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孔子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他對我說話沒有不贊成的。』顏回是孔子最能受教的弟子,他在德行和學問上並不比孔子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顏子這個人相當謙遜,從不自彰其是,自伐其善,特別是視孔子猶父,在老師面前總是保持一種尊敬恭順的態度。對於孔子的話總是『無違如愚』,以『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的虔誠心理,做到『語之不惰』。所以孔子說『賢哉!回也。』 相當遺憾的是,在【論語】中我們沒有見到,顏回自身對於孔子求學、修德、爲政思想具體闡述和發揮。史上雖有『顏氏之儒』的說法,但是沒有見到任何相關的典籍。可能他性格忠厚、內斂,故而『敏於行而訥於言』。抑或除孔子外,可與之在同樣層次上進行學問交流的孔門弟子幾乎沒有。再加之,死得太早,未能繼承孔門的衣缽,自然也沒有學問上的繼承人。 正所謂『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一方面欣賞顏回的溫順和謙恭,另一方面卻對顏回『無違如愚』的態度加以批評。孔子知道顏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但是卻從不對夫子的任何的話語,加以補充,置疑,更談不上反駁。其實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無友不如已者』,也包括自己的弟子。對弟子能夠表達不同於自己的思想、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觀點,並不在意,甚至欣喜有加。從『啟予者,商也。』這樣的孔子言論就能證明這一點。但是顏回過於唯唯諾諾的性格,無益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交流,做到教學相長。長於克已,短於治人,不能『互切互磋、互琢互磨』這是孔子說『回非助我者』原因之一。 可以說,在【論語》裡,孔子經常被弟子置疑,時而被弟子啟迪的場景,還很有一些。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在孔子看來,無論顏回內心對於夫子之言有任何贊成或反對的想法,都可以直而有禮、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因爲孔子認爲君子質直而好義,強調直道而事人。而顏回在直道上的確有所不足,他的性格也沒有孔子直爽。『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這是孔子說『回非助我者』原因之二,也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先秦的儒學思想是相當重視『直』的,『直』就是坦誠直率,所以儒家不是片面地強調溫、良、恭、敬、順、讓。 11.5【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說:『孝啊,閔子騫。沒有人能拿他父母兄弟說過的話來說三道四。』 一般把『間』解釋爲『閒』,指挑撥是非,中傷離間之意。 閔子騫在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爲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爲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關於他的故事版本很多,但是大同小異。如: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騫少時爲後母虐待,冬天,後母以蘆花衣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騫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爲惰,笞之,見衣綻處蘆花飛出,複查後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極,欲出後母。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父這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爲『單衣順親』和『鞭打蘆花』。有詩讚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以這個故事情節爲根據而言,閔子騫『孝道』既是推己及人的『恕』,他從自己生母離開之後的一子單,馬上能體會到後母離開之後三子單。寧可一子寒,也不願兩個弟弟跟他一樣再失去母愛,又是一種『悌』。這個故事裡,並沒有表現通常意義上的『孝順』,對於繼母,認爲其情可原也好,其情不可原也好,閔子騫未置一詞。『母去三子單』實際上講的是『父慈』,作爲一個父親如何才能更好的父慈,不讓三子失母。這也正是這一點,打動他父親的心,把對子騫一個人的『慈』,轉變成了對兄弟三個人的『慈』。當然,最後他避免了一個家庭的破裂,避免了父母離異。這當然也是『孝』,其後母也幡然醒悟,一家人從此和和順順,故事的結局也相當完美。這就是傳統家庭倫理的核心目標『和』。這種以『和』爲目標,基於『仁』、『恕』,又兼顧所有家庭倫理如慈、悌、孝、睦,最終能把一家人凝聚成團的『大孝』是『聽話』、『無違』、『敬奉』這樣的『小孝』是沒法比的。 所以上面那首詩:『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並沒有道出閔氏之孝的真諦。通過閔子騫的故事,我們能明白孝不僅僅是一種美德,不僅僅是一種禮儀,還是一種智慧,是一門處理家庭關係的藝術。正是因爲這樣的完美故事結果,人們在感受到閔子騫的『孝』的同時,不會去議論閔父當初該不該娶繼母,不會去議論閔父現在能不能休妻,不會過多地譴責改過後的繼母。對於這樣的家庭,人們除了被閔子騫的『孝』感動,還能說些什麼呢。所以孔子評價閔子騫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一句話挽救了一個家庭,就可略見一斑。 對於『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的解釋有很多種,如:『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這樣的解釋讓人不明其義,假如,父母兄弟稱讚其孝,旁人認爲其不孝,他不是真孝了?或者是想說:『里里外外都稱孝,必然是孝』。還是因爲閔子騫在家裡孝敬生父繼母,在外面也不抱怨生父繼母,所以就是真孝。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閔子騫的父母兄弟都不喜歡他,說他的不是,可是人們都很了解閔子騫其實是個很孝順的人,閔子騫爲了不說父母兄弟的不是,甚至不爲自己辯解,所以人們更不爲其父母兄弟的話所迷惑。所以,孔子稱讚其『孝哉。』如果這樣,只能說明上面的那個『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故事是後人附會的,當然能夠說出這個故事的人本身對於孝道的理解必有獨到之處。這個故事在【論語】成書之前就已經流傳,【論語】編者自身也信之不疑。通過這個故事,實質上【論語】的編者,是在所有的禮樂中,舉『孝』爲例,想告訴我們孔子所說的『先進禮樂者,野人也』的實質含義,啟發大家出思考: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爲什麼對孝道的理解,往往比成人還要更加深刻。繼而弟子們才能去思考在各種各樣的禮儀規矩前後,禮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