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林柔拳之真伪及源流考略》
顷见网络所传"秘传正宗少林柔拳"视频,余观其招式气韵,与少林宗风颇有扞格之处。今试从武学源流、拳理特征、文献佐证三端,辨其真伪,以正视听。
一、少林拳法之刚柔辩证 少林武学素以"刚猛迅捷"为宗,《少林拳谱》明载:"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其刚柔之辨,实乃"外刚内柔"之境界,非徒以柔软示人。考明代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代升霄道人《少林衣钵真传》,皆未载"柔拳"之名目。所谓"秘传"之说,实难稽考。
二、此套拳法之三大疑窦 (1)身形过滞:视频中"玉女穿梭"一式,腰胯僵直,失却少林"龙腰鹤步"之要义。据民国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所述,纵是柔功亦需"形曲力直",今观其式,已堕"柔而无力"之弊。 (2)劲路淆乱:"云手"动作中气劲涣散,不合"起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的少林发力准则。考清代《少林拳术秘诀》云:"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今此套路只见其柔,未现其刚,已失中道。 (3)源流不明:查少林历代碑碣,自唐《太宗文皇帝御制碑》至清《豁免差徭碑》,未有一处提及"柔拳"。近世出版之《少林拳械录》收录套路百二十余种,亦无此称。
三、少林真柔功之正脉 少林确有柔功传承,然非此等形态。其正脉有三: (1)"心意把"之柔化练法:通过"十二大势"的慢练求松沉,此乃少林柔功真谛。 (2)"罗汉十八手"内功:以柔劲导引行气,载于清代手抄本《少林内功秘要》。 (3)"易筋经"柔术:韦陀献杵等十二式,方是真传柔法,见载于多种古籍。
结语: 今之所谓"秘传柔拳",观其形制,颇类民国间沪上流行的"绵拳",杂糅太极、摔跤等技法而成。吾人考镜源流,当以历代文献与实物遗存为据。少林武学贵在刚柔相济,非偏执一端。学者欲求真功,还须以寺藏拳谱、碑刻为宗,勿为浮名所惑。
(按:本文考据主要依据《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少林卷、民国二十三年《少林武当考》及笔者实地考察所得。视频所示套路与少林正统功法相去甚远,恐系后人托名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