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12|回復: 9

何謂華服?其系統知識綱要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0: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注:華服,漢人有史以來其服飾之自稱也,亦稱為漢服,亦則古代除清(該朝用馬褂旗袍)以外朝代的服飾
※※※※※※※※※※※※※※※※※※※※※※※※※※

本文系轉帖自漢網
漢服基本知識.7z (30 KB, 下載次數: 902) 漢服簡介.part1.rar (977 KB, 下載次數: 880) 漢服簡介.part2.rar (977 KB, 下載次數: 828) 漢服簡介.part3.rar (415 KB, 下載次數: 1024)


一、首服
首服,亦稱元服。元本義頭。黃帝垂裳制天下的時候就發明了冠,“峨冠博帶”自此便成了華夏衣冠的代稱。漢民族的成人禮——男子冠禮,女子笄禮,足見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謂頂天立地,從頭開始。作為衣冠上國,向來講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對應著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後,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齊整才是完整的儀容,古人重之。

女子除了命婦的鳳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髮戴冠,稱為女冠子。很多年後,在歷史已經屏棄了性別局限的時代。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為:冠冕類、巾帽類。

冠最流行的時期在先秦兩漢,相對巾的普及早一些。冠歷來是士人之上的特權,是身份和職別的標識,也象徵著士人的尊嚴。

當冠而不冠即是“非禮”。《左傳 哀公十五年》記載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衛君子不免冠的尊嚴:“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庶民或“卑賤執事者”卻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過是隨便裹發的一塊布,不能出現在正式場合,最初,上層士大夫不過燕居時偶爾戴巾,後逐漸通用,到漢末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為雅尚。因為巾與平民關係密切,故天生帶著一絲閒適,始終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發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襆頭後,巾帽文化愈加興旺,到宋明則達到頂峰。

所以,于漢唐時向前來留學的日本,巾帽文化鮮有流傳,相反,于明代師習華夏的朝鮮,巾帽則大行其道,發展成為現代韓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類一般適用正式莊重的場合,配相應的禮服或公服。冠起著官階職別的區分作用,名稱常來源於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則搭配常服(當然,不能排除襆頭類與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為庶人的婚服),多與時尚關係密切,往往一種巾帽會蘊含著一段逸事佳話,如,東坡巾、程子巾,大眾津津樂道的同時亦效尤紛紛。

在戴法上,冠冕類和後來的巾帽不同之處在於重視固定頭髮,一般需要通過笄直接固定在髮髻上,另外還要在下巴處結瓔,這樣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類的戴法則隨意多了,一塊或軟或硬的布、紗,通過各種不同的包紮或折疊方式,縛罩在頭上就是了。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一)冠冕類

戴冠必先以纚韜發。首先束髻,用纚(Xǐ)把頭發包住,然後加冠、笄(jī)或簪。纚是一塊整幅的緇帛(古布六尺長,二尺二寸寬)。
專以固定頭髮的是發笄,固定冠冕的則叫衡笄。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髮髻還是不夠的,另外在冠圈兩旁還有絲繩,可以在頷下打結,這兩根絲繩叫纓。正因為纓關係著冠的固定與否,所以子路的纓被砍斷後,他為了不“免冠”才“結纓而死”。纓打結後餘下的部分垂在頷下,稱為緌(wéi),也是一種裝飾。系冠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即用絲繩兜住下巴,絲繩的兩頭系在冠上,這根絲繩叫做紡(hóng)。

簪與纓既然為戴冠所不可少,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詩:“空餘老賓客,身上媿簪纓。”朱敦儒《相見歡》:“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陶潛《和郭主簿(其一)》:“此事真複樂,聊用忘華簪。”鮑照《代放歌行》:“冠蓋縱橫至,車騎四方來。素帶曳長飆,華纓結遠族。”

以下便是冠類的種類及簡要釋名、圖例。前後大致順應事物發展的由簡至繁。

頍、頍冠:頍即額帶。首服的最簡單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條箍於髮際,《詩•小雅•頍弁》雲:“有頍者弁,實維在首。”頍在史前時期就已經很流行了,有說它是後世冠巾的始祖。
頍是額箍,通常缺頂,但龍山時期、商代玉人的“頍”就往往製成扁平冠飾,有的還在結處綴以玉石等飾物,稱為頍冠。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緇布冠:顧名思義,以黑色布為之。是很早的一種冠,商代人形玉雕有一種布質帽冠,齊齊罩覆額頭髮際及後腦,冠頂四周有綴物固冠。應該就是緇布冠的較早形態。《禮記•郊特牲》雲:“太古冠布,齊則緇之。”《儀禮·士冠禮》雲:“緇布冠缺項青組”,鄭玄注:“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笄者,著頍圍髮際結項中,隅為四綴以固冠也,項中有?亦由固頍為之耳。”

按周制冠禮,初加為緇布冠(而後為皮弁和爵弁)。

委貌冠:亦稱玄冠。玄冠,以玄色帛為冠衣,《儀禮•士冠禮》謂夏稱“毋追”,殷稱“章甫”,周稱“委貌”。
委貌冠後發展為諸侯朝服之冠,委,即安定,貌,即正容,委貌即禮儀之道。根據《庶物異名疏》雲:上小下大,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廣,後卑銳。無笄有纓,形如覆杯,皂色絹為之。

皮弁: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注:“弁以鹿子皮為之。”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後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

爵弁:鄭注《士冠禮》雲:“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白虎通冠紼篇》則謂“其色如爵。”漢代何休解詁雲:“所謂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

