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21|回復: 0

由阊阖门谈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6-22 07: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考古网
 
 
关键词:汉魏洛阳故城  阊阖门  宫城形制
 
    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古代延续使用时间较长的重要都城之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这座都城宫城形制与演变的研究,是都城研究学者们一直关注的热点,也是这座城址考古工作的重要课题。但由于该城历史悠久,经历朝代众多,城市建筑几经废毁与重修,同时对其宫城形制的有关记载也比较复杂和混乱,以现有材料究明其历代宫城的形制极为困难。这就需要在考古新材料不断充实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资料逐渐加以探讨和研究解决。
    2001年11月~2002年6月,北魏宫城的正门阊阖门遗址被全面发掘揭露,这是汉魏洛阳故城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揭露出的这座城门及附属双阙独特的平面布局和新颖的建筑结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在清理和解剖过程中,发现北魏宫城阊阖门、阙的基本规模与形制是沿用魏晋时期就已建造的城门、阙基址而形成。这显然对解决该城历代宫城形制的演变是具有突破性的一个重要发现,有着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
    根据有关文献与考古勘探资料,汉魏洛阳故城的宫城形制及变化极为复杂。20世纪60年代的考古勘探了解到该城的宫城形制整体为南北长方形,位于整个大城北中部,位置居中略偏西,是一座单一宫城 。一般认为这座宫城是该城址中最晚时期的北魏都城修建的宫城 。但在大量文献中,则记载着该城的汉代宫城是由南、北两个宫城组成 ,即学者们一般认为的南、北两宫对峙的形制。其中南宫南临洛水,南、北宫之间以楼阁复道相连,相距七里 。关于洛阳故城的南、北宫,许多文献均说并非东汉建都洛阳始有,在秦代和西汉初期即已存在 。这种形制的形成有着特殊而复杂的原因,当与这座城址悠久的建筑沿用和改扩建历史有关。以往学者们对此也多有探讨,在此不再赘述。到了曹魏定都洛阳时,是在东汉末年董卓烧毁的洛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新修的宫城称洛阳宫 。但曹魏宫城的形制似乎更加复杂,从文献中记载的许多宫殿、宫掖门、宫苑、水池等名称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来看,与北魏宫城几乎完全相同。如正殿太极殿、正门阊阖门、嘉福殿、九龙殿、云龙门、灵芝池、芳林园、天渊池等。而且有些北魏宫城建筑在文献中更明确指出是曹魏文帝或明帝时所创建。许多迹象显示,曹魏洛阳宫似与北魏宫城的布局相同,也是在洛阳大城北中部修建。这在一些文献中有明确记述,如《河南志•后魏城阙古迹》:“宫室。按,宫殿多仍魏晋旧名。或云依《洛阳图》修缮某所某居,疑总名阊阖宫。然又与上门名相犯。”《资治通鉴》“齐纪五•明帝建武元年(494年)”所载中书侍郎韩显宗上书魏主的奏章中则明确指出:“洛阳宫殿故基,皆魏明帝所造。”   但是,《水经注•谷水》记:“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则云:“至明帝时,始于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这些记载将问题更加引入复杂化。究竟曹魏洛阳宫是与北魏宫城相同的单一宫城形制,还是仍然沿用了汉代的南、北宫呢,单从文献资料显然难以辨别,需要用新的考古材料来印证来解决。
    随着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的发掘和解剖确认了这座门、阙始建于魏晋时期,以往对北魏宫城是沿用魏晋洛阳宫修建在汉北宫故地的推测在考古资料上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如此,对洛阳城汉代南、北宫与曹魏洛阳宫的形制究竟如何演进加以认识,对文献记载中的一些矛盾如何解读而使之与考古发现相符合,这些问题就需要下一番工夫,对相关文献记载进一步梳理、辨别,使之符合条理。在本文中笔者提出对汉代南、北宫与曹魏洛阳宫形制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与学者们探讨商榷,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全文阅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