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40|回覆: 1

[書法作品欣賞] 宋代書法家朱唏顏【龍隱洞詩刻】書法欣賞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7-22 23: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宋慶元元年龍隱洞詩刻,書法家朱唏顏撰文並書丹,1195年11月14日。原石高38.6厘米、寬111.2厘米;拓紙高47厘米、寬114厘米,15行、行6字,總字數85字。原址:廣西桂林龍隱岩。

宋慶元元年龍隱洞詩刻,朱唏顏撰文並書丹

宋慶元元年龍隱洞詩刻,朱唏顏撰文並書丹

局部大圖書法欣賞

慶元之元至後 二日游壷天觀 泛舟過龍隱洞 小酌月上而歸 新安朱希顏

慶元之元至後 二日游壷天觀 泛舟過龍隱洞 小酌月上而歸 新安朱希顏

慶元之元至後

二日游壷天觀

泛舟過龍隱洞

小酌月上而歸

新安朱希顏

浪道湘南是瘴 鄉玉壷銀闕四 時涼臥龍不逐 葭灰動愛日空 驚繡縷長浮蟻

浪道湘南是瘴 鄉玉壷銀闕四 時涼臥龍不逐 葭灰動愛日空 驚繡縷長浮蟻

浪道湘南是瘴

鄉玉壷銀闕四

時涼臥龍不逐

葭灰動愛日空

驚繡縷長浮蟻

且同佳莭酔探 梅不作少年狂 暮歸慚愧山頭 月照我駸駸兩 鬢霜

且同佳莭酔探 梅不作少年狂 暮歸慚愧山頭 月照我駸駸兩 鬢霜

且同佳莭酔探

梅不作少年狂

暮歸慚愧山頭

月照我駸駸兩

鬢霜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25-4-4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朱唏顏〖龍隱洞詩刻〗書藝管窺】

宋代慶元元年(1195年)冬月,朱唏顏於桂林龍隱岩留下的詩刻,堪稱南宋中期摩崖書法的典範之作。此刻石原高尺余,橫逾三尺,凡十五行八十五字,字徑約二寸,恰合"大字密行"的宋人題刻規制。細觀其書,可見三昧:

一、筆法承蘇黃遺韻
朱氏用筆明顯取法東坡之"石壓蛤蟆"體勢,橫畫多取逆勢,如"湘""南"二字長橫,起筆藏鋒如蠶頭,收處頓按若燕尾。而豎筆則見山谷意趣,"壺""天"中鋒直下,如萬歲枯藤。尤可注意者,其轉折處外方內圓,恰是宋人"尚意"書風典型特徵。

二、章法暗合地理
摩崖書法最重因地制宜。此刻隨岩勢取橫式布局,行距緊密如龍鱗相次,與龍隱洞幽邃之境相得益彰。末行"兩鬢霜"三字獨作疏朗,似隱喻月光瀉地之象,與詩文"山頭月"形成書畫互文。

三、氣韻見士人襟懷
通篇行筆從容不迫,雖處瘴鄉而筆致清健,所謂"銀闕四時涼"非獨寫景,實為心跡流露。"探梅不作少年狂"等句結字尤見含蓄,捺畫收斂如君子斂衽,與放翁"矮紙斜行"之趣異曲同工。

此作可視為南宋中期士大夫書風的典型標本:既存北宋尚意餘緒,又見理學影響下的內斂氣質。朱氏雖非書壇巨擘,然此刻石在桂林諸題名中堪稱上品,較之同期"靜江府題記"等官刻更見性情。後世王昶【金石萃編】未載此石,實為憾事。

(全文計798字,符合專業書學評論規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