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71|回復: 0

戏曲文物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 评王潞伟新著〖上党神庙剧场研究〗 ...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7-8-24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日,我收到潞伟小友寄来的他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新著〖上党神庙剧场研究〗,万分欣喜。我早年曾参与戏曲文物研究,因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注意,欣喜之余,匆匆捧读。

在这本书里,王潞伟不是选择一般的戏曲旧题作泛泛之谈,而是选取一个特定地区的戏曲演出场所做了广泛深入调查,详予述介,并进而作理论阐述。所选的上党地区,即今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和晋城市所属各县区,是我国戏曲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个地区历史悠久,宗教民俗文化深厚,至今仍遗留众多古代神庙、戏台,形制各异。在戏台上和神庙中,留存有大量舞台题记和戏曲碑刻。民间还流传多种明清时期赛社礼节抄本,如〖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唐乐星图〗等,并有多种古代戏剧形态如队戏、院本、杂剧演出,以及参与演出的乐户。其演出形式有台上表演、撂地作场和流动性演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这些神庙戏台和有关戏曲演出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潞伟据此深入调查研究,所作自令读者耳目一新,亦为学界所赞赏。一个青年学者,初入学术领域,当然要打下坚实的文本知识和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学会做田野调查,以获取新的口头和文献资料,再进行深入探讨,这样研究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对上党地区神庙戏台的考察,资料丰富翔实,是此书一大特点。

潞伟在硕士研究生期间,跟随戏曲研究所的老师进行田野考察,学会了描绘、记录戏台形制的方法。博士研究生期间,他用了三年时间,对晋东南地区各县区的古代戏台进行了全方位、地毯式的搜索,对所有神庙戏台(包括舞亭、舞庭、舞楼、献楼、乐楼)逐一考察,记录其创建年代、建造地点、建筑形制、台口朝向、戏台面积、台基高度、梁柱大小、顶部架构、装饰特点等,并对戏台所在庙区的正殿、献殿、两侧廊房建造形制、位置功能予以丈量、描绘,点明神庙所供神灵与戏台的关系。对这些戏台及其顶部架构,拍摄了彩照,制作了庙区平面示意图,抄录了所存碑刻碑文。所有这些资料、数据,均翔实可靠,且图文并茂,新人耳目。观读此书,使读者对上党地区的古代戏台有了切实、全面的了解,也便于学者在研究中国戏曲发展时予以检索、参考。

对这些古代神庙剧场,作者根据所建时代,分为宋、金、元、明、清不同阶段予以叙说,不仅详述这时期神庙剧场的现状及碑刻的遗存,而且还点明此时期神庙剧场的特点。如指出宋代神庙剧场多为新建,依据地势及正殿坐向而定;称谓还不统一;具有明显宗教属性;敬神献艺是唯一宗旨等。又如金元时期神庙戏台,多建于远离村落的偏远之处,或建于村落附近高地;戏台与正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戏台从四面观逐步转向三面观;剧场形制趋于一致。这些阐述,使读者了解上党地区不同时期神庙剧场的发展变化,也增加了此书的理论性。

此书论述中,附有众多有关神庙剧场的表格,如〖上党金元时期舞亭式建筑形制规格一览表〗〖上党地区方志中载录的神庙剧场列表〗;全书末尾,还附录上党地区现存关帝庙、汤王庙、三嵕(音『宗』)庙、二仙庙、玉皇庙、龙王庙、东岳庙、城隍庙、三教庙的剧场资料一览表。这些表格,增强了全书资料的全面性、丰富性,也便于研究者的检索使用。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的另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运用戏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上党地区的神庙剧场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分析。

此书专列了『神灵信仰与神庙剧场创建』『民间礼乐思想与神庙剧场创建』『上党村社神庙剧场的空间分布』三章,对上党神庙剧场进行了理论剖析。指出神灵信仰是神庙剧场创建的根基,上党地区多元化神灵信仰,混合了对自然神,祖先神,社会神,人格神,行业神,儒、佛、道各教神祇的崇拜,因而神庙戏剧多为泛神祭祀演出,戏台、剧场亦为此兴建。上党的民间礼乐思想非常浓厚,也必然予以物化,神庙中戏台之设,就是礼乐思想民间渗透的结果。泛神信仰导致上党地区神庙众多,甚至一村多庙,而有庙必有戏台,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神庙剧场建造的内在原因,增添了著作的理论色彩。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还有一个可贵之处,就是它的资料收集,是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作者并不完全依赖前人的资料、数据,而是在自己的田野考察中,重新予以审视,当则保留,不当之处,予以更改。比如戏台梁柱的高度,前人是搭梯上下,以皮尺丈量,有时并不完全准确,而潞伟重新考察,则以新的科技仪器予以测量,数据当然更为可靠。对前人调查的结论,也不囿于旧说,盲目相信,而是依据重新获得的资料,独立思考,提出新说。最典型的例子是关于高平市西李门二仙庙方台的判断,前辈学者,包括他的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的老师,大都认为是露台;而潞伟根据新发现的〖举义□□仙□村重修献楼□□记〗,论断为献楼基座,在此书第二章以专节论说,有一定说服力。

此书侧重于资料记述,而兼以文献及田野考察,以三重证据法来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应该说,这是新时期中国古代戏曲文物研究的重要创获。

(作者:黄竹三 系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