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武林志 武术网资料
【 源 流】
气功在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在实践医疗治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健身医疗价值。特别是既节约药物又可以避免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 而且简单方便,可以就地疗治,有利于身体衰弱久病不愈的慢性病患者随时进行自我锻炼,防治病故的扩张。如能及时辅以按摩推拿之术,则更可获得进一步的双重功效。
铜钟功–少林小八卦内功,它具有独特温柔的发劲运气功效。
铜钟功始于温州地区,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
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峨眉宏弘和尚又名澄慧传至浙江瑞安县薛里地方的薛雪景先生(字镇铨)。以后由薛雪景再传授其婿陈楚材(又名陈用宾),瑞安渔池人。到清光绪甘九年(公元1903年),陈楚材先生来温传授,传于温州市人戴俊英先生(又名阿宝老师),戴俊英先生自授学于陈老师门下,深领教诲之后,精通内功”柔术”,特别是铜钟劲配合按摩点穴治疗方法,后于1926年开始传授,1931年发起创办”温州中央柔术研究社”从事铜钟式气功(定劲疗法)疗治活动。历时三十余年的亲身经历中,感到此法的深奥和却病疗效的特殊作用。至于戴老师在温州教功治病的数十年中,经他治愈的患者很多。而继其业者,只有徐达之、陈伯甫及寿如松等三人,但徐、陈两位均已先后去世。
吾于1931年从学于戴老师之门下,并陪同戴老师共同至浙江中医院工作。学功迄今已六十余年,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担任气功教功治病工作。
在这数十年的铜钟式气功疗法实践中,秉承戴老师的宏伟愿望,虚心地向多方取经学术,累积了不少经验与吸收了广大地区的医疗实践学术,推行了辅以点穴按摩相提并行的治疗方法,丰富了医术内容,摸索到更深一步的气功医疗效果,救治了不少的病例。
但是这一套功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师徒口传而且是择人而传。
它的第一步基本功“铜钟劲”的要领,仅仅只用几十个字就把整套的功理功法包括在内,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功法要领。
包括外八卦内太极,外静内功,姿势外形,内气运行,呼吸方法,眼耳练法,意念入静,肌肉放松等。
而且它又是任脉、督脉及全身四肢经脉和五脏六腑整个内脏经气运行的手段。
它是从小周天和大周天的功法中简化而来的,确实是一项中国文化和中医学遗产的瑰宝。
【 传 授 经 过】
铜钟功–小八卦内功是一种内功柔术,源出于峨眉,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益智增慧,延年益寿之功效,还可以练就功夫防身自卫。
清朝同治二年有峨眉宏弘和尚,号澄清,由四川峨眉东游浙江,慕东瓯第十洞天名胜,来到温州,闻瑞安县薛雪景先生精少林拳术,遂往访之,薛献其技,并举四百余斤之石鼓,上下伸缩自如,僧在旁看了讥笑说:你虽力大尚脆,薛听了不服,即挺身与斗,僧略一举手,薛立被抛去数十步,起而细询之,始知其曾深得少林内功之秘传,遂留住其家,拜师请教,凡八年,尽得其传。
数年后邻村直洛有叶秀标又名赤霞,练吐纳导引气功颇有功夫,闻薛雪景先生之拳法适相似,遂投拜门下,薛里距直洛仅三四里,叶早去晚归,风雨寒暑无间,如是十年,归而家居,复练习不已,由是术大进名誉益著,得其传者,有瑞安县周友郎(友郎相)、下徐贾式壳(阿壳老师)、九里黄恩南(恩南相)陈子祥(陈六少爷)及犹子叶玉堂等。贾式壳又传达室徐蔼卿,瑞安章安人,是个道士(道士吉)。叶玉堂传其子介生。后因薛雪景先生只生一女,膝下无嗣,招陈楚材(又名陈用宾)入赘为婿。陈乃瑞安渔池人,因发辫很大,人称陈大辫大。陈正值年轻,自入门薛家后,经雪景先生循循教导,劝学苦练,十年如一日,造诣独精,成功后,去去平阳县教功,后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来温教功治病,先在谢池巷周宅教周歧西,因周患肺病,一年后身体显著转好,肺病治愈。遂为西施潦白宅聘去为白仲英(近你温州名中医师卫生局中医局长)治病,同学中得共传者有戴俊英、蒋幼山二先生。唯戴得传练功配池巷西施潦西郊同昌酱园及南河下墩白象等处教功至民国14年(1925年)回瑞安逝世。