小冠:(也稱束髻冠)束在頭頂的小冠,多為皮制,形如手狀,正束在髮髻上,用簪貫其髻上,用緌系在項上,武官壯士則多飾纓於頂上,稱為垂冠,初為燕居時戴,後通用於朝禮賓客,文官,學士常戴用。

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

獬豸冠:可能即以其形類似獬角而得名。獬豸(xie4zhi4),是傳說中的一種獨角獸,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漢楊孚《異物志》對其釋名:“性別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也稱法冠,秦漢前執法官常用。

鶡冠:又稱武冠。鶡冠在戰國秦漢時期已經作為武官的冠帽,冠頂插飾鶡毛以示英勇。鶡(he2),屬鴟鳥類,性勇好鬥,至死不卻。(《漢宮儀》記有“虎賁冠(鶡冠)插兩鶡尾”《禽經》記有“鶡冠武士服之,象其勇”。)常為武將所戴。
卻敵冠:衛士所戴。前高一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如進賢冠(進賢冠下詳)。

樊噲冠:廣九寸,高七寸,前後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馬殿門衛所戴。此冠取義鴻門宴時,樊噲聞項羽欲殺劉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於頭上,闖入軍門立于劉邦身旁以保護劉邦,後創制此種冠式以名之,賜殿門衛士所戴。

進賢冠:進賢冠是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到明朝演變為梁冠。進賢冠多為在朝文吏所戴,冠上有梁為記,以梁的多少來分等級爵位。古禮制的進賢冠,前高7寸,後高3寸,長8寸。這裡的長是指帽梁的長,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緣相接,就成為前高後低的斜勢,形成前方突出一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的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

梁冠:在朝文官所戴,來源於進賢冠。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梁冠其形方,前低後高,後傾,有圍片,前開後合,冠形按《三才圖會》複製。

通天冠(高山冠):通天冠是唐以後級位最高的冠帽,其形狀與漢畫中的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進賢冠是前壁與帽梁接合,構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頂端更高出一截,顯得巍峨突出。學術界認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這塊前壁就是金博山,《隋書•禮儀志》稱它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唐代的通天冠,帽身飾有等距離的直線紋,就是通天冠的梁數。《舊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涇《大唐郊祀錄》卷三說十二首是天的大數,大概是應在12個月份的數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書•輿服志》說通天冠有24梁,這大概是晚唐時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與漢代的通天冠相比,則漢時古樸簡陋,而唐代則變成十分華麗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與宋明一脈相承。

遠遊冠:多為王公所戴,有展筒(即冠前的橫圍片),冠上一般飾有三梁,有時也襯黑介幘或青緌以做裝飾。遠遊冠其形方,後傾,外有圍邊,開前合後,據《晉書》雲:“前無山,有展筒於冠前”。

貂禪冠:(也稱籠冠)為三公親王所戴,官居一品也有戴用,其形正方,左右用細藤織成二片,形如蟬翼,並塗有金銀為飾,冠上綴金,並附蟬為飾(以示高潔),冠頂插有貂尾,這是一種高貴的冠式。貂禪冠也有以七梁冠、八梁冠加籠巾(籠巾即以細藤織兩翼覆其冠)加上金璫貂禪與貂尾,據〈宛委餘篇〉雲:“金取其剛,蟬居高飲清,貂內競悍而外柔。”取其義而命名。

建華冠:明堂樂樂舞人祀天地五郊所戴。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好像漢代盛絲的縷簏。又名鷸冠,可能以鷸羽為飾。

冕:《說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統纊。”延,又寫作綎,是一塊長方形的板。邃的意思是深遠,這裡指其長形,延覆在頭上。旒(liú),是延的前沿掛著的一串串小圓玉。纊(kuàng)是系在冠圈上懸在耳孔外的玉石充耳,通常叫做瑱(tiàn)。紞(dǎn)是垂在延的兩側用以懸纊的彩絛。旒、紞、纊都是冕的部件。《漢書·禮儀典》記有:“冕,帝冠,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裹裡,元表(元即黑),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其綬朱色為組纓”。

冕是天子、諸侯、大夫祭典大禮時的首服。最初,諸侯王以上冕上有旒。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不能超過十二,有九、七、五之分。後來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於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稱。
從冕冠的各個部件的象徵意義說起,可以看出,為什麼有的部件常常改進,有的則幾千年來保持不變了——有點類似於生物進化論。

一些變動不大的設置:
1,冕板前低後高:這種說法在歷代的《輿服志》中比較一致。前低後高,呈前俯之狀,以示俯伏謙遜,象徵君王應關 懷百姓之義。
2,前圓後方:即象徵了古人“天圓地方”天地觀念。
3,垂旒:前後各懸12旒,最初是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象徵著五行生克及歲月運轉。雖然後來的旒統一成了白玉,但12的數制沒有變化。
4,瑱:從玉笄兩端垂黈纊(tǒukuàng)於兩耳旁邊,稱為“瑱”或“充耳”,象徵君王不能輕信讒言

冕冠的形制,世代相傳承,在承襲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也很正常,和生物進化是一個道理;時常變化的地方尺寸、材料、部分沒有特殊含義的飾件:

1,綎(冕板)的尺寸和材料。《禮記玉藻》《周官》的記述,冕板“廣八寸,長一尺六寸”;而據蔡邕《獨斷》雲:漢孝明皇帝永平二年(西元59年),詔有司采《尚書•皋陶謨》篇及《周官》、《禮記》定而制焉。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宋史輿服志》記述“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而且,按周制,綎前後的長短一致,而漢雖承周制,但還是小小改動成前長而後短。早些,冕的材料曾用麻,後用絲羅。孔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純者,絲也,變麻用絲,蓋已久矣。而且到了宋代,冕的裝飾華美非凡:“貫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鳳禦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龍鱗錦表,上綴玉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綴金絲網,鈿以真珠、雜寶玉,加紫雲白鶴錦裡。四柱飾以七寶,紅綾裡。金飾玉簪導,紅絲絛組帶……”

