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28|回復: 17

[制度研究] 《中庸》颠倒了君子执政与人民的关系

  [複製鏈接]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0-10-13 09: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庸》颠倒了君子执政与人民的关系

雪峰山人
电子邮箱 xsjgsgu@sina.com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和正面的积极作用,但时过境迁,今天细读之,觉得颇有些不妥之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朱熹注疏: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天下,则谓之教。
        笔者理解: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自身存在的生存法则,狮子、老虎以吃牛羊猪等动物为生,牛羊猪等动物以吃植物为生。牛羊猪等动物不因被狮子、老虎吃而绝迹,植物也不因被牛羊猪等动物吃而绝迹。相反,彼此都能在自然界中获得生存,并且一直绵延不息,这就是性。
        人类社会具有动物性属性和社会性属性,动物性属性就是人自我生存的现实需要,获得食物,维持生命,由此延伸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人的性。人与人组成起来,构成社会,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就是道。规范单个人在社会中的言行举止,就是教,也由此延伸出了礼、乐、刑、政,是社会性属性的具体体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注疏: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也,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笔者理解:因为人的自然本性而表现出来的生存需要,是正常的人性,人性与社会存在的所需达到和谐平衡,既不完全突出人性,也不过分强调社会所需,这个过程及过程本身就是中庸之道。
        君子是中庸之道的完美化身,君子时刻都必须保持这个和谐平衡,要站在维持和谐平衡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幽暗之中,细微之事,独处之时,都必须站在很高的角度,谨慎地要求自己。这其实就是君子提高个人修养的全部内容,能够身行合一的达到中庸之道,乃至全社会的人都如此,是儒家思想中的社会理想状态。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朱熹注疏:人君为政在于得人,而取人之则又在修身。能修其身,则有君有臣,而政无不举矣。
        人君得人,绝对是指品行高尚的君子,选用能修其身的君子治理国家,是封建王朝繁荣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人民群众是被教化的对象,执政治国的应当是君子,是处于教化人民群众的地位,整个社会的存在和繁荣发展,全部系于君子的治理。君子个人修养好,则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君子的个人修养不好,暴政虐民,社会便出现了大量的逸民、隐士,或归隐山林,或隐居闹市,人民群众无法用和平的方式决定执政者的存在与否。
        君权神授,皇帝号称天子,执政者个人意志是处于绝对的地位,人民群众公共思维和意志,只能服从于执政者,是无绝对性决定作用的。虽然有民贵君轻的思想,但只是处于附属作用,是对执政者的一种劝告,希望执政者能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而已,没有对执政者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不应处于被教化的地位,君子执政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公共决定的具体执行者,是人民的公仆。《中庸》颠倒了这层关系,将君子在社会治理中摆到了无比崇高的地位。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在儒家思想中,人民不是道的自觉遵守者和执行者,只有个人修养极高的君子才是道的忠实捍卫者和实践者,这无疑就成为了君子是人民利益化身的前提条件。人民的利益只得依靠君子的努力而得到实现,这是不对的。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在国家的存亡兴废之中,儒家思想并没有认为人民的公共思维和公共决定是起绝对性作用的。因为国家的治理方式是取法于天地万物运行之法的,是从天道运行之中探究而来的。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候也。
        要求执政者以庶民为子,站在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理念角度,是值得改进和推敲的。
       
                                   2010年10月9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和正面的积极作用,但时过境迁,今天细读之,觉得颇有些不妥之处

看的不是很懂,不如细说一下正面作用何在?从先生对中国往昔社会的定位,似乎未能自主认识到古代的社会制度——敢问一句,古代哪些阶段的朝代是适合西人所谓之“封建社会”?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0:40 | 顯示全部樓層
       笔者理解: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自身存在的生存法则,狮子、老虎以吃牛羊猪等动物为生,牛羊猪等动物以吃植物为生。牛羊猪等动物不因被狮子、老虎吃而绝迹,植物也不因被牛羊猪等动物吃而绝迹。相反,彼此都能在自然界中获得生存,并且一直绵延不息,这就是性。

这是何物之性?岂非大自然的道中之一而已?先生如此理解性,恐以偏盖全矣。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笔者理解:因为人的自然本性而表现出来的生存需要,是正常的人性,人性与社会存在的所需达到和谐平衡,既不完全突出人性,也不过分强调社会所需,这个过程及过程本身就是中庸之道。

