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59|回覆: 7

[儒家學派公羊學] 儒家義理如何斷定元蒙滿清政權屬性?

  [複製連結]
儒家公羊學 發表於 2019-1-24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題 以儒家義理如何看待蒙元、滿清政權兼答網友問

蒙元滿清以異族入主中原,推行其民族壓迫政策,導致中國社會發生劇烈倒退,此爲歷史事實,勿需諱言。但是蒙元和滿清究竟屬不屬於中國王朝?清末反滿革命浪潮興起以來,卻眾說紛紜,孫中山和革命黨人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顯然他們在辛亥革命發生以前,是不承認蒙元滿清爲中國王朝的,乃至有所謂『光復漢地十八省』的錯誤主張。迄今爲止,這一爭論尚未平息,又由於日美新清史學派的介入,使這一問題摻雜入更多的政治鬥爭和國際博奕因素。從現實的視野來看, 清末梁啓超、袁世凱、蔣介石和新中國極力構建的『中華民族』理論正在經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民族主權』和『民族自決權』模式強調自身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進而強化了不同形式的『分』的傾向;另一方面則在學術和歷史觀的層面上不斷地『解構中國和中華民族』,在時間上質疑『中國』是否具有內在的歷史連貫性,在空間上強化『中國』長城內外的斷裂性。

那麼以儒家義理來看,蒙元滿清究竟算不算是中國王朝?

孔子著【春秋】,『王正月』,書大一統,爲萬世立法。大一統的理論是孔子提出來的,成熟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大一統』三個字最早出現於【春秋公羊傳】。【公羊傳·隱西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徐彥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爲始,故言大一統也。』【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 大,重視、尊重;一統,指天下諸侯皆統繫於周天子。『大一統』不同於『大統一』單純就地域統一作爲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大一統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更從政治、軍事、經濟起到地緣互補的巨大優勢效應。而【春秋公羊傳】,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被確立爲國家的意識形態。

【春秋公羊傳】的作用是闡述孔子【春秋】經的微言大義,由孔子的弟子子夏所傳,早先只有口說,至漢初公羊壽、胡毋生方著之於竹帛。其中有六項具體內容:即大一統、大居正、大復仇、內諸夏外夷狄、通三統、三世說,由此構成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官方意識形態。

這六項具體內容就是儒家的基本義理。在某種特殊的時期,當這六項具體義理受到挑戰的時候,也可以守經行權,這就是【春秋公羊傳】中闡述的另外一個義理,『實與而文不與』,意思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靈活變通。

如果按照【春秋公羊傳】中,『不以夷狄之執中國,不以夷狄之獲中國,不以夷狄之主中國』的『內諸夏外夷狄』的義理而論,蒙元滿清不能認定爲中國,但是【春秋公羊傳】中,又有『中國亦新夷狄』的說法,也就是中國的歷史和內涵也是會發生變異的,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實與而文不與』,也就是默認蒙元滿清也屬於中國。

春秋義理,一般人並不大了解,僅僅知道一個『內諸夏而外夷狄』,也就是華夷之辨的理論,其實【春秋公羊傳】中,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也預留了很多靈活的處理方式,非如此,儒家不能適應兩千多年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

儒學是一種爲現實服務的政治哲學,它和神學的最大區別在於,神學是不能變通的,而政治哲學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是可以變通的。我個人在感情上也不願承認蒙元滿清爲中國,但是在當下的中國,考慮到現實的政治需求,卻不宜宣傳蒙元滿清非中國論。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詔書】中說:『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隆裕太后)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爲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爲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觀此,則可知滿蒙回藏皆爲中國人無疑,長城以外滿蒙回藏舊居之地皆爲中國領土,此亦爲國際法上之依據。