2,天河帶。本來只是綎上一道紞,用於垂掛纊,後來發展成天河帶,很明顯,長長的天河帶倒也很有些動態的美感,給後世的印象是很深的,只是這出現到取消,不知原因。

3,結瓔。按照儒家經典《禮記玉藻》的記述:周制冕的確是連在笄一端的一根絲帶,由頷下繞過,系於笄的另一端,此絲帶稱之為紘。不過這樣系起來會稍顯麻煩,後世改進為下頦下結瓔,應該是在沒有違背禮義的基礎上的合理改進。

花釵冠/鳳冠:
花釵冠: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年~1117年)規定命婦首飾為花釵冠。《宋史•志一百四•輿服三》:“花釵冠,皆施兩博鬢,寶鈿飾。翟衣,青羅繡為翟,編次於衣及裳。第一品,花釵九株,寶鈿准花數,翟九等(即:衣上的翟紋有九行);第二品,花釵八株,翟八等……第五品,花釵五株,翟五等。”花釵冠乃皇后、皇妃、公主等命婦之首服,但以冠的佩飾細節做等級區別,如冠上花株之數,有9、8、7、6、5等規定,以示身份。

鳳冠:在花釵冠的基礎上進一步裝飾有特定象徵意義的龍鳳飾,發展出了朝廷命婦的鳳冠。洪武三年定制,皇后在受冊、謁廟、朝會時著最高級別禮服的冠飾為九龍四鳳冠。上飾大小花樹各12,兩博鬢、12鈿(短頭大花的花簪)。永樂三年略加改動,為三博鬢。對於公主和皇妃則用九翬(hui1,即為山雉)四鳳冠。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二)巾襆類:
上文提到,頍是冠巾的始祖。巾幘,似亦由“頍”演衍而來。《儀禮士冠禮》鄭注:“未冠笄者著卷幘,頍象之所生也。”頍與巾幘的區別,頍為額箍,而巾幘是以巾裹摞頭上,可做成各種帽式。《急就篇》雲:“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方言》雲:“複結謂之幘巾。”

巾帽文化的風行始于唐代。唐代流行軟巾,故後世稱軟巾也作唐巾。自此,巾開始向著兩個方向發展、開花:一個發展方向是巾類。從幅巾開始,裹法就隨意,更容易展示審美特徵。巾料或軟或硬,不同的折疊方式,款式變化甚多,為大眾各階層所好,同時引領著時尚潮流,縱觀宋明的古籍畫像,足以讓人眼花繚亂。

另一個方向是襆頭類。唐巾有四腳,兩腳結在腦後,餘下兩腳結在頂上或使其自然垂下,這種巾式稱為軟裹,後來為使其定型與美觀,內襯桐木,或以藤草織成,外覆紗並以漆漆之,為硬裹巾。在此基礎上後來發展了襆頭制(官帽制),逐漸稱為官員的正裝首服,奠定了宋明以後的官服制度。

1.巾幘:
風雅文士、燕居達人、武將壯士,逸老野叟,皆好束巾或幘,或覆幘戴冠。巾、幘有軟裹、硬裹之分,軟裹只是用巾裹發,外型不穩定;硬裹則以藤制,外罩布並塗漆,也有以桐木襯之,再裹巾或幘,使其外型固定美觀。

幘的作用是戴冠前襯發的,可類比於外服裡的襯衣。在巾沒有獨立衍生成一種首服藝術前,巾幘一般不分家。

明代一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較多,有些是唐、宋傳留下來的,有些是遼、金、元遊牧民族流傳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還有一些是明代新創的。例如儒巾、軟巾、諸葛巾、東坡巾、山谷巾,都是傳統的巾式。老人巾,是明初始興的巾樣,明太祖用手將頂部按之使之前仰後俯,就依樣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稱老年巾。將巾、結巾,都是用尺帛裹頭,又綴片帛於後,其末端下垂,俗稱紮巾。此外還有兩儀巾,後垂飛葉兩片。萬字巾,上闊下狹形如萬字。鑿子巾,即唐巾去掉帶子。淩雲巾,因形狀詭異被禁用……

黑介幘:常套束在進賢冠之下,文官常戴用。其色黑,兩旁垂有長耳,據《晉書》記載:“漢時冠進賢者,宜長耳介幘也。”
平上幘:多為武官戴用,據《唐車服志》雲:“武官衛官公事之服也。”又據《晉書》雲:“短耳,即今平上幘也,武官服之。”武官的幘多為紅色,亦名“赤幘”。

緇撮:顧名思義,即黑色小巾,也稱束髻小巾。緇撮束結在頭頂的髮髻上,兩腳自然地後垂。在商、周、春秋戰國以及秦漢兩代多為文人辯士所好戴,至唐代以後各代多為官吏在家“宴居”時所用,歷代皆沿用,武將壯士也好戴用。軟裹巾。

逍遙巾:也稱荷葉巾,宋代庶人的一種巾子,類似于小包巾,只是有兩腳垂於後背,取飄然之意,稱為逍遙巾。

幅巾:即用整幅的巾,從額往後包發,並將巾系緊,餘幅使其自然垂後,垂長一般至肩,也有垂長至背,用葛布製成,稱為“葛巾”,多為布衣庶人戴用;用細絹製成,則稱“縑巾”,為王公雅士戴用。軟裹巾。朱子幅巾為朱熹所倡,可配朱子深衣或道袍。

