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纳”是吐故纳新的简称。吐故纳新,是呼出肺内陈旧的浊气,吸入空气中新鲜氧气。吐纳养生法,又称“服气法”、“调气法”,古人常将其与意念养生相结合。
《黄庭经》云:“普通之人,徒知(仅仅知道)以口食谷(吃饭),不知以鼻吸气。虽终日呼吸不断,然此等呼吸,大都出多入少;粗而短,不能细而长;急而浅,不能缓而深,乃修炼家大忌也。仙道(成仙之道),贵在以神(意念)驭(驾驭)气(呼吸),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组成一条,凝成一点,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途径)可循(遵循)。”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调气法第五》:“每旦夕(早晚),面向午(正南方),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慢慢)按捺(揉摩)肢节(膝关节),口吐浊气,鼻引(吸)清气……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静思幻想的修炼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太虚)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头顶),如雨初晴,云入山(溶入体内)。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彻悟)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思想)存,不得外缘(不想外物),斯须(一会儿)即觉元气达于气海(指丹田,脐下三寸处),须臾则自达于涌泉(穴位名,在脚心),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踡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称作)一通(修炼成果)。一通二通,乃至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愉快),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吃饭香),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五年十岁,长存不忘(不忘多年的事情)……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褥子)厚软,枕高下其身平(枕头的高度与身体厚度相近),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上下牙齿相互叩击),饮玉浆(唾液),引(吸)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憋气),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算筹),能至千,则去(离)仙(成仙)不远矣。”
文中“令床坐有声拉拉然”,是指修炼达到了一定境界,领会其意即可,不必作实看。“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句,是说憋气用心数数,怕记忆有误,可借助手指运算,数至一百时握一手指,二百时握两手指,憋一口气能数到一千时,离成仙就不远了。
以上引文归纳起来,有这样几层含意:
一是早、晚面向正南,各修炼吐纳法一次。
二是以鼻吸气,以口呼出;三是尽量憋气,做深呼吸,呼出时将肺内浊气全部呼出,吸气时让肺全部充盈;四是修炼之时要全神贯注,想象着吸入之气灌溉五脏六,渗入四肢百骸。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肺内有大量的肺泡,成人肺泡总数可达7.5亿之多,所以它们的面积很大,加起来能达130平方米。如果平铺开来,比30张乒乓球台的桌面面积总和还要大,在这么大的面积上布满了毛细血管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着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肺泡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即留下二氧化碳,带上吸入的氧气,再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依此可知,古人修炼时,以意念将吸入之气送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与人体恰恰相反,它们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当今流行的森林浴、氧吧均是基于这个原理。
根据以上论述,中老年朋友不妨早晚两次,到公园或野外去做吐纳养生法,每次15~20分钟。可借鉴古人的做法,深长呼吸,意志专一。呼出陈旧的浊气,吸入新鲜的氧气;忘记红尘的烦恼,回归心灵的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