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0|回復: 6

孔子及其子孫墓的“攜子抱孫”寓意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延章 發表於 2010-8-8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去年9月27日晚,我陪我的古琴老師王鵬、杜大鵬兩位先生一行,從北京連夜開車6個多小時,趕到山東曲阜,參加28日舉行的曲阜祭孔大典。在上午的典禮上,兩位老師在孔廟大成殿前撫琴——這是不是數十年來首次在曲阜孔廟撫琴,我不知道。下午,我們一行去孔林參觀,拜謁歷代衍聖公。在第64代衍聖公墳前的祭桌上,我撿了一把飽滿的橡樹種子,孔林裡橡樹非常多,橡樹籽落得滿地都是。

大約下午4點多,接近淨園的時間,孔林裡參觀拜謁的人已經很少了,遊人到了這裡,自然而生肅穆莊嚴的心情,因而即使有人,也不太吵鬧。王鵬老師就在孔子墳前撫琴,我們在一旁靜靜地聆聽。我原以為他會彈《猗蘭》、或是《文王操》、《韋編三絕》,可是,王老師彈的是《憶故人》——松柏參天,空氣比外面濕潤很多,琴音十分清晰動人。我站在孔子墳前,聽著王老師的琴音,心裡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動。我覺得王老師選的這曲《憶故人》十分恰當,那琴音像墳前嫋嫋消散的香煙,從有形化為無形,飄飄渺渺地,仿佛能將無限的敬意和感念之情傳遞到兩千多年前去。

這是不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有人在孔子墳前撫琴?我不知道。但翻閱近百年來的琴人行跡,大概可以說,這應該是百年來第一次有人在孔子墳前撫琴,將今人的情感和思緒供奉在孔子的墳前。

我見孔子墳上的封土周圍,四周都是大樹,沒有橡樹,就將剛才從第64代衍聖公墳前撿拾的橡樹種子,撒了過去,我希望這些種子能發芽生根,長出新的樹苗。

孔子墳的左邊是他的兒子孔鯉的墳,正前方是他的孫子子思的墳。陪同我們的孔憲鶴老師指著三個大墳說:你看這就是典型的攜子抱孫。

攜子抱孫是中國古代家族墳墓的佈局,您如果從空中俯瞰陝西咸陽機場附近的話,會清晰地看到咸陽原上周陵的幾個大陵也是這種格局。

我覺得這種攜子抱孫式的墳墓佈局,昭示著一種寓意和價值,這種寓意和價值可以理解為人一生的科學規劃——

古人普遍壽命短,像孔子那樣活到73歲的都不多,因此,古人是這樣安排自己的人生的:大約不到二十來歲就娶妻生子,孩子生下來後,自己不能養育,也沒條件養育,一方面自己還是個需要再歷練、再成熟的年輕人;另一方面是趁著年輕,精力充沛,好好上進,求功名、幹事業,即年輕人不能讓家庭的瑣事羈絆住,那樣會沒出息。怎麼辦呢?自己的孩子自己不養育,讓孩子的祖父母照顧,祖父母正好得含飴弄孫之樂,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隔代教育”。但是,古代的隔代教育跟現代的不一樣,古代的隔代教育是在穩定的社會價值觀中教育,即“教什麼”的問題不是問題,不像現在的家長,一直鬱悶到底該給孩子教什麼。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代教育很簡單,就是讀書進德修能,再高一點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年輕人自己追求事業,做事功、求顯要,順利的話,等到孩子也到了娶妻的年齡即不到二十歲,自己的事業差不多有眉目了,更好一點都很有成就了,這時候就可以對事業剛起步的孩子進行有益的提攜和扶幫。經過提攜扶幫的孩子也差不多走上事業的正軌了,做父母的就慢慢老了,也成了爺爺輩兒了,此時就應該激流勇退,回家頤養,笑看後輩進步,自己享含飴弄孫之樂。如此代代相承,此家庭必然是健康而興旺的家庭,此人生也必是科學而周全的人生。

孔子的兒子孔鯉死得早,但他有繁衍聖人血脈的功勞,孔鯉的兒子子思繼承並弘揚了他祖父孔子的思想。孔子雖沒有十分完滿的攜子抱孫的現實世俗人生,但能有子思這樣優秀的後人,應該說比現實的完滿更為完滿。

所以,孔子及其子孫的墳墓佈局,形象地給後人傳送著一種寓意:科學地規劃自己的人生,使生命在合理的佈局中得到最低成本的發展,生生不息。

現代人普遍壽命長,所以年輕人結婚的年齡可以相應往後順延。但是,現代人結婚晚,有很多原因,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心價值的原因:人變得自私而貪婪了,自己這一生要享受盡可能多的現實幸福,不把自己放妥帖了,不考慮後面的事兒。

