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张启功 於 2011-12-9 16:02 編輯 9 Z4 I: J2 S+ I/ i3 ?2 y3 ?5 E" k! ^
* k& X6 I) x; ^4 k' n0 z
第二節 黃帝內經對天的論述' S" y& V% T% W0 s) S
3 U) v/ T* M5 D5 L$ _
2.1黃帝內經論天
5 C, W3 a5 h' b0 M% K
& {. Y) @7 B( h. L 天字在內經中共出現一百九十九次。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涵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F [3 N9 f/ A
- I8 Z1 C/ f9 t! g6 t 2.1.1指宇宙自然
/ f# x$ k1 m" ^( [2 D# Y( x! ^8 s
. h* f6 K; h+ S 指天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素問離合真邪論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素問玉版論曰。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矣。8 M/ q( V. e+ g* S
3 Y% \0 G* m* I* W- D1 T. _
天的此種含義每每與地相對。故天地一詞在黃帝內經中出現的頻率也很高。有一百零四次。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指天空和大地。春三月。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天氣與地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這就是說萬事萬物都存在於天地之中。天地是宇宙萬物的存在之處。由此天或天地就成了宇宙萬物的代名詞。
0 k4 R8 Q0 n; B. @
& d/ b6 E4 {6 \* x* y3 j6 ~: c 指自然界。素問生氣通天論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天有八風。$ H% A: n3 ^4 ~! @$ f; q7 C
# R, d+ e, k2 S {6 ~ 指天之氣。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天有五行。禦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 B9 h# X, m& f) q" r9 D
8 _, L C, G: _/ {6 P- B 指時節氣候。靈樞邪客曰。天有冬夏。人有寒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與此相關的有天氣一詞。共出現五十二次。分別指氣候空氣雲氣等。如天氣以急。地氣已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S+ K9 `( L5 e
2 T3 f+ k& a/ ] 指天體的運行。素問氣交變大論曰。承天而行之。張介賓注曰。承天而行。謂歲候乘乎天運。與此相關的詞有天時。則自然運行之時序。如素問雜病論。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u$ @, e6 d2 \0 s8 n, b
& V E% d/ J# ?9 X3 f, I% V0 x$ j
指歲氣中的司天之氣。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天與之會。與此相關的詞有天化天符。天化指司天之氣的變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五運同天化者。命曰天符。天符指歲運之氣與司天之氣的五運屬性相符。* I. l* v9 h8 A: u
5 v( v+ Q. e h3 H _ 指天文天象。與此相關的詞有天文天綱天度天信天周天數天期等。詳見下節。
2 Z* J( | p3 b5 T% D+ u' e% ?# g$ a$ w4 Y! V9 i: H2 P
而以上這些天的含義均是黃帝內經天道觀中的內容。見下節論天道部分
/ V+ b1 [2 r' W$ l. Z H v" F3 u3 A$ U4 V" A/ i$ `) w) o
2.1.2指人體部位
$ E' h7 R7 T9 [4 i1 D
4 [! k7 `# F7 b4 M! c 指上部。素問三部九候論曰。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
5 L8 o$ b, {! v& v: U: n, [/ S5 f6 F$ |3 U+ f. f
指腰以上部位。靈樞經水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與此意思相關的還有一些穴位名稱。如天牖天柱天容等。這些穴位大都在人體上部。& K+ C. ?4 Y" ?4 @, K
: _4 U; Y, g" r8 [. q5 O4 q$ c
2.1.3指自然狀態
( t$ ^/ x3 H5 O7 a1 `% B5 S5 L
& `: l3 S! H/ T* T% h ? 素問上古天真論之天真即自然之本來狀態之意。又如天年天壽天數天癸等。天年天壽指自然之壽命。天數天癸指自然的規律。1 T8 n4 N$ N' q9 W0 P. _% {& F
0 B3 }8 u' Q; Q# [ 天在黃帝內經的上述三類含義中。體現天道意義的只有第一類含義。即自然之天。天空和宇宙自然存在。其餘兩類含義不屬於天道範疇。故本文不做探討。1 W1 K% H: h5 ^+ j
; f; ?8 v$ @, R, X 總之內經的天。主要是指獨立於人的意志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不斷運動變化的物質世界。客觀存在的自然界是物質性的自然。, g4 b$ w) T4 F2 p% r
% C* ?( H1 U/ M9 y; j }9 ? 黃帝內經論天與先秦及漢代論天所關注的要點有所不同。/ I0 o+ C4 A8 o$ D; s9 n3 I; \6 i
2 ?$ W$ M( s7 y, r) R1 J- s
首先它不同于殷周時期的意志之天主宰之天神靈之天。雖然內經中有一些天字從表面上看是指有意志有目的天。但實際上往往用在反詰問句中是為了否定有意志有目的的天的。例如黃帝問于少俞曰。夫同時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為人生風乎。何其異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風者。非以私百勝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殆。非求人而人自犯。靈樞五變。少俞認為。疾病的發生不是天的問題。天是公平正直的。無私于百姓。疾病是由於不善養生的結果。至於靈樞本神對精神疾患的病因所發出之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之追問。其中的天也不能簡單地看成就是有意志的神萬物的主宰。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曰。余聞之。得其人弗教。是謂重失。得而泄之。天將厭者。這是用天的權威來規範醫家的醫學行為。只是一種強烈語氣的表達。並無他意。1 e7 R" X% E/ I1 v) W5 Q9 ]
1 ]% A( n9 D; d# \
其次。它既不同于老莊的有超驗意味的無為的天。也不同于孔孟的道德之天。它雖然同易傳或春秋繁露一樣都有建立一個宇宙模式的企圖和作為。但與它們不同的是黃帝內經始終站在生命系統的視角看待宇宙世界。作為醫學著作。它基本上剔除了古代天學的神秘因素。而更強調其自然科學的特性及實證性。並由此形成了黃帝內經天道觀的兩大特性。一是具有以人為中心和出發點來觀察天。以自然來解釋天的哲學特徵。二是具有綜合天文曆法氣象物候醫學等理論為一體的自然科學的特性。 0 U. y- p% {; Q+ [- p/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