結巾:用巾裹頭,將其兩腳系結在頭頂之前,呈同心結狀,將餘下的兩腳覆在髻上,並翻卷於腦後,使其自然垂下,常為武士衙衛常戴用。軟裹巾。

雷巾:用巾裹頭,巾頂高起而呈平頭,巾前常飾有片錦,餘下兩腳系結在腦後,並使其自然垂下,為武將壯士常戴,雷巾多為紅色,亦稱紅頭。軟裹巾。

浩然巾:軟巾。典故自然來自于唐詩人孟浩然頭戴此巾,於風雪中騎驢過灞橋踏雪尋梅這一佳話。浩然巾類似于風帽,嚴實地遮擋了後腦和部分臉部。《鏡花緣》第二五回寫雙面國人,都帶著浩然巾,“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令人不覺可愛可親”,而唐敖揭起腦後的巾,只見“浩然巾內久已藏著一張壞臉”,讀來不由噤若寒蟬……

故浩然巾是雪巾,明代朱權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六中有雪巾的記載:“以玄色紵絲為之,以天鵝皮為裡,凡雪天嚴寒皆用之以護腦。”

方巾:四方平直,方巾是源自角巾,明郎瑛《七修類稿》說,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見浙江山陰著名詩人楊維禎,楊戴著方頂大巾去謁見,太祖問他戴的是什麼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太祖聞之大喜。四方平定巾,亦稱方巾。

飄巾:後有長而細的飄帶故名飄巾。
儒巾:四方平直,巾式較高,並有兩帶垂於腦後,飄垂為飾,一般為儒生所好戴,明代更為盛行。
萬字巾:制式為上寬下窄,形如“萬”字。
周子巾:
儀巾:和方巾類似,不同的是前面一中線左右兩邊呈斜坡狀,有的後面配有短飄帶。
莊子巾:硬裹巾。又名南華巾
純陽巾:硬裹巾。上高下低,頂部用帛疊成一寸寬的硬褶,疊好後斜覆於前,像一排竹簡垂之於後,並有二腳系結於腦後,使其自然垂下,傳為呂洞賓所創,即命為純陽巾。這種巾子也可按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的名,稱之為樂天巾。
綸巾:硬裹巾。中部有卷褶,多為文官、謀士、雅士所好,孔明“羽扇綸巾”的形象實在深入人心,故綸巾亦名諸葛巾。
東坡巾:硬裹巾。以藤為裡,以錦為表,用漆漆之。或以較硬的薄紗製作。兩側為巾簷,前開後合,後垂有布帛,為雅士逸隱所好,宋代詞人蘇軾常戴此巾,亦名為東坡巾。

參照渤海琴高先生更詳細的解說:東坡巾的形式是“牆外有牆”,外牆較內牆為低。內牆外牆各為一大片,然後按上大下小折成四面,其中內牆折好後邊緣縫合在前,外牆較內牆為短(橫向),兩頭邊緣處正好在眼眉上,再將內牆、外牆底部縫合在一起。內牆上縫合相同布料的頂。在後部的內牆外(外牆裡)兩側再縫合兩條飄帶(質地和整體不同,要用輕布料),長短要翻過外牆後再垂到東坡巾的底部左右為好。

折上巾:又名翼善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唯一實物,是萬曆帝朱翊鈞的金制翼善冠。全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上面鑲嵌著兩條金龍戲珠。
網巾:網巾編結如漁網,是一種系束髮、髻的網罩,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戴網巾,除約發外,又是男子成年的一個標誌,一般襯在冠帽內,也可以單獨使用,露在外面。

2.襆頭
襆頭,又稱袱頭,始創于後周武帝,後周以三尺皂絹(皂即黑色)向頭後襆發,故稱為襆頭。唐開元以羅制之,至中後唐始用漆紗裹之。其形式有圓頂、方頂之分,有軟裹,硬裹之別。

軟裹襆頭主要用羅,絹,外型不定,將巾的兩腳系結在頭上,另兩腳則結於腦後,使之併攏下垂,也可屈盤反搭,行動時兩腳飄飄,極符文人才子對翩翩氣度的追求。

硬裹襆頭,初用木作“山”,放置在額前使巾襯起,名為“軍容頭”,再用紗裹之,使其外型平整固定,後來改用藤草或鐵絲織成內型,外糊絹或羅,塗以黑漆,將其兩腳平伸,亦稱硬腳襆頭,其外型穩固平整又雅觀,至宋代襆頭已成為主要的頭飾,自天子至王公、列臣及庶民皆可同戴,其形式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五種,以後的官帽亦由此逐漸發展而成。

平式襆頭:軟裹巾,頂上的巾子較低而平,亦稱‘平頭小樣”,為一般士庶官宦燕居時戴用。

結式襆頭:軟裹巾,在襆頭之上加一巾子,將其兩腳系結在頭前,呈同心結狀,將另兩腳反結在腦後,為將尉、壯士所好用。

軟腳襆頭:在襆頭之下襯以“巾子”,或“木圍頭”使襆巾的外型乎整固定,襆巾的兩腳加厚並塗漆,成為軟腳,使其乎展下垂,行動時則飄動爾雅,為文官與學士所好用。

女巾襆頭:盛行于唐代,女子好扮男裝,戴女巾襆頭,其形制較小,巾頂加高,用漆紗為之,兩腳較長,反結於腦後,並使其自然垂下,並在襆巾上簪花或綴玉勝等裝飾。

圓頂直腳襆頭:硬裹襆頭,用“木圍頭”襯在額前,再用襆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內型,外糊皂紗,塗漆而成,其兩直腳用鐵絲織成,外罩漆紗,使其向左右平伸,為朝臣與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歷代皆有採用。

