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438|回覆: 22

孔子不是標題黨--【論語☆先進第十一】串讀

[複製連結]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8-10 19: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先進】是【論語】下部的第一篇。【論語】的下部可以說是孔子門子的深造教材。所以【先進】以忠於孔子生前思想和事跡的原則立場,比較集中地匯集了孔子對孔門先賢的如實點評,意在突出地指明孔門弟子的過與不及之處。通過揭示孔門弟子在隨從孔子求學,從政,為人,處事所表現出種種弊病,向弟子後輩表明了學而不厭,有進無止的必要性。通過一樁樁生動的事例,警示弟子們要防止在取得一定的進步和成績之後,出現『居之不疑』的態度。否則,必然會對於自身『名歸而實不至,色仁而行有違』的現象不以為意,習以為常。【先進】一篇結合孔門高足的美玉之瑕,強調了孔子文質彬彬、為國以禮、以道事君、過猶不及的基本思想。

【先進】以『如用之,則吾從先進』開篇表明了孔子對於禮樂教化『重文尤重質』的基本立場,最後以『吾與點也』收筆,點明了孔子對於禮樂教化『從娃娃抓起』的長遠觀點。所謂『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實質上是指心地善良,性格純樸,思想單純,態度真誠的可立可造之才。『所謂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實質上是指已經染風習俗,雜而不純,往往苗而不秀,秀而不實的所謂知書達禮之人。孔子認為只有前者才能真正做到『禮為情貌,言為心聲,相為表裏』。當然,這只能說是孔子的願望,孔子也只能按照盡其可能的原則去擇材施教。孔子抱着『過者退之,退者進之』的中庸思想着力對他們進行教導和規正,要求他們博之以文,約之以禮,見賢思齊,見過內訟。通過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不懈追求,真正做到『裏仁為美』、『義之與比』。他認為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做到『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真正做到追本思源,返樸歸真,實至名歸,表裏如一,從容中道。孔子反對甚至厭惡諸如:華而不實,譁眾取寵;捨本逐末,捨近求遠;名不符實,表裏不一;半途而廢,不思進取;好高騖遠,急於求成。實際上這就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全部內涵。細細品味【先進】的章節,認真領會【先進】的主旨,對於了解孔子對於禮樂的真實立場,必然有所洞見,對於理解孔子對於禮樂的無尚推崇,必然有所深識。對於我們深入孔子的內心世界,雖不能入其室,必也能升其堂,不至於皆不及門。

11.1【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孔子說:『先輩們成於禮樂,他們都是質樸之人,後輩們習於禮樂,都是謙謙君子。如果要我選擇的話,我跟隨先輩們。』

首先【論語】已經在【雍也】篇中談到了『質與文』問題: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所說:『一個人如果以內涵取勝,那其外在的文飾就表現得就十分純樸自然,一個人如果以外在的文飾取勝,那麼其內涵,就往往有所匱乏和空洞。所以只有文質相符時,然後能成為君子。』

孔子十分強調『質』,離開『質』,所謂禮樂只是虛有其表,徒具形式而已。孔子認為先輩對於禮樂,把它視為水到渠成,秀外慧中,自然而然的本質流露,而今天的後輩習於禮樂,對自己要求高的,那是為了追風頌祖,去偽存真,儘量達到返樸歸真,返身而誠的境界。所以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至於孔子自己,孔子實事求是的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特別是對於聖,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仁者在孔子眼裏也不過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仁而達人。』所以,『堯舜其猶病諸!』

孔子對於『聖人』的完美形象,不得不說來自於【道德經】。孔子在【道德經】的影響下,心中必然描摹一幅遠古之時,聖人治下的社會圖景。所以『野』是聖人之治時,從聖人到百姓那種對於禮樂皆謂我自然的那憨直純樸的本性。具有這種本性的人,孔子就稱之為野人。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孔子要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跟『野人』相比,君子還只是在克已復禮的修德階段。『如切如磋』跟『渾然天成』還是沒法比的。所以,孔子作為一個道德學說家,往往從最純粹的道德觀念出發,來看待問題。前面就是多次講到,孔子在對人談論弟子時,如果是從道德的角度而談,往往十分低調,從不輕而易舉地以『聖、仁、賢、君子』許人。如果是從才幹的角度而談,往往也不刻意謙虛,而是實事求是,毫不保留。

