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题 討論:爲何入聲韻尾會消失的回复帖 摘自 北大中文论坛 原帖作者 柳漫 回复作者 虛懷若谷
柳漫 討論:爲何入聲韻尾會消失
我很難想象,英語中back、bad、bag、bat的韻尾會消失,最後合併成一個同音多義詞ba。
可是漢語很多方言中,入聲韻尾就是這麽合併消失了。爲什麽?
我認爲,一個潛在的誘因是,漢語入聲韻尾無除阻階段,也就是說那些韻尾不爆破,所以區別不大,容易混淆。可是這是否就足以構成入聲韻尾合併消失的全部理由?
希望各位有更多的理論解釋我的疑惑。尤其是推普積極分子,他們完全可能有更多學術依據,説明入聲韻尾消失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虛懷若谷 回复 說一點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上古漢語的面貌,現在很難得知了。我想,相對於現代漢語而言,上古漢語也許更接近西方語言一些。西方語言與漢語語音上的區別有二,一是輔音比漢語發達,音節可以自由連綴輔音叢,有複輔音,二是沒有聲調。上古漢語(嚴格的說,那時不叫漢語,這裡表達這個意思可也)很可能有複輔音,輔音連綴比現代漢語發達,沒有聲調。
後來聲調的產生,應該和複輔音的消失,輔音連綴減少乃至消失有關。觀察音節的時候可以發現,元音音節或輔音+元音構成的音節比較容易確定聲調,而輔音不容易確定聲調。比如bag,ba比較容易讀出聲調來,g不容易讀出聲調;star,tar容易讀出聲調,st不容易讀出聲調。伴隨著複輔音的消失,輔音連綴減少乃至消失,聲調逐漸發展起來了。
邱崇丙的《論漢字的同音現象》中說:
“多輔音結構(指音節中有輔音群,或元音前後都有輔音的情況,亦即有兩個以上的輔音)的消失和單輔音結構的形成......
可以認為,漢語音節的單調,必然要在其它方面求得補償和發展。王力說: “漢語語音簡單化,並不意味著漢語的損失,它在別的方面得到了補償。”這一補償,就是聲調逐步形成起來。
聲調的起源,最初可能只是輔音或元音的分類區別。因為有了客觀需要,才逐步發展起來。這樣說有下列幾點根據:
一、陰調和陽調的區別,是由清輔音和濁輔音演變而來。王力說:“聲調的陰陽和聲母的清油是有對應關係的,清音平聲字發展到陰平,濁音平聲字發展為陽平。”這就是說,輔音的清濁,轉化為陰調和陽調。
二、大部分去聲字,是由失落了-b,-d,-g,濁輔音韻尾的字變成的。
三、入聲就其實質來說,不是語音的調值問題。王力說:“上古聲調以元音長短為其特徵。”又說:“嚴格地說,促是音質的問題,不是音高的問題,不應該認為聲調的一種。”《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何休注:“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齊人語也;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所謂長言之即讀長元音,短言之即讀短元音。也就是說,入聲與其它聲調的區別,不在調值,而在於元音的長短。入聲的元音讀得短促,後面有輔音尾-p,-t,-k,形成了一個閉音節。這正如英語中i:和i,u:和u,的區別一樣。同樣,日語中的促音,也相當於漢字的入聲。日語在音讀漢字時,只區別入聲,不區別具它聲調,也可以說明這—點。
四、黃季剛曾考定“古無上去,惟有平入” 。聯繫《公羊傳》上的一段話,可以作這樣的解釋:上古字音可以分為兩大類,而以元音長短為其標誌。長元音歸入平聲類,短元音歸入入聲類。名為平入,實際上並不是聲調的區別。
五、從平上去入,到陰陽上去,看起來是增加了一個聲調,又減少了一個聲調,實際上是漢字聲調最終形成的標誌。入聲的消失,並不意味著漢字失去一個聲調,恰恰相反,它說明了漢字的讀音,由元音長短來分類的原始形式,最終讓位於聲調。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聲調是在不同的元音和輔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且多輔音結構的消失,與聲調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這樣說,聲調是多輔音結構消失過程中的一種轉化和補償,也是漢語音韻上的一種獨特的創造。它使得漢語音韻變得富有音樂性,並使漢字同音字情況有所緩和。”
漢語的發展歷程,是一個輔音越來越不占優勢,輔音叢,即連綴輔音越來越減少的過程。爲了彌補輔音連綴減少消失帶來的同音現象,產生了聲調,輔音連綴的減少消失,也方便了聲調的產生。遠古漢語可能有比現代發達的輔音連綴,這種輔音連綴逐漸的消失,複輔音消失了(star,task這樣的音節現代漢語沒有了),類似英語back、bad、bag、bat這樣的音節則退化(或者說進化也行,這裡沒有褒貶,只是表達這麼個變化的意思)爲只有成阻沒有除阻。
入聲,是漢語的輔音連綴消失過程中最後沒有消失的現象,在現代,仍然一直在南方方言中保留著。而北方方言消失了入聲,就是最終完成了這一過程。而南方停留在這一過程的中間階段,沒有最終完成這一過程。當然,這不等於說南方也必然會完成這一過程,語言中,長期保持“中間狀態”是完全可能的,比如英語就等於是從屈折語到孤立語的中間狀態,但是就可見的未來看,它并不能完全變成孤立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