方頂硬殼襆頭:硬裹。用鐵絲或藤草編成內型的硬殼,再糊絹或羅,並塗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兩腳用鐵絲製成,並糊漆紗,向兩側乎伸或上翹,宋代官員、帝王常戴用,其兩腳平直而長,左右平伸,長至二尺。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烏紗帽。烏紗帽是明制百官之帽式,名流士紳兼用,只是在腳展上有所變化。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三)盔帽類:

帽本源於冠、巾。帽與冠的區別在於戴法——帽戴法簡便,一般直接覆扣於頭上,不需要像冠一樣專以衡笄固定;帽與巾的區別在於形制——原始的帽一般先做一個特定形狀的模型,再在外表貼覆料,而巾的本義則強調折疊縛裹。不過到了後來,三者在區分上越來越模糊,幾乎是殊途同歸了。

盔,是軍事交戰時用來保護頭部的特殊帽冠,殷墟甲骨文中有稱作“胄”的武冠,字形象胄頂有纓飾。《說文》雲:“胄,兜鍪也。”清段玉裁注:“兜鍪,首鎧也。按古謂之胄,漢謂之兜鍪,今謂之盔。”胄非常人所冠,十分沉重,有達二、三公斤者。

笠帽:頂飾有紅纓,初為輕藤所制,後改為厚氈,能禦兵刃。為明末武將、勇士所好。
帷帽:原屬胡裝,一般用皂紗製成,寬簷,簷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
胄:秦漢前的戰冠。一般為銅制,形上尖下圓,如倒置的盎,以禦兵刃,為保護頭部需襯幘。用帶束結於頸下,胄上多有獸面以作裝飾。
兜鍪:兜鍪形較方而短,有用鐵片鑄成,也有以厚革制之,在其表綴於鐵片,並有護耳,較胄輕便靈活,便於作戰,為漢代武將常用。
胄幘:胄和幘結合的戰冠,歷代甚為常用,平日戴幘,出征作戰則加上胄,這種胄較商周的青銅胄薄而輕便,頂上常飾有紅纓,有高而圓尖的胄幘,也有圓而似鍋的胄幘,為秦漢兩代武將、衛士出征時所用。
鳳翅盔:這是古代武將最常用的盔式,其形制一般以厚革制,額前有鐵片為沿,以護額掩耳,其鐵,銅片常飾有飛鳥雙翼迎風的紋飾,故稱風翅盔,有時盔頂也加鐵片為紋飾,並在盔上裝綴明珠或玉翠,為唐宋兩代武將常戴,多配穿華麗的明光鎧。此盔在宋代更為盛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41 | 顯示全部樓層
二、體衣

《釋名釋衣服》雲:“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按裁制方式大致可分為3類:
上衣下裳制(衣裳類)
上下連裳制(深衣類)
上下通裁制(通裁類)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制,為了表示尊重傳統,後世最高級別的禮服一直是衣裳制;後世男子的服制由於後來出於行動方便的內在緣由逐漸向一體式發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動的女子,則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這樣的思考有沒有道理。

1.上衣
衣裳制的“衣”即上衣,禮服上衣一般是交領大袖,女子服裝的上衣多為襦、衫、襖、半臂,袿衣等。

襦:《說文》曰:襦,短衣也。故此,襦的長度最長也一般在膝蓋以上。不過,很多人有一種誤解,有漢服研究者以長短來區別襦、衫、襖等上衣,將襦定義為“短小的上衣”,是有失嚴謹的。實際,襦的“短衣”是與“深衣”相對而言的。深衣長至踝部,襦與之相比,的確是短衣。

襦有長短之別。長襦稱褂,僮僕的長襦叫裋(Shù),短襦又叫“腰襦”,可能也叫“小襦”。《孔雀東南飛》有:“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杜甫《別李義》有:“憶昔初見時,小襦繡芳蓀。”

襦也有單複之分。單層襦近乎衫,複層襦則近襖。
襦是庶民的常服,深衣只作為他們的禮服。

衫:作為上衣的衫,衣型多樣,有作為內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為外衣的長大的衫。衫,一般是單層。
《說文新附》:“衫,衣也。”《釋名》:“衫,芟也,芟無袖端也。”袖端(即今舞臺上古裝的“水袖”)。馬縞《中華古今注》:“古婦人衣裳相連。始皇元年,詔宮人及近侍官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蓋取便於侍奉。”不過,後代的“衫”的名稱也開始泛了起來。也指長衫。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青衫已是指官服了。

襖:一般是指有襯裡的上衣,如:一面一裡兩層的夾襖、裡面之間加絮料的棉襖。襖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隋代的缺胯襖子用作武官制服,並于唐代傳入日本。

宋代出現“旋襖”,衣制有些像今天的短大衣,齊膝、對襟,直領下兩條窄花邊,稱“領抹’”,前後左右開叉,起舞尤其旋轉時,四片裙擺張開旋轉,故名旋襖。

裲(liang)襠:“襠”(dang),也寫作當;又稱裲襠、兩當。《釋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主要是婦人的貼身衣物,來自于胡服。《儀禮鄉射禮》提到的“韋當”,鄭注曰:“直(值)心背之衣曰當。”可見襠類似今天的背心、馬甲。但肩部稍寬。