所以,孔子對於自己而言,則明確的表示,如果讓他選擇,他將跟隨先輩一樣,以質勝,而不是以文勝。為什麼孔子在這裏,只是假設。因為他沒得選擇,因為『吾少也賤』,因為他非『生而知之者』,只到人生七十,才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故而,孔子對自己也好,對弟子也好,十分強調『質』,他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義也好,禮也好,遜也好,信也好,都不過是為了追求質,達到質,成就質,保全質。所以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當然這裏『質』還只是君子之質,還不能等同於『聖人之道』,只是道的一部分,或者是道的較低層次。只不過義近於道,『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要做到之也相當不容易,所以孔子說:『君子疾沒世名不稱也。』到死還沒有做到義以為質,與君子的名稱相符。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8-11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11.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孔子說:『跟從我在陳蔡的人,都還沒有入先輩之門。』

孔子及其弟子周遊列國時,從陳國到蔡國的途中被圍困,糧食斷絕。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關鍵是孔子回憶往事為何要如此說?首先孔子說的陳蔡之困,只是用此泛指孔子及弟子在周遊列國所遇到最危險和最困窘的時刻。

當時情形見於【論語】的也只有四處: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往往越是遇到人生危機或者人生低谷,往往一個人的表現也愈加真實,他的一言一行愈加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本質。在這種情況下,『察其所安』,正如同『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恰恰能反映出一個人內在的本性。實事求是的說,孔子的弟子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其實都相當不錯,可能有牢騷和不滿,但是絕對沒有人棄師門而去。但是唯有孔子能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考慮的是道義的傳承問題,但是孔門的弟子多少都有一點在考慮個人的利益得失,當然也包括生死前程。孔子在內心是明白這一點的,對於道,一個人沒有參破塵世的得失,沒有參破性命的生死,可以說的確是沒有摸到門。孔子輕易不言死,但是到了生死關頭,往往能置生死於度外。所以孔子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其實勇者何以不懼,與其說是膽子大,還不如說是對生死的勘破。

結合對於上一章的『如吾用之,吾從先進。』的解讀,孔子說:『皆不及門也。』並不是貶低弟子,而是實話實說,玉汝以成。對於『道』而言,孔門之中也只有顏回和孔子足以觀其門庭。這個話並不為過,包括對孔子自身而言。也許他明白道,但是如何能『行義以求其道』,卻未必能夠明白。即使是讓孔子也自嘆弗如的顏回,也是如此。所以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遂欲從之,末由也已。』其中『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並不稱讚夫子,而是顏回對道的景仰。並不得不感嘆:『遂欲從之,末由也已。』

11.3【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孔門以德行見稱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以言論見長的有宰我、子貢,以政事見長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學見長的有子游、子夏。這一篇應該是【論語】編者擬作為本篇正文的開頭。而前面兩句,則是引夫子之語,作為開場的鋪墊,一則是緣於孔門謙虛、內省的傳統,二則是以勉力弟子以之為訓,孔子門人前輩尚不及其門,後生則更加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當然先賢固然要敬,所以【論語】用一句話,總結了孔門先賢的成績 和長處,但是這一篇接下來,對孔門先賢的不足,談得相當充分,也談得相當透徹。這是由於本篇的主旨所決定的,應該說也是君子群而不黨的具體表現。當然首先其沖的是在德行上排第一的顏回。

濟世 發表於 2010-8-13 00: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儒帥佛道法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n7 R! ^3 x/ B) T

/ @, o% Y4 \9 s' o0 U首聞此種斷法,不知依據如何,理論基礎如何?

