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以儒家義理如何看待蒙元、滿清政權兼答網友問 蒙元滿清以異族入主中原,推行其民族壓迫政策,導致中國社會發生劇烈倒退,此爲歷史事實,勿需諱言。但是蒙元和滿清究竟屬不屬於中國王朝?清末反滿革命浪潮興起以來,卻眾說紛紜,孫中山和革命黨人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顯然他們在辛亥革命發生以前,是不承認蒙元滿清爲中國王朝的,乃至有所謂『光復漢地十八省』的錯誤主張。迄今爲止,這一爭論尚未平息,又由於日美新清史學派的介入,使這一問題摻雜入更多的政治鬥爭和國際博奕因素。從現實的視野來看, 清末梁啓超、袁世凱、蔣介石和新中國極力構建的『中華民族』理論正在經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一方面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民族主權』和『民族自決權』模式強調自身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進而強化了不同形式的『分』的傾向;另一方面則在學術和歷史觀的層面上不斷地『解構中國和中華民族』,在時間上質疑『中國』是否具有內在的歷史連貫性,在空間上強化『中國』長城內外的斷裂性。 那麼以儒家義理來看,蒙元滿清究竟算不算是中國王朝? 孔子著【春秋】,『王正月』,書大一統,爲萬世立法。大一統的理論是孔子提出來的,成熟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大一統』三個字最早出現於【春秋公羊傳】。【公羊傳·隱西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徐彥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爲始,故言大一統也。』【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 大,重視、尊重;一統,指天下諸侯皆統繫於周天子。『大一統』不同於『大統一』單純就地域統一作爲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經濟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大一統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更從政治、軍事、經濟起到地緣互補的巨大優勢效應。而【春秋公羊傳】,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被確立爲國家的意識形態。 【春秋公羊傳】的作用是闡述孔子【春秋】經的微言大義,由孔子的弟子子夏所傳,早先只有口說,至漢初公羊壽、胡毋生方著之於竹帛。其中有六項具體內容:即大一統、大居正、大復仇、內諸夏外夷狄、通三統、三世說,由此構成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官方意識形態。 這六項具體內容就是儒家的基本義理。在某種特殊的時期,當這六項具體義理受到挑戰的時候,也可以守經行權,這就是【春秋公羊傳】中闡述的另外一個義理,『實與而文不與』,意思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靈活變通。 如果按照【春秋公羊傳】中,『不以夷狄之執中國,不以夷狄之獲中國,不以夷狄之主中國』的『內諸夏外夷狄』的義理而論,蒙元滿清不能認定爲中國,但是【春秋公羊傳】中,又有『中國亦新夷狄』的說法,也就是中國的歷史和內涵也是會發生變異的,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實與而文不與』,也就是默認蒙元滿清也屬於中國。 春秋義理,一般人並不大了解,僅僅知道一個『內諸夏而外夷狄』,也就是華夷之辨的理論,其實【春秋公羊傳】中,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也預留了很多靈活的處理方式,非如此,儒家不能適應兩千多年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 儒學是一種爲現實服務的政治哲學,它和神學的最大區別在於,神學是不能變通的,而政治哲學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是可以變通的。我個人在感情上也不願承認蒙元滿清爲中國,但是在當下的中國,考慮到現實的政治需求,卻不宜宣傳蒙元滿清非中國論。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詔書】中說:『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隆裕太后)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爲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爲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爲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觀此,則可知滿蒙回藏皆爲中國人無疑,長城以外滿蒙回藏舊居之地皆爲中國領土,此亦爲國際法上之依據。 孫中山在擔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時,所發表的【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亦強調:『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爲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爲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這個時候辛亥革命尚未成功,滿清皇帝還沒有退位,孫中山和革命黨人都已經不再講什麼『驅除韃虜』了。中華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前清隆裕太后病死,舉行的是國葬,孫中山並親致輓聯,稱讚其爲『女中堯舜』,而不以夷狄和外國統治者視之。今天的人繼續宣揚蒙元滿清非中國論,只能是違背中國的國家民族利益!但是就事論事,對蒙元滿清的黑暗統治,仍需要加以理性的批判,非如此不能推動中國進步。孔子亦說有教無類,華夏不能放棄對夷狄教化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