袿(gui1)衣:劉熙《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長衣,大袖,交領,右衽,左右身側在腰以下有連綴的緣飾。清代學者任大椿《深衣釋例》曰:“袿乃縷縷下垂如旌旗之有裗,即所謂雜裾也。郭璞注:“衣縷也。齊人謂之攣。或曰袿,衣之飾。”則袿衣的垂飾為絲質,且如“裗”如“縷”。司馬相如《子虛賦》:蜚襳垂髾。《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顏師古注:“襳,袿衣之長帶也;髾,謂燕尾之屬,皆衣上假飾也。”

(*諸於:“諸於”,也作“諸衧”,是漢史中一種頗引人注意的服裝。西漢宣帝時,為太子選美,王政君因著“絳緣諸於”而入選。諸于一度因“是男服還是女服”而爭論不休,認為曾經有過男女通用。也被認為也屬於袿衣一類,只是下垂的緣飾不太一樣。)


2.下衣
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脛衣兩類,也包括襜(帷裳)、蔽膝等附屬。

(一)裳/裙
裳在《說文》為“常”的異體字:“常,下裙也。”《釋名》又說:“裙,下裳也。常、裙二字互訓,其實可以認為:裳一般傾向於統稱,而裳往往就是裙。裙,也作“帬”,《釋名》中還說:“裙,群也,聯接群幅也。”《儀禮喪服》鄭注:“凡裳,前三幅後四幅也。”以七幅布圍繞下體,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七幅計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所以折襇在兩旁,中央部分則方正平整。

裙裳,古時男女皆可服用。《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又《豳風七月》:“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不過,真正發展了裙裳款式的還是女子:

宋代和明代早、中期,裙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襇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

鳳尾裙: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

(二)脛衣
“褲”字古代寫作絝、袴(ku)。
袴:《說文》:“絝,脛衣也。”《釋名》:“袴,跨也。兩股(大腿)各跨別也。”段玉裁說:“絝,今所謂套褲也。”這說明古代的褲子沒有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繩帶以系在腰間。從文獻記載來看,秦漢之際的褲子雖然已從脛衣發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長褲,但褲襠往往不加縫綴。西漢士儒婦女仍穿無襠的袴。

大袴:將士騎馬打仗穿全襠的長褲,名為大袴。
窮褲/褌:是連襠的,其形制就跟現在的褲子差不多了。《漢書外戚傳》:“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服虔注:“窮絝有前後襠。”顏師古注:“即今緄襠袴也。”這種褲子通常稱為褌(kū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令文君當壚,相如自著犢鼻褌,滌器於市中。”這樣看來,犢鼻褌很類似現在的褲衩、短褲。在古代這是貧賤勞作者所穿。司馬相如在市場上大穿其犢鼻褌,也是為了顯其貧賤以出老丈人卓王孫的醜。

袴褶:短小上衣、寬腿褲的裝束。在膝蓋處系上帶收一圍,下邊褲腳自然散開。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多為武士所著,後來發展成為庶民勞作的裝束。

所謂衣裳之制,玄端主之。可以臨祭,可以燕居,上自天子,下及士夫,影響有過於深衣者。然則深衣既行,玄端遂廢。《玉藻》上說玄端的“衽”當旁,這個是玄端的舊制;朱子則說,玄端的衽是交映垂之,為燕尾狀。玄衣,用布十五升,長二尺二寸,因為古布幅二尺二寸,則每幅皆成正方,故稱端。若士,袂寬二尺二而收口一尺二;大夫以上,袂寬三尺三,收口一尺八。雖然古代圖示上往往畫為廣袖,但漢代畫像石多為收口,可想其制。衣無文飾。

玄端的裳很有講究。上士玄裳,中士黃裳,下士雜裳,雜裳前玄後黃。裳當用襞積,用七幅布,前三幅後四幅。或曰每幅作三襞積,祭服朝服襞積無數。

鞸,就是蔽膝,與裳同色。一說,士以爵韋為鞸。爵,赤而微黑,如雀頭色。天子之鞸,四角維持原樣。公侯四角出各去五寸,令角變方,上邊去掉部分各補以爵韋六寸,其中一寸為緣邊,下邊以素(熟絹)補,以五彩(青紅黃白黑)絲帶為邊緣。大夫下邊兩角如公侯,上兩角作成圓形。士維持原狀。玉藻上說,一命縕(赤黃色)韍(就是鞸,蔽膝)幽(黑色)衡(佩玉的上邊一塊寬的用來墜下邊玉的),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青綠色)衡。按他用“韍”當是為玄冕爵弁服的配飾。根據周禮,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這裡一命縕韍倒是同于士玄端,大體可相見大夫玄端當赤巿,那麼其玄端也就是纁裳了。

革帶,用以佩鞸。二寸寬。
大帶,天子用素熟絹,寬四寸,腰布及耳、紳皆上下緣半寸邊,上為朱色,下綠色。大夫素熟絹,寬四寸,耳及紳緣邊,外玄而內黃色。士用白繒,紳部緣黑繒邊。士紳長三尺,有司長二尺半,約當腰下三分之二。用組約紐,稱結,長與帶齊。鞸、紳、結三者相齊。

鞋:一說,屨舄各像其裳之色。士冠禮有玄端,黑屨,青絇(鞋頭裝飾用以穿鞋帶)、繶(飾鞋絲帶,在鞋下端)、純(邊緣,在鞋上口),純寬一寸。夏葛屨,冬皮屨。士喪禮則曰,皆緇絇、繶、純、組,綦(鞋帶)結於踵。文獻多赤舄方履,不得其詳。

