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临床上,脉象的表现非常多样,除了单一脉象之外,还会有复杂的组合脉象。比如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种脉象,就兼具了看似完全不同感觉的濡脉与紧脉。濡紧脉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治疗时对应哪张主方?答案就在今天文中。 一女性患者,30岁。因『反复双膝盖疼痛』就诊。现左侧膝盖稍肿、疼痛明显、发紧,难下蹲,走路及蹲下疼痛明显,平时出汗多,腹诊双侧胸胁下方冷,脉诊双关脉独大而濡紧滑,余脉沉细而实,舌淡白。 有人会问:脉象为什么会濡紧同时出现呢?当然会的。这就像痰和湿气经常会同时出现一样。 如图71、图72,濡紧脉外面一层比较松软,就是濡弱之意,提示湿气的存在;继续按下去,就变得充实紧滑了。这紧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感觉就像是按在了一团揉实的面团上一样,提示痰浊结聚的存在。而细实之脉,就是脉象细而充满,按下去缺乏弹性和空间。虽然细,但是却没有干燥枯涩的感觉。这种细实,就是寒实的表现了。
濡紧脉图的实脉图像
图71 濡紧脉图【实脉】
濡紧脉横截面图
图72 濡紧脉横截面图 处方用大剂量白术、附子,去中焦之寒湿,加半夏去中焦之痰。寒湿及痰浊中阻,比较常见,用药需要斟酌。如果濡多滑少,用白术、附子为主,半夏为辅助;如果滑多濡少,用二陈汤加平胃散,去中焦痰浊甚效。 脉沉细实,为寒为瘀,用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另加灵效活络丹。因为患者肌肉松软且汗多,膝关节略肿,故加防己黄芪汤。为什么不用白芍呢?因为脉无弦亢之意,故不用,以免制约桂枝、附子的力量。 处方如下: 防己20g,黄芪45g,白术30g,熟附子20g,川牛膝15g,乳香6g,没药6g,木瓜15g,生姜5片,炙甘草10g,肉桂10g,半夏10g,细辛6g,桂枝20g,麻黄9g,大枣15g,吴茱萸6g,柴胡10g。 5剂。
患者吃完药后复诊,膝盖痛症状减轻,站久仍觉得膝盖发酸。因左脉相对右脉偏细,尺脉又细,故加当归、生地黄。这次吃完后,患者膝盖痛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临床上,膝盖痛很常见,本案是膝盖痛比较多见的一种证型。回想以前我治疗膝盖痛,知道用透骨草、威灵仙、仙鹤草等就以为什么膝盖痛用上都会好,后来发现不是的,再后来又看到去杖汤治疗膝盖痛,又以为捡到必杀技了。经过不断地实践后,才发现,唯有回归经典,才是正道。唯有〖伤寒论〗才是金标准,才能告诉你问题的本质。 就像本案,寒湿脉濡弱用甘草附子汤,其中白术、附子祛寒湿,桂枝将那药力打到四肢关节上,甘草制约附子的暴性,使得阳气冲发在心脏承受范围内。这就是经典告诉我们的大方向,将这个掌握了,以后凡是遇到脉证对应者,用之必效。 又如本案,脉之沉细而实者,结合症状、舌像,是寒瘀之实也,不用当归四逆汤,不用吴茱萸汤,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疗效就出不来。 所以,把经典学好、用熟练,最终运用圆活,才有变化出灵巧的可能。这才是学习中医的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