孫中山在擔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時,所發表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亦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爲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這個時候辛亥革命尚未成功,滿清皇帝還沒有退位,孫中山和革命黨人都已經不再講什麼『驅除韃虜』了。中華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前清隆裕太后病死,舉行的是國葬,孫中山並親致輓聯,稱讚其爲『女中堯舜』,而不以夷狄和外國統治者視之。今天的人繼續宣揚蒙元滿清非中國論,只能是違背中國的國家民族利益!但是就事論事,對蒙元滿清的黑暗統治,仍需要加以理性的批判,非如此不能推動中國進步。孔子亦說有教無類,華夏不能放棄對夷狄教化的職責。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1-24 23:1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大一統,似乎與大一統史觀(近現代的概念)有所不同。
『王正月』從公羊學來看,是大一統,更是尊王攘夷。公羊學對於夷夏的分辨,並非以固定的族群來分別歸納,而是以一個固定的標準來區別,就是:禮制。
禮制是王道之體,同時也是夷夏分辨的準繩。
因此,公羊學認爲,『中國亦新夷狄』,承認『夷夏變態』的客觀存在,就是當華夏諸侯也禮崩樂壞了,不尊王攘夷了,也就自動成了『新夷狄』。
然而,這並不能成爲接納元清爲中國的理由。
首先,元清統治期間,大肆破壞華夏文化,踐踏儒家倫理。如儒家儒教化偶像化,大肆將佛教與儒學『融合』,如元蒙甚至剝奪漢人初夜。
其次,通過暴政及嚴格的武力威脅及思想愚弄來穩定統治,與『夏』的標準『王道』相去十萬八千里,根本無法『大一統』。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1-24 23: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的人總是陷入西方布置的陷阱中不能自拔,乃至自我麻痹。
新中國的版圖本來就與滿清關係不大,如果說繼承,試問美利堅的版圖繼承的是哪個朝代的?
華夏自古有自成一系的史觀,那就是人文史觀。人文史觀是儒家義理髮微的基礎,也是東亞周邊夷狄積極漢化的動力源。
放棄人文史觀,而苟合於近代借公羊學創造的『大一統史觀』或西方的民族主義史觀,都是自我閹割的表現。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1-24 23:3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近代之時勢,以胡夷之軍閥禍亂於華夏,故而先賢提出五族共和,希望團結胡夷勢力,驅除列強。
新中國之後,『民族團結』政策亦有類似意圖。而今勢態已變,該政策不但起不到團結少數民族的作用,反而成爲導致漢民低人一等,少數民族創造特權的工具。
如此時勢之大變,極可能會導致少數民族分裂勢力迅速壯大,漢族在無法忍受壓迫之最終選擇揭竿。

如若在『民族團結政策』已經失敗的情況下,還要在思想深層,根植夷夏無根本差異(否定華夷分辨)的意識,恐怕明末漢奸泛濫的景象不日將會重見。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9-1-24 23:3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承認夷夏有別,然後才能積極促成胡夷民族向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轉變。
繼續虛無化漢族,認爲夷夏無別,甚至以『民族團結』之淫威奠定胡夷民族的特權,反而催促了胡夷民族的離心,及去中國化。
UESQO 發表於 2019-1-25 06:4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噁心蒙元異族統治。從華夏歷史上說,是亡國。
遊客  發表於 2019-7-23 10:32
劉邦開創漢朝,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非劉氏的政權,不是漢的天下,就不合法。這和認不認異族政權合法是一個道理。那麼,我們如果承認元清是中國合法政權,以後異族入侵建立政權,你認不認它的合法性?還要不要反抗?
延章 發表於 2019-7-23 10:3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遊客 183.37.163.x 發表於 2019-7-23 10:32
劉邦開創漢朝,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非劉氏的政權,不是漢的天下,就不合法。這和認不認異 ...

估計現代的統治階層,及其智囊,都是超越了民族的範疇來看待政權合法性。中國的執政黨,明顯有這樣思維,如此下一來,恐怕必須尋求一個『王道』,足以聚合號召天下諸種,比如人文倫理的人道。當前自由民主已經失去大部分人的認同,但民權,人權之說,接近華夏的人本,民本。人權,民權之說,被限制於西方普選民主制,而人本民本即只是人文倫理學說,並不限定實施的政治制度,可以說,不管是普選,還是專制,還是立憲,甚至帝制,都是可以實現民本,人本的人文理想的。中國可以輸出這種普世價值觀,用一兩百年時間,是可以鑄造人類新的『王道』的,對於真正實現人類大同,頗具裨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