戴俊英先师于1926年开始授徒,1931年发起创办”永加(温州旧称)中央柔术研究社”,从事铜钟式气功(定劲)疗治活动,时达三十多年,于1956年问,因日积月累,在温州华盖山教功治病实践中疗效显著,引起了浙江省卫生领导部门的重视,于1956年调任杭州浙江中医院担任气功科主治医师,治疗病人,疗效甚佳,深得病员赞扬与推崇。1958年1月号《浙江中医杂志》有戴俊英”铜钟式气功练法及其效果”之报导,此后又于1959年2月在该杂志发表”铜钟气功临床总结经验”之报导。
戴俊英先师在温州教功治病的三十余年中从学者数以干人,后得其传而继其业者,有徐达之,陈伯甫及寿如松三人,还有陈志远,是东风医院气功疗养所去浙江中医院进修的学生。陈岩云学习后去台湾传授。陈伯甫传应志光,寿如松传李有耀。蒋幼山老师先从师陈楚材学习少林内功十余年,功夫已很好,后因章安徐蔼卿是贾式壳的徒弟,论辈份是师侄,因徐是个道士,既懂少林小八卦内功,又懂八卦原理,故蒋又从师徐蔼卿学了四五年,后于1924年与外甥木节去北京教功,在北京结识北京国术馆北少林拳教师孙得禄,后在河北、河南等地教功,于1929年任浙江省国术馆少林内功教师并兼湖州国术馆教师。1931年辞职回温,在温州县后巷五马街等处教功传徒,1935年与永加国术馆长高剑云结拜后任永加国术馆少林内功教师,馆设七星殿巷,并与高剑云老师互相学习二种拳术,高剑云是温州名南拳老师金良臣的得意学生,懂的拳术很多,精五虎落山、太极拳、剑、、
双钩等,特别是风摆荷叶。其时高跟蒋学少林内功,蒋向高学太极拳,互相交换,互相学习。1936年二人函聘孙得禄来温教功,并向孙学习五行八阵拳,可见蒋幼山高剑云等老师对武术的爱好。
蒋幼山老师1937年著有《少林内功入门》一书(未出版)。少林内功的传人:瑞安有曹骏一、池振声,温州有朱兆铭、戴植民等人,但从其学者数以干人,大都时间不长,不能学到全部功法,而学抖劲的较多。抗战期间先后在市内鼎太棉布号洪源钱庄、墩大钱庄,谦益康颜料店胡国廉家中,最后是1949年在钱启同家中教功,时土改开始,回乡参加土改学习,1951年因患黄胆肝炎,来温治疗,先后住在玉堂里、天妃宫巷、华盖山、龙头底等处,1953年在龙头庵病已好转,但未痊愈,其时有个叫文元的青年人,身体魁梧,气力很大,请他去吃酒,其实是比功夫,当时陈志远对他说:文元请你吃酒,不怀好意,蒋说:从南方到北方,会过许许多多好手,怕什么,不去被人家笑,当晚吃好了酒,文元果然要他比试,第三回合马文元被他用阴阳手打倒,但他回底后肝区作痛,自知不好,后由三梅和陈志远送到瑞安轮上,回去后不久逝世。
高剑云老师抗战期间去厦门教功传授少林内功及五行八阵拳于魏生才,魏生才又去新加坡传少林内功及五行八阵拳于李有耀。
以上是铜钟气功传授经过的大概情况,至于各前辈都另有传人,余不知,故不述。
「叶 秀 标 轶 事」
叶秀标,又名叶赤霞。瑞安县洛川村人。身躯魁梧,健而多力,先练吐纳导引有年。因闻薛雪景先生之拳法与吐纳导引相似,遂往薛里拜师学习。洛川距薛里仅三四里,叶早去晚归,风雨寒暑无阻,如是十年。归而家居,复练习不已。由是术大进,名誉亦著。一日,有独行僧上门求见,只一触技,即跌僧于数步之外,僧兴而言曰,十年后当再来相见。不料光阴易过,转眼已是十年,僧果然来,且手托大笋以馈,叶见僧复来,且彼以土产见赠,礼当款以茶点,于是内取茶点于右手持之而坐,忽见中堂所铺砖石己成菲粉,方诧异间;僧遽以两手拨其左腕,叶即以右腿扫之,僧飞跌于中门之外,而叶所持之茶点仍在右手如故。盖是僧弹其十年精力刻苦用功,出手能碎庙后鲜竹,则握拳之坚劲,可想而知,叶乃以百练之躯,运其腿力,终于跌僧于中门之外,僧极受跌,受内伤甚重,一时强起,按其丹田而叹曰,命矣!觉足下至腹部如受热弹,昏厥不省人事,良久始苏,负痛而归,以咯血逾年,不愈而毙。叶之左腕,虽受伤,调练月余而痊愈。
过了不久,又有外地少年来访,闯入中堂,见柱旁有石臼,以指弹削边。石,石随指而簌簌落。后举足踢柱,柱移数寸几坠地。家人入内请叶匿勿见,叶曰,此硬功也,名神仙拳,势虽猛而不足畏。出与较,甫交臂而少年陪于前。再较,而仰跌于后。乃起而拱手曰:吾向谓公技亦犹人也,今始知公之有此神术也。
「录 叶 秀 标 遗 嘱」