點評

相對而言吧,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所以如果質過於文,則文看起來就野了  發表於 2010-8-13 14:38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8-13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孔子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他對我說話沒有不贊成的。』顏回是孔子最能受教的弟子,他在德行和學問上並不比孔子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顏子這個人相當謙遜,從不自彰其是,自伐其善,特別是視孔子猶父,在老師面前總是保持一種尊敬恭順的態度。對於孔子的話總是『無違如愚』,以『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的虔誠心理,做到『語之不惰』。所以孔子說『賢哉!回也。』

相當遺憾的是,在【論語】中我們沒有見到,顏回自身對於孔子求學、修德、為政思想具體闡述和發揮。史上雖有『顏氏之儒』的說法,但是沒有見到任何相關的典籍。可能他性格忠厚、內斂,故而『敏於行而訥於言』。抑或除孔子外,可與之在同樣層次上進行學問交流的孔門弟子幾乎沒有。再加之,死得太早,未能繼承孔門的衣缽,自然也沒有學問上的繼承人。

正所謂『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一方面欣賞顏回的溫順和謙恭,另一方面卻對顏回『無違如愚』的態度加以批評。孔子知道顏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但是卻從不對夫子的任何的話語,加以補充,置疑,更談不上反駁。其實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無友不如已者』,也包括自己的弟子。對弟子能夠表達不同於自己的思想、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觀點,並不在意,甚至欣喜有加。從『啟予者,商也。』這樣的孔子言論就能證明這一點。但是顏回過於唯唯諾諾的性格,無益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交流,做到教學相長。長於克已,短於治人,不能『互切互磋、互琢互磨』這是孔子說『回非助我者』原因之一。

可以說,在【論語】裏,孔子經常被弟子置疑,時而被弟子啟迪的場景,還很有一些。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在孔子看來,無論顏回內心對於夫子之言有任何贊成或反對的想法,都可以直而有禮、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因為孔子認為君子質直而好義,強調直道而事人。而顏回在直道上的確有所不足,他的性格也沒有孔子直爽。『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這是孔子說『回非助我者』原因之二,也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先秦的儒學思想是相當重視『直』的,『直』就是坦誠直率,所以儒家不是片面地強調溫、良、恭、敬、順、讓。

11.5【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說:『孝啊,閔子騫。沒有人能拿他父母兄弟說過的話來說三道四。』 一般把『間』解釋為『閒』,指挑撥是非,中傷離間之意。

閔子騫在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關於他的故事版本很多,但是大同小異。如: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騫少時為後母虐待,冬天,後母以蘆花衣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騫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為惰,笞之,見衣綻處蘆花飛出,複查後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極,欲出後母。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父這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有詩讚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以這個故事情節為根據而言,閔子騫『孝道』既是推己及人的『恕』,他從自己生母離開之後的一子單,馬上能體會到後母離開之後三子單。寧可一子寒,也不願兩個弟弟跟他一樣再失去母愛,又是一種『悌』。這個故事裏,並沒有表現通常意義上的『孝順』,對於繼母,認為其情可原也好,其情不可原也好,閔子騫未置一詞。『母去三子單』實際上講的是『父慈』,作為一個父親如何才能更好的父慈,不讓三子失母。這也正是這一點,打動他父親的心,把對子騫一個人的『慈』,轉變成了對兄弟三個人的『慈』。當然,最後他避免了一個家庭的破裂,避免了父母離異。這當然也是『孝』,其後母也幡然醒悟,一家人從此和和順順,故事的結局也相當完美。這就是傳統家庭倫理的核心目標『和』。這種以『和』為目標,基於『仁』、『恕』,又兼顧所有家庭倫理如慈、悌、孝、睦,最終能把一家人凝聚成團的『大孝』是『聽話』、『無違』、『敬奉』這樣的『小孝』是沒法比的。

所以上面那首詩:『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並沒有道出閔氏之孝的真諦。通過閔子騫的故事,我們能明白孝不僅僅是一種美德,不僅僅是一種禮儀,還是一種智慧,是一門處理家庭關係的藝術。正是因為這樣的完美故事結果,人們在感受到閔子騫的『孝』的同時,不會去議論閔父當初該不該娶繼母,不會去議論閔父現在能不能休妻,不會過多地譴責改過後的繼母。對於這樣的家庭,人們除了被閔子騫的『孝』感動,還能說些什麼呢。所以孔子評價閔子騫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一句話挽救了一個家庭,就可略見一斑。

