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华盛顿大学的医生和科研人员发现,我们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对他们的智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
T, d* X6 Q3 {8 i7 u2 ` [ 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家庭的对话,发现家长的说话方式主要有两种:社交型和指示型。5 P1 l1 g0 D: E) b
指示型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基本上都是清楚的命令,比如:“拉住我的手”,“把电话给妈妈”,“好好吃饭”。$ ^- P: N0 w- g3 K8 x7 G/ ?, S
社交型家长则会在谈话中使用“什么”,“怎样”和“为什么”。他们会不断想去理解他人:“我真想知道她为什么没来电话?”或是“你觉得咱们应该去哪里?”他们常常会问孩子这类问题,把他们带入自己的思路。
: T* t+ j2 O0 q# Y U" n 社交型家长的孩子会从这种对话里得到显著的好处。他们普遍地更早学会读写,在学校的功课也更优异。对这个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在不断地理解其他人和事情的过程中,社交型家长无形中引导了他们的孩子思考与逻辑。也就是说,他们在告诉孩子:要是想加入咱家人的谈话,你得动脑子才行。难怪它的影响能够持续孩子一生。9 H5 p! t" z. L2 A) X r
指示型家长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回答,他们只希望看到指示被遵守。这就是说他们的孩子不需要思考答案,也不用加入谈话。1 x+ k7 {/ j' K9 c5 U+ [8 E! y
我是一个以学为主的幼儿园园长及老师,我从很多孩子家长身上看到的,是他们与朋友谈话时是社交型,但与孩子谈话时就变成指示型的了,谈话由充满互动的交谈变成了简洁而有效率的命令,内容也变得枯燥乏味。5 V; {2 b- v4 f# ~( ?
儿童的智力发展非常快,往往在几个月间他们就能学会大量东西。家长要想应付如此快速的发展,重点在于提供给孩子丰富多彩的词汇库和能刺激他们思考的谈话。
3 \3 p# ]7 j) q( A 虽然有的时候,简单明了的指令在孩子身上更有效果,尤其是两三岁的小孩,然而,从长远看,能够带动孩子一起参与,才是对他们更有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