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解讀】
3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通常解釋爲:『了解別人的人智慧,了解自己的人高明。』【尚書】中【皋陶謨】云:『知人則哲,能官人。』但是在這裡,所謂『知人』應該是『使人有智』之意,即能使別人變得智慧的人,才是擁有真正的智慧。能使自己變得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明。
【論語憲問】云:『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爲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說:『沒有人真正了解我啊!』子貢說:『沒有人真正了解您是什麼意思啊!』孔子說:『我不是埋怨天,也不是埋怨人,通過平常生活里注意學習和思考的積累,繼而融會貫通,明理達道,真正了解我的只有上天啊!』
因爲子貢的不解,孔子首先解釋他說沒有真正了解他,不是埋怨上天,也不是埋怨別人。孔子一再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又云:『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不吾知也。』所以孔子的學問和思想完全是靠自己學而不厭的精神,以信而好古的基本立場,多聞擇其善而從之,多見而識之,點點滴滴地積累和摸索出來的。
其實『莫我知也夫』在這裡孔子很可能是感嘆『莫我智也夫』,也就是說他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導師來引導他,傳授他學問和智慧。出身微低的孔子,從小接受不到系統和正規的教育。但是他沒有埋怨上天給他的命運,沒有埋怨人世對他的不公,不自暴、不自棄,孜孜以求,鍥而不捨,最終能夠無師自通,成爲一代集大成者。正如孔子所說『爲仁由己』、『進,吾進也,退,吾止也』,孔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相對其他人而言,其自身付出的努力要大得多。但是孔子有天命思想,是無庸置疑的。他說『天生德於予』,即使他自己付出極大的努力,最終成爲『博學而多能』之士,但他仍然認爲這是天意的使然,是自己天命的所在。所以他感嘆道,難道傳授我學問和智慧的人就是上天嗎?也許正是因爲孔子從自身經歷出發,感受到作爲一般的社會下層人物求學的艱辛,所以才立志於教育事業,誨人不倦。所以,『莫我知也乎!』很可能是孔子在感嘆:『沒有人傳授給我知識和智慧啊!』如果譯作『沒有人了解我啊』在這裡已經是有所埋怨了,那裡談得上『不怨天,不尤人』呢?
按照同樣的理解,那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實際上當作『智人者智,自智者明』。
【老子】第四十七章云:『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爲而成。』
【老子】第十五章云:『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古之善爲道者』,『爲道』實際上包括了求道和用道。兩者結合,謂之爲修道。也就是說古代擅長修道之人。所謂『微妙玄通』,微的本義是潛行,這裡作『隱秘』解。妙的本義是美好,這裡作『精明』解。微妙,直譯就是『隱秘精明』。『玄』的本義是『繁衍』,這裡作『推理』,通就是『通曉』。『玄通』直譯就是『推理通曉』。『微妙玄通』其實就是形容古代得道之人,能夠靜觀默察,心領神會,聞一推百,見微知著。所以老子認爲他們深可不測。
那麼老子所稱道的『自知者明』,『微妙玄通』,『不出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的依據是什麼呢?其實在【老子】第二十一章能找到答案。
【老子】第二十一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很顯然,人之所以能自智,就在於『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老子崇尚自然,強調道法自然,同時老子又是史官,能夠鑑古知今,通過對自然事物和社會現象的深入觀察,能透過紛紜的表面,發現和總結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並做出自身的推理和歸納,從而洞悉人世的福禍之道。
所謂『自知者明』更有一層,『深不可識』同時又『明白四達』即『照臨四方』之意。在老子看來,聖人如同日月,普照四方,澤被萬物,但是無聲無息,無取無求。正所謂『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所以『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應該說,這是一種更加高明的智識。老子說:『上德不得,是以有得。』事實上,老子始終在講『不欲而得』的道理。
所謂能夠『明白四達』的『自知之明』,實際上就是老子提倡的『道』。老子第五十四章云: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