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4|回覆: 0

[儒家學說]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複製連結]
九州書院 發表於 2018-12-9 13: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論語八佾第三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譯文

魯定公問:『君上使用臣下,臣下事奉君上,該怎樣做呢?』

孔子回答道:『君上若能按照禮來使喚臣下,臣下才會按照禮來事奉君上。』

評析

本章談君臣之義。君臣之義,於今而言就是上下級關係。【禮記·儒行】有云:『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慎靜而尚寬,強毅而與人,博學以知服;近文章,砥厲廉隅;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其規為有如此者。』孔子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這是君子之儒的風範和行為原則。這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對等關係,不是服從與被服從,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孟子說:『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冦仇。』所以,君不君,臣不臣。這就是君臣之道。在春秋末期,禮崩樂壞,真可謂諸侯僭越天子,士大夫僭越諸侯,家臣僭越士大夫,整個的禮樂秩序亂了,原因就在於失道失德失仁失義,以至於禮崩樂壞。

初心

論語,夫子與弟子教與學的合集,那相與論學之風,千年不息,九州學子聞其風而悅之。一段一個故事,老師有德行有脾性愛音樂,弟子愛學習有個性。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溫暖的,光明的。這麼一群讀書人,實在!妙哉!今九州書院發心培養現代士君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踐行新中式雅致生活,【論語】是最好的開端。

背景

這裏是講君臣之禮。孔安國:「定公,魯君諡。時臣失禮,定公患之,故問之。」

定公即魯定公,姓姬名宋,定公是其諡號。是時,魯國被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三家專權,國君無權,處處掣肘。因為魯國是周公姬旦的後裔,姓姬。魯定公是名宋,他是魯襄公之子,昭公之弟。魯昭公繼位之後,這三家專權,有一次鬧了很大的衝突。魯昭公被逼只好離開魯國,流亡到齊國。在齊國待了七年,就死在齊國。三家就把昭公的弟弟定公立為國君,當然定公就更加是沒有實權了。

所以魯定公也是非常的感嘆,自己君不像君,他的臣也不像臣。臣都變成君了,騎在君的頭上。所以他問孔子『君使臣,臣事君』應當如何?這是講君臣相處之道應該是怎麼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