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他对我说话没有不赞成的。”颜回是孔子最能受教的弟子,他在德行和学问上并不比孔子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颜子这个人相当谦逊,从不自彰其是,自伐其善,特别是视孔子犹父,在老师面前总是保持一种尊敬恭顺的态度。对于孔子的话总是“无违如愚”,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的虔诚心理,做到“语之不惰”。所以孔子说“贤哉!回也。” 相当遗憾的是,在《论语》中我们没有见到,颜回自身对于孔子求学、修德、为政思想具体阐述和发挥。史上虽有“颜氏之儒”的说法,但是没有见到任何相关的典籍。可能他性格忠厚、内敛,故而“敏于行而讷于言”。抑或除孔子外,可与之在同样层次上进行学问交流的孔门弟子几乎没有。再加之,死得太早,未能继承孔门的衣钵,自然也没有学问上的继承人。 正所谓“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一方面欣赏颜回的温顺和谦恭,另一方面却对颜回“无违如愚”的态度加以批评。孔子知道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但是却从不对夫子的任何的话语,加以补充,置疑,更谈不上反驳。其实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无友不如已者”,也包括自己的弟子。对弟子能够表达不同于自己的思想、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观点,并不在意,甚至欣喜有加。从“启予者,商也。”这样的孔子言论就能证明这一点。但是颜回过于唯唯诺诺的性格,无益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做到教学相长。长于克已,短于治人,不能“互切互磋、互琢互磨”这是孔子说“回非助我者”原因之一。 可以说,在《论语》里,孔子经常被弟子置疑,时而被弟子启迪的场景,还很有一些。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在孔子看来,无论颜回内心对于夫子之言有任何赞成或反对的想法,都可以直而有礼、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因为孔子认为君子质直而好义,强调直道而事人。而颜回在直道上的确有所不足,他的性格也没有孔子直爽。“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这是孔子说“回非助我者”原因之二,也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先秦的儒学思想是相当重视“直”的,“直”就是坦诚直率,所以儒家不是片面地强调温、良、恭、敬、顺、让。 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说:“孝啊,闵子骞。没有人能拿他父母兄弟说过的话来说三道四。” 一般把“间”解释为“闲”,指挑拨是非,中伤离间之意。 闵子骞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关于他的故事版本很多,但是大同小异。如: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以这个故事情节为根据而言,闵子骞“孝道”既是推己及人的“恕”,他从自己生母离开之后的一子单,马上能体会到后母离开之后三子单。宁可一子寒,也不愿两个弟弟跟他一样再失去母爱,又是一种“悌”。这个故事里,并没有表现通常意义上的“孝顺”,对于继母,认为其情可原也好,其情不可原也好,闵子骞未置一词。“母去三子单”实际上讲的是“父慈”,作为一个父亲如何才能更好的父慈,不让三子失母。这也正是这一点,打动他父亲的心,把对子骞一个人的“慈”,转变成了对兄弟三个人的“慈”。当然,最后他避免了一个家庭的破裂,避免了父母离异。这当然也是“孝”,其后母也幡然醒悟,一家人从此和和顺顺,故事的结局也相当完美。这就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目标“和”。这种以“和”为目标,基于“仁”、“恕”,又兼顾所有家庭伦理如慈、悌、孝、睦,最终能把一家人凝聚成团的“大孝”是“听话”、“无违”、“敬奉”这样的“小孝”是没法比的。 所以上面那首诗:“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并没有道出闵氏之孝的真谛。通过闵子骞的故事,我们能明白孝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不仅仅是一种礼仪,还是一种智慧,是一门处理家庭关系的艺术。正是因为这样的完美故事结果,人们在感受到闵子骞的“孝”的同时,不会去议论闵父当初该不该娶继母,不会去议论闵父现在能不能休妻,不会过多地谴责改过后的继母。对于这样的家庭,人们除了被闵子骞的“孝”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所以孔子评价闵子骞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一句话挽救了一个家庭,就可略见一斑。 对于“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的解释有很多种,如:“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这样的解释让人不明其义,假如,父母兄弟称赞其孝,旁人认为其不孝,他不是真孝了?或者是想说:“里里外外都称孝,必然是孝”。还是因为闵子骞在家里孝敬生父继母,在外面也不抱怨生父继母,所以就是真孝。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闵子骞的父母兄弟都不喜欢他,说他的不是,可是人们都很了解闵子骞其实是个很孝顺的人,闵子骞为了不说父母兄弟的不是,甚至不为自己辩解,所以人们更不为其父母兄弟的话所迷惑。所以,孔子称赞其“孝哉。”如果这样,只能说明上面的那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故事是后人附会的,当然能够说出这个故事的人本身对于孝道的理解必有独到之处。这个故事在《论语》成书之前就已经流传,《论语》编者自身也信之不疑。通过这个故事,实质上《论语》的编者,是在所有的礼乐中,举“孝”为例,想告诉我们孔子所说的“先进礼乐者,野人也”的实质含义,启发大家出思考: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为什么对孝道的理解,往往比成人还要更加深刻。继而弟子们才能去思考在各种各样的礼仪规矩前后,礼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