很有启发性,受教了,只是有所不明白:你所谓之人性,是个性或是共性?朱子之人性概念,皆是共性,则人类之性,先生此处言人性与社会(社会当然是某人外的其他人的集体)之关系过程谓中庸,则是个性,既是某人之个性,又岂是社会之共性?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人民群众是被教化的对象,执政治国的应当是君子,是处于教化人民群众的地位,整个社会的存在和繁荣发展,全部系于君子的治理。君子个人修养好,则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繁荣;君子的个人修养不好,暴政虐民,社会便出现了大量的逸民、隐士,或归隐山林,或隐居闹市,人民群众无法用和平的方式决定执政者的存在与否。

看到此处,则知先生之不知儒家甚矣!在先生眼中,儒家仅是执政者之工具,然而,依不才之所学,儒家经典,乃是处理社会中某些领域的人际关系的理论而已,主要限于家庭伦理。
儒家的教化,乃是文明对野蛮的教化过程(华夷之辨),使民循道(人际关系之道)而化,先生所谓之“以君化民”,又胡臆称呼任何帝皇为君,实在是对圣贤之学的臆解误导。
贤者尚未可谓之君,何况暴政不仁者?贤者教民,君子化民,尚须无类。胡臆曲解儒家之学为统治者愚民之工具,实在是承满清腐儒之糜风。
儒者,安民立命;中庸,中用也,适道而用也。个人理解,请先生指教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开元之治 於 2010-10-13 11:23 編輯
       人民群众是不应处于被教化的地位,君子执政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公共决定的具体执行者,是人民的公仆。《中庸》颠倒了这层关系,将君子在社会治理中摆到了无比崇高的地位。

建议先生细阅论坛中的帖子《孫中山孫文 五權憲法》,社会以民为本,统治者只是公仆,此言无假,然而,则以民为圣贤,不必教化,是大谬矣。
民慾自命,必知天道,慾知天道,必须教化,知道方可循道,循道而行,然后可自命;然而民之教化,知天道,知五权,知民权,则必也圣贤之职,而非执政之责而已。
孙先生之五权之一,谓之考试权,乃是代民行权者,公仆者,须有足够之能力,为民立命之志愿,而所以知之有无者。
近代以来,以执政者之意志,錶以人民之意志,大行毒于焚书坑儒之违天道、斯师滅祖、人神共愤之举,其所根据,则与先生之言无异,因此希望先生再言此志时,再三思省。

點評

人非圣贤,未能自化  發表於 2010-10-13 11:41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要求执政者以庶民为子,站在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理念角度,是值得改进和推敲的。

儒家本是齐家庭伦理之学,而后世以之度帝皇与人民,其对儒家之曲解,皆与先生无二。帝帝民民,父父子子,天然有别,岂可类比?中庸之道,论语之言,不过循阴阳而治人常,却以为政治之道,实在可笑。
所谓现代民主理念,未尝见于世,有者,不过选票之戏耳。
本版块有延章的无为制度概念,与民主理念相比,不才更认可这个无为制度。

點評

感谢开元兄的认可  發表於 2010-10-13 11:40
 樓主|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0-10-13 15: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雪峰山人 於 2010-10-13 15:21 編輯

感谢开元之治先生的点评,本人对点评之言说明如下:
一、中国往昔社会的定位。本人定位于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治理的中国社会。
二、何物之性。性与道是有层次关系的,道取法于天地万物运行之法,是从天道运行之中探究而来的。
三、你所谓之人性,是个性或是共性。指的是人的生存之共性。
四、在先生眼中,儒家仅是执政者之工具,然而,依不才之所学,儒家经典,乃是处理社会中某些领域的人际关系的理论而已,主要限于家庭伦理。儒家经典是主要限于家庭伦理,不错。但熟读并严格按照儒家经典生活的君子,是执政者首选之人材。
五、以民为圣贤,不必教化,是大谬矣。本人也不是指人民是圣贤,主要是指在社会治理之中人民与执政者的关系而言。
六、所谓现代民主理念,未尝见于世,有者,不过选票之戏耳。这就我们现在要做的呀,民主理念需要一套理论的,就与儒家思想指导中国古代社会一样。
偷月 發表於 2010-10-15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人定位于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治理的中国社会

雪峰先生请详细指教指教,看不懂呢,古人不是说外儒内道么?

點評

现在要重建儒家思想就必须加入新的东西。  發表於 2010-10-18 09:27
虽然毛泽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在现实社会中儒家失去了在封建社会存在的历史背景,现在要重建,就必须加入新的东西。  發表於 2010-10-18 09:27
儒家思想是我们的对世界的贡献,清朝之后,批儒之风没有停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相思建立起来的  發表於 2010-10-18 09:25
可能雪峰先生是指孝治天下吧?  發表於 2010-10-15 12:00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10-15 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鄙人愚拙,窃以为,儒家之学,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还需从阴阳五行的黄道之学里去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