對於『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的解釋有很多種,如:『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解釋讓人不明其義,假如,父母兄弟稱讚其孝,旁人認為其不孝,他不是真孝了?或者是想說:『裏裏外外都稱孝,必然是孝』。還是因為閔子騫在家裏孝敬生父繼母,在外面也不抱怨生父繼母,所以就是真孝。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閔子騫的父母兄弟都不喜歡他,說他的不是,可是人們都很了解閔子騫其實是個很孝順的人,閔子騫為了不說父母兄弟的不是,甚至不為自己辯解,所以人們更不為其父母兄弟的話所迷惑。所以,孔子稱讚其『孝哉。』如果這樣,只能說明上面的那個『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故事是後人附會的,當然能夠說出這個故事的人本身對於孝道的理解必有獨到之處。這個故事在【論語】成書之前就已經流傳,【論語】編者自身也信之不疑。通過這個故事,實質上【論語】的編者,是在所有的禮樂中,舉『孝』為例,想告訴我們孔子所說的『先進禮樂者,野人也』的實質含義,啟發大家出思考: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為什麼對孝道的理解,往往比成人還要更加深刻。繼而弟子們才能去思考在各種各樣的禮儀規矩前後,禮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4:1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儒帥佛道法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 Z& b3 }' S3 `- W0 d) I5 E信夫是言!欲乎不失人失言,需有知人之力,鑒人之才,但有誠坦之性未必可為。人有可與言不可與言者,知人者謂之知者乎!
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先秦的儒學思想是相當重視『直』的,『直』就是坦誠直率,所以儒家不是片面地強調溫、良、恭、敬、順、讓。...) h5 m- j+ ?8 h* J( a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8-13 02:23

: M& f% e8 p. y0 t/ f
直者,【說文】正見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 W: R( P  s  `( @" n' q1 K
又【增韻】當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立於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尋。
9 x  s  V6 ~( D又順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

- f# }' a! e* r" S8 k/ P
- X$ y/ M. s3 {# X$ O未見『誠坦直率』之義於康熙字典之上,鑒乎『舉直錯諸枉』之言,鄙某以為,直乃義正而不曲之意。從第五樓上的分析,子所期者,民克正而知人,非盡誠坦者,於不可與言者誠坦,也是無濟於事的。

點評

『左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其引申之義也。』『子曰:舉直錯諸枉。』  發表於 2010-8-13 19:32
【周書】中【諡法】云:『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何解?沒明白。  發表於 2010-8-13 18:08
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直』的考據,請參考:直 字康熙字典解釋
- T# [; X/ S7 ~9 H; [! I" f: Y詮釋甲骨文字之[直、死、葬]" d) N3 v. w7 t( v! X
肇敏行成曰直,直在作為諡稱,是諡『肇敏行成』的,始疾行成——言出則行果,是謂言不深(昧)。這個詮釋不知道是否合於你,不過,很難斷定其『直率』之意。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8-13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儒帥佛道法 於 2010-8-14 00:05 編輯 / [: i- ]; _. R' I) h
關於『直』的考據,請參考:
' h" f- Z* M( n$ \3 S$ o
2 a* `. t% W6 a/ s肇敏行成曰直,直在作為諡稱,是諡『肇敏行成』的,始疾行成——言出則行果, ...
, ]& F1 A9 a' ]1 j9 |5 [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9:45
8 y% Y6 A: O' a0 j1 {3 h5 r; `8 J
--------------------------------------------------------------------------------------------------------------------* T! ~! h7 h) D& U7 F
質直:本義質樸正直。【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 同時也可以形容語言質樸平實.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古漢語中一個文字的含義是比較豐富的,同時也不是相當的清晰.把"直"解釋為"正"或"不曲"等,你可以仔細想一想,這樣的解釋是真正地表達了"直"的內涵和外延嗎?比方說把"直道而行"解釋為"正道而行",說了跟沒說有什麼區別?至於<左傳>云:正直為正,正曲為直.更是好笑.解讀論語自然以字義正源為基礎,但是只見文字,不見文章,恐怕一部論語會被解釋得支離破碎.之所以引"肇敏行成曰直"之類,只是希望能夠說明一下,不管是直道也好,正道也好,古人說的直和正究竟是指的什麼.又如:
6 K+ [+ {- l+ ^) A. ?3 w; W4 t
/ j# Y3 k+ z$ I  V# z' ~) y真:肇敏行成曰真;不隱無藏曰真 ! d9 a/ D2 x0 G$ [# |9 j5 B! {0 l2 f