士玄端制度
裁用布,衣玄,裳色上士玄,中士黃,下士雜(前玄後黃)。
衣全四幅,其長二尺二寸。(用布二幅,中屈,下垂。前後共為四幅,如今之直領衫,但不裁破。)
衽交解兩幅,上屬於衣,其長二尺五寸。(每幅裁為二幅,一頭廣;一頭窄,當廣頭之半。以廣頭向上,布邊向外,左掩其右,交映垂之,如燕尾狀。又稍裁其內旁大半之下,令漸如魚腹而末為鳥喙,內向綴於裳之兩旁。)
圓袂。(用布二副,各中屈之,如衣之長,屬於衣之左右,而縫合其下以為袂。其本之廣如衣之長,而漸圓殺之以至袂口,則其徑一尺二寸。)
方領。(兩襟相掩,衽在腋下,則兩領之會自方。)太常案:經傳無文。
無緣。(領、緣與衣用同色布,故曰無緣。)太常案:無明文,存疑。
裳用布七幅,襞積無數,不殺。(三幅相屬在前,兩側各二幅相屬,系於後。兩側開衩處,以衽掩之。)太常案:明制,幅三襞積。
鞸。(與裳同色,或爵韋為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直裁之,四角不殺。)太常案:鄭注,天子之士直,諸侯之士方。
大帶。(帶用白繒。廣四寸,夾縫之。其長圍腰,再繞而結於前,再繚之為兩耳,乃垂其餘為紳,下與鞸齊。以黑繒飾其紳。複以五彩條(黃青紅白黑),廣三分,約其相結之處,長與紳齊)
玄冠。(用委貌冠。上小下大,長七寸,高四寸,前高廣,後卑銳,無笄有纓,形如覆杯,皂色絹為之。)
黑屨。(青絇、繶、純,純寬一寸。夏葛屨,冬皮屨。)太常案:一說,隨裳色。
玉。(瓀玟,縕組綬。)
笏。(竹制。長二尺六寸。中博三寸,自中而上殺至二寸半,自中而下殺至二寸半。)

(三)上下連裳制:

上下連裳的服制也稱為“深衣制”。為了恪守上下分開的服裝制式,特地分開裁然後再連成一體。深衣之名,唐孔穎達著《五經正義》中釋義為:“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深衣起源於先秦,雖然是一件長衣,但華夏先民在裁剪時是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再縫成一體,以表示對傳統法度觀念的尊承。

深衣在三千年的衣冠史中一直延續到衣冠斷絕。深衣首先是禮服,尤其是女子禮服。《續漢書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深衣承襲了華夏衣冠制式的古意,同時又方便美觀,有很強的普適性,於今亦然。可為常服也可為禮服,作為禮服的正規性僅次於衣裳制禮服;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論男女文武,都可著之。衣冠承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文化內涵,所以,有漢服先行者提出:復興漢服當重視深衣。實為良言。

《禮記》的《玉藻》、《深衣》二篇對深衣制有很多記載,內容所謂“應規、矩、繩、權、衡”之類,重點在於“明禮”,而對形制和尺度則說得不清楚。《禮記深衣》中的定制:“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這段話的白話解釋為:

古時候的深衣,大概都有一定的制度,與圓規、曲尺、墨繩、稱垂、衡杆相應合,短不至於露出體膚,長不至於覆住地面。
縫合裳左邊的前後衽,在右後衽上加一鉤邊。腰縫部分的寬度是裳的下邊的一半。衣袖當腋下部分的寬度,可以運轉胳肘。袖子的長短,從袖口反折上來正好可達肘處。束帶的部分,下不要壓住大腿骨,上不要壓住肋骨,要正當腰部無骨的地方。

裳制用十二幅布,以與一年的十二個月相應。衣袖作圓形以與圓規相應。衣領如同曲尺以與正方相應。衣背的中縫長到腳後跟以與垂直相應。因此袖似圓規,象徵舉手行揖讓禮的容姿。背縫垂直而領子正方,以象徵政教不偏,義理公正。因此《易》說:“六二爻象的變動,正直而端方。”下邊齊平如稱垂和稱杆,以象徵志向安定而心地公平。五種法度都施用到深衣上,因此聖人穿它。符合圓規和曲尺是取它象徵公正無私之義,垂直如墨線是取它象徵正直之義,齊平如稱垂和稱杆是取它象徵公平之義,因此先王很看重深衣。深衣可以作文服穿,也可以作武服穿,可以在擔任儐相時穿,也可以在治理軍隊時穿,法度完善而又儉省,是僅次於朝服和祭服的好衣服。

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鑲帶花紋的邊。父母健在就鑲青邊。如果是孤子,深衣就鑲白邊。在袖口、衣襟的策邊和裳的下邊鑲邊,鑲邊寬各一半寸。

文獻考證也應當與出土實物相佐證。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對西漢長沙王利蒼夫人墓進行了系統的發掘整理,出土袍12件(綿袍11件,夾袍1件)均為交領右衽,外襟有曲裾、直裙兩種,除上衣下裳相連,袪廣袂胡下(袖寬大下垂至袖口呈弧線)等與《禮記》所記相符外,《禮記》中的定制——裳的腰圍“三袪”(三倍於袪圍)、縫齊倍要(下擺為腰圍的一倍),裳前後各六幅等,與實物形制相差很遠。大約是西漢時深衣的定制還沒有完備的原因。

