道,谷②;邦無道,谷,恥也。』 【注釋】 ①憲:姓原,名憲,字子思,孔子的學生。即【雍也篇】第4章中的原思,【雍也篇】第4章是以字稱,本章以名稱。②谷:指俸祿。 【譯文】 原憲問什麼是恥辱。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祿是理所當然;國家政治黑暗,仍舊做官拿俸祿,就是恥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