! p1 x, V- z  f" I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 T" I9 {( q7 ]
& y5 h- T8 [3 H: d% p直:肇敏行成曰直;治亂守正曰直;不隱其親曰直;守道如矢曰直;言行不邪曰直;質而中正曰直;正人之曲曰直;折獄在中曰直;孝弟成性曰直;小心敬事曰直;敏行不撓曰直;率行無邪曰直;秉道正物曰直;
4 A( S4 I% J9 a& X- u$ r! n' K  q& ^/ E: P
質:名實不爽曰質;忠正無邪曰質;章義掩過曰質;言行相應曰質;恬淡無為曰質;直心靡他曰質;真純一德曰質;至治還淳曰質;宅心篤實曰質;淳茂無華曰質;靜正無華曰質;樸直無華曰質;強立守義曰質 ) N# P. H" i8 t6 e
 樓主| 儒帥佛道法 發表於 2010-8-14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11.6【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反覆吟詠詩經裏【白圭】篇,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出嫁給他作妻子。【公冶長】篇已提到:『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看來,孔子也並不是因為看中南容的某一個方面,就把自己侄女嫁給了他。他能得出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的結論,正是孔子『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對他長期和全面考察的結果。

【白圭】很可能是當時【詩經.大雅 .抑】的篇名,【白圭】是以一個長者訓戒後生的言辭來創作的,可見南容虛而悅納,謹而信服的誠敬心態。據說是衛武公為警戒自身,諷諫周平王而作,一首典型的政治詩。但是【白圭】卻從什麼是真正的智者和愚者立身之道出發,可謂人皆可學,表達了其對周朝政治時局的認識,認為對於當時世道,君子要修德愛人、慎言慎行。同時南容經常吟誦此篇,說明他對【白圭】篇的主旨極為認同。正是因為南容牢記修德安人,所以孔子說:其『邦有道,不廢。』正因為南容牢記謹言慎行,所以孔子說:『邦無道,免於刑戮。』

當時的社會動盪不定,危機四伏,要做到和南容一樣,既要有對世事的洞察,又要有對自身的把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韜光養晦,謹言慎行。否則事到臨頭,往往是欲罷不能,騎虎難下,進退維谷。

所以,『南容三復白圭』,不是說他反覆的吟誦【詩經.大雅 .抑】中一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而是說南容大智若愚,獨具慧眼,在【詩三百】裏最醉心於此篇,深得其道。補充一下,『邦無道,免於刑戮。』不是說一味的避禍,而是指南容不會做利令知昏、財迷心竅、火中取栗、玩火自焚諸如此類事情,更不會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最終落得個『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下場。

11.7【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季康子問:『您的弟子誰可以稱得上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學生可以稱得上好學,很不幸的短命死了。我現在沒有這樣的弟子,我再也沒有遇到真正好學的弟子。』這個問題魯哀公也問過,見於【雍也】。這裏不再作深入的解讀。這麼說,顏回是孔子的『心肝寶貝』,問題是下一章事情,讓很多人認為夫子不近人情,不可理解。其實【論語】這麼編,自然有其深意。

延章 發表於 2010-8-14 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信夫是言!欲乎不失人失言,需有知人之力,鑒人之才,但有誠坦之性未必可為。人有可與言不可與言者,知人者謂之知者乎! ...
/ B3 u# a, p: E& V# }& X$ L延章 發表於 2010-8-13 14:15
: p: r  l5 Y$ K& H! c: b9 Z) M
不曲不昧不邪,未必知人也。鄙以為,直者,必正,正而後知人,正而後知可與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