每個人都追求幸福完滿的現實人生,自己的事兒就是天大的事兒,絲毫差錯不得,忍受和包含擔待的能力極其有限。其實不完滿是人生常態,誰說天下夫妻都要合理婚配?“天公局法亂如麻,十對夫妻九配差”是常態。但是,現代人所謂平等意識強烈,非要把自己的事兒整明白不可,人人都相信婚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整明白的。其實,大的文化氛圍和底盤都出問題了,整不明白的今後依然是大多數。

這裡扯得好像有點遠啊!其實這是我對幾個年輕人談攜子抱孫的時候引起的話題。年輕人認為自己遲遲不結婚,有的結了婚還心有不甘,都是社會使得年輕人結婚的成本提高了,每走一步都眼看著走向啥奴(婚奴、房奴、孩奴)。其實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造成這個窘境的深層原因就是社會文化、世道人心從很早就走偏了。猶如一個家庭,前幾代走偏了,後代又不願意犧牲自己這一生的某些眼前利益做必要的補救和挽回,於是慢慢地就越來越不靠譜了。

要將一個事物或一個家庭向良好科學的態勢扭轉,非要有一代乃至幾代人作出一些犧牲不可,否則越來越不科學,越來越成本增大,離幸福越遠。簡單地說,就是什麼年齡該幹什麼年齡的事兒,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的人生必修課,能趁早就趁早,能跳級就別留級。課程拉下了的,要起早貪黑少睡覺,儘快惡補上去。

不過,人欲一開,洪水猛獸,聖人的規勸顯得很天真無力。攜子抱孫這種人生佈局,現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也很少有人能理解孔子及其子孫墳墓佈局的真正含意。
易子 發表於 2010-8-10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但是,古代的隔代教育跟現代的不一樣,古代的隔代教育是在穩定的社會價值觀中教育,即“教什麼”的問題不是問題,不像現在的家長,一直鬱悶到底該給孩子教什麼。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代教育很簡單,就是讀書進德修能,再高一點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天公局法亂如麻,十對夫妻九配差”是常態。其實,大的文化氛圍和底盤都出問題了,整不明白的今後依然是大多數。
  其實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造成這個窘境的深層原因就是社會文化、世道人心從很早就走偏了。
------------------------------------------------------------------------------------------------------------------
看来延章是说了这个社会的重点了,我们的社会为什么成这样,我觉得是国家传承的文化基石被完全摧毁了,破而不立,毁而不兴,人民没有目标,连个寄托都没有,想要文化复兴,除非改天换日。
  世道人心,比任何都复杂,其实书读得深的,心里都有复兴的自觉,但是无力改变大局势的勇气。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10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 易子 的帖子
哈哈,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我引用它是这篇文章有启发作用,另外,我对此文还是有一些不赞同的地方:

古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古代教育很簡單,就是讀書進德修能,再高一點就是追求人格完善。

古代的教育也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古之大家,多有家训,则见一斑。也许作者以为古人读书只相当于现代的语文科,没了数学、物理、天文、生物等,其实是错的,古人云,書以載道,古人没有那么多计算公式之类的,但是古代也有数学、物理、天文历法、中医等,只是各科目并没有现代如此清晰的分界,而是都由易学等理论系统串联起来的,也由此可以印证,古华夏文化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作者说古人读书简单,大概是作者本身对国学了解的太简单了吧

點評

诸子百家学说都基于易学么?恳请详细赐教!  發表於 2010-8-13 00:04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10 1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那么古代又是如何把各个科目传教于後代的呢?哈哈,现在你就可以涉及到了古代教育的方法了
易子 發表於 2010-8-11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此看来,古代的家庭教育是多么的严格,其实还是拥有一个良性的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传承。
从无那个帝王朝代敢于反对孔子先贤的思想,因为那不仅是思想,更是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政治基石,现在国家精神上信仰共产主义,相信空想,并且把资本主义当做特色社会主义旗号i来发展,一个从思想上就是错误的国家,你如何指望他能过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一旦到了危机的时刻,天灾人祸,就开始讲道义了,没出事就讲利益,多么的可笑!
古人重农抑商,重文轻武,重义轻利,但是现在,上至朝堂,下至百姓,三教九流,莫不趋利。什么都能产业化,商业化,放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全盘西化,遮遮掩掩,主席不为国,总理只作秀,太子党,官富二代们只知道移民出国,转移财富,你还能指望这个国家什么,高考和过去科举一样,民族造假,还死不公开,这个官场从上到下,腐败成链,一个巨大的具得利益集团好比三座大山似地压制着这个国家的人权,民主,你还能指望这个国家的复兴?多么的可笑.只有无限的垄断,无限的利益!

點評

过激了  發表於 2010-8-12 23:57
济世 發表於 2010-8-12 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济世 於 2010-8-13 00:03 編輯

现在亲情也逐渐商业化了,君不见国内养老遍地花~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4:48 | 顯示全部樓層
现在亲情也逐渐商业化了,君不见国内养老遍地花~
济世 發表於 2010-8-12 23:59

养老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浸入,已经从观念上改变了华人的家庭理念。
那种大家庭,养子瞻老的局面,也因女性的家庭地位诉求及西方婚姻观念的影响而逐渐消失。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