關於今後漢服的定制問題,還希望與同仁們多加討論。

深衣制的衣服按衣襟樣式分為直裾、曲裾,有隨著時節的冷暖變更有單複、薄厚之分,如襌衣、襜褕、複袍;根據生活方式的適應,樣式也有變化,如質孫服、辮線襖子,以及衍生出的衤曳衤散等;

直裾:裾邊在身側。漢代以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已屬多餘,本著經濟勝過美觀的歷史發展原則,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

曲裾:也稱繞襟衣。源于內衣制度的不完善,多重繞襟以顯莊重。

襌衣、襜褕、複袍等一般為深衣,但嚴格說,並非服制裁剪的分類,而側重的是衣料和厚薄。
襌衣:無襯裡的單層衣稱為禪衣。《說文》:“禪,衣不重也。”《釋名釋衣服》:“禪衣,言無裡也。”禪衣一般是夏衣,質料為布帛或為薄絲綢。

襜褕(chanyu):顏師古注雲:“襜褕,直裾禪衣也。”現多認為:襜褕為襌衣之變種,直裾,較襌衣為寬,多用厚絲綢或毛織物製成,可夾毛皮裝飾,春秋兩季多用來禦寒保暖。比如,張衡《四愁詩》中:“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這為文學家兼科學家的襜褕比較考究,是貂皮質的。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元朔三年,武安侯(田恬)坐衣簷褕人宮,不敬,國除。”內衣漸趨完善,深衣再用曲裾繞襟就沒有必要了,直裾的“襜褕”出現在民間,最初只用作便服,武安侯田恬為了趕時髦,意然穿著它謁見皇帝,這種既沒有圍裳遮蔽,又沒有曲裾遮掩的服裝在漢武帝眼裡,當然是“不敬”之物了。

不過,襜褕一詞,說法不一,也有非指深衣的說法。
《索隱》曰:“簷褕謂非正朝服,若婦人服也。”《漢書外戚恩澤表》記載此事,古書舊注一說襜褕為短衣,不過,我根據看到的各種說法認為,恐怕還是衣裳相連、博大舒適、直裾的深衣,為平日家居所穿。

更詳細的,可參見笑非先生《襜褕一說》http://www.hxfx.net/dispbbs.asp?boardID=43&ID=9912&page=2

複袍:則是一種夾服,裡面多用白縛,也有的內填棉絮。袍源出於深衣。《釋名釋衣服》雲:“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袍有裡有面,也謂之“複袍”。有時還填以綿絮。故袍多為冬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袍服”之風正熾的時候。袍由內著衣變為外著衣之時,正好是襜褕的流行時期,由於袍中納有綿絮,不便採用曲裾,所以在式樣上較多傾向於襜褕,時間一長,襜褕和袍被融合成一體,變成一種服裝,不論有沒有綿絮,通稱為“袍”,襜褕的命運便告結束。

袍服取代襜褕之後,用途變得更廣.上自帝王下至百官,禮見朝會都可穿著.(《後漢書輿服制》中多有記載).魏晉之後,帝王貴臣,官吏公服都用袍制,並以袍色辨別等差.袍服雖然有被用做禮服,但士庶百姓仍可穿著,只是質料較為粗劣.史籍中常出現“綈袍”“麻袍”“布袍”等名稱,就大多指百姓所穿之袍.

質孫服/辮線襖子:元代的質孫服和辮線襖子也是深衣制,上衣為交領或盤領(質孫服似乎只有交領)右衽。辮線襖的腰部有多道縫線橫斷,但上下是連在一起的。為了便於他們騎射,把袖子變窄,上衣變緊,下裳變短(一般剛沒膝),並且下裳襞積(打褶子)無數。

曳撒:到了明代,並沒有排斥質孫服和辮線襖這兩種衣服,而是加長,稱為“衤曳衤散”。《謇齋瑣綴錄》(明•尹直)第8卷:“予休致家居,時節喜慶,或接賓客訪親友,則具冠帶盛服為禮。其餘燕居,則冠小帽或東坡學士巾,而多服衤曳衤散。”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附1: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先繞至背後,再繞至前面,三角衽邊的尖有一細帶在腰間結住,然後腰部縛以大帶。這樣的形制即“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

曲裾出現,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安全得多了,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都是非常流行的。開始男女均可穿著。男子曲裾的下擺比較寬大,以便於行走;而女子的則稍顯緊窄,從出土的戰國、漢代壁畫和俑人來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擺都呈現出“喇叭花”的樣式。

慢慢地,男子曲裾越來越少,發展為女子的特定衣裝。再後來,女子深衣也逐漸式微。後來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則是襦裙。但今天看來,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應該說,是漢服中最能體現女子婀娜優雅的裝束——不論是下擺寬敞的曲裾,還是楚風濃郁的漢代魚尾式“三繞膝”。根據當今漢服復興的初始階段實踐情況,曲裾深衣極受女性的青睞。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3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上下通裁制:
漢服男子的制式從衣裳發展到深衣,又發展成了上下通裁的長衫。在東漢,已開始有了上下通裁的長上衣,叫做“長衣”,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長度方面當時還沒有定制。是大膽開放的隋唐新風開始了漢服第三種制式的風尚。至宋明,上下通裁的袍衫、褙子等風行一度。

袍衫:
唐代男子以襆頭袍衫為尚。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圓領小袖大約是受鮮卑風的影響,和深衣不一樣,幾乎沒有異色的緣邊,下裾開衩,稱為缺骻。

同時,官階品位之辨從先前的佩綬制度逐漸發展成後來服色的九品中正制: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而已。
寶寶 發表於 2010-10-17 1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帖
易子 發表於 2010-10-23 1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延章 你忽悠我 我下载了3个包2个一样的 我的铜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