凡行外工夫,即养生之秘诀,俗所谓软法是也,以平心养气,静虑凝神为主,初学时定马安身,先将肩蹬松劲,次练四门走马,后上拳法,自然实中存虚,虚中得实,有影无形似停非停,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勤心自得,切勿用力,只要气贯两手,神注一方,稍有用力,想求速效,使不是得心应手之妙技矣。每行一手为始,续行数手为终(指花交手、单手、阴阳手),始终行式如一,手脚相逢无间,神气相贯不断。务须严勤有恒,他食素餐,每日只在晨昏两时,功纯再加以朝夕勤心习练,少年精壮之人,自有大效。即老里懦弱儒生鹭工有年余,亦能望重斯世,艺冠群英,岂仅却病延年已哉。斯真后学之准绳也。
「陈 楚 材 轶 事」
陈楚材先生早年在平阳教功,自1903年来温州传徒、治病,至1925年回瑞安逝世。
陈楚材在谢池巷周宅嗣堂教功时,有一次,有几个打硬拳的青年人,不服他有功夫,请来一位打南拳的老师,是平阳人,叫张干俊。陈楚材吃过晚饭,走到嗣堂里去教功的时候,看见教功场上围满了人,他知道有人来找麻烦了。这天天刚刚下过雨,这个干俊老师脚上穿着钉靴,正在踩脚,踩下去时嗣堂地上的石板火星直冒,周围看的人都连声叫好。陈楚材等他打好了拳,走上前去说:“我当是哪一位老师,原来是你”。干俊老师原来并不知道是哪位老师在这里教功,一看是陈楚材老师,心里着了慌,说话都发抖了。因为陈楚材在乎阳教功时,干俊的师父与陈试过功夫,深知陈的功夫历害,所以忙说:”呀!我不知道是你在这里教功,真对不起,明天我请客。”第二天,干俊带着徒弟向陈楚材赔礼了事。
又有一次,陈楚材在白仲英家中教功,武举人陈大老听人说陈的功夫很好,一天晚上,陈大老找到白宅,陈楚材正在房里坐在大床上吃旱烟,陈大老邀请陈楚材比功夫,陈楚材不肯和他比,陈大老就去拉陈楚材,陈楚材左手拉着床柱不动,右手在陈大老小肚上一托,陈大老觉得里面一烫,心里一慌,就放了手。回去后半夜里肚痛难受,他听人说陈楚材会点穴,只好半夜坐车来找陈楚材求救,陈楚材叫他躺在床上,用手在小腹部给他摩了几下,陈大老肚不痛了,才知自己的本领比陈楚材还差得多。
另有一次,他从府前桥经过,那时府前桥很高,有一个青年人,看见陈楚材正走上桥,赶上桥去想打他,碰巧有个女人在桥下洗完衣服上来,衣服上面放着一个捶衣木杵,这个青年人顺手把木杵拿来追上去,陈楚材感觉到后面有人赶来,青年人用木杆对着陈楚材背上打去,陈把背一弓发了二个劲,木杵倒打回来,正好打在青年头上,陈楚材回转身来,对那青年人说:”不要开玩笑吧!”那个青年人忍着痛,回转身来跑了。
另有一次,大罗山有五个人请他到大罗山教功,送来一份请柬。陈楚材一看是正月十五日,他叫跟他出门的徒弟准备去吃酒,他的徒弟叫张招梅,对陈楚材说:“大罗山很远,山又高,还是不去为好。”陈楚材是个口吃,讲话常拉拉吱吱,大着舌头说:“我………从平阳到温州,已收了两千多份拜师柬,怕什么。”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就和张招梅一同去大罗山收徒吃酒(张招梅为他的贴身徒弟,外出多为陈楚材背行李,其中一个行李袋里放着两干多份拜师柬)。到了那里,厅堂上已摆好酒。请陈楚材到太师椅上就坐。有两个人先上来拉住他的右手,另两个上来拉住左手。陈楚材站起时,另一人对他心部一拳打来,名叫黑虎偷心。嘴里说着:”陈老师,这一手怎样拆。”说时迟,那时快,陈楚材把身向左一偏,甩右腿扫去,把这人打倒在地,同时把肩一滚,用滚手把捆着双手的四人一起打倒在地。五人起来后,都跪在地上拜他为师。
另外,据白仲英先生晚年对我说,他活到80多岁,与练铜钟气功是有一定作用的,并谈及他已写了一篇陈楚材传记,内容大约是:陈楚材在他家教功时住在厢房里,晚上在住处点香插在地上,并叫他用红纸写一张敬神的字,睡前在房里练功,但不点灯。晚上睡在长凳上,不睡床上。爱吃鸡蛋、豆腐、吸旱烟。他装烟总把烟灰染在手指上,给他按摩时长衫胸腹部每天都染上黄黑色的烟灰。
陈楚材先生在温州时每年回瑞安很少,他的妻子也很有功夫,与陈楚材只生了一个女儿。
「铜 钟 功 —— 定 劲」
铜钟气功,原名“铜钟功”,又名“定劲”。属少林小八卦内功的第一步基本功。
少林小八卦内功,属少林拳法中的蛇法。相传少林有龙、蛇、鹤、虎、豹等五种功法,且有龙练神、蛇练气、鹤练精、虎练骨、豹练力之说。少林小八卦内功即其中的蛇法,是一种”内功柔术”,俗称”软法”。共有铜钟劲、一字劲、八字劲、分力法、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洗肩、四门走马、小八卦拳等十步功法。前三步是静功,以下是动功,是一套动静相结合的功法。
铜钟劲(即铜钟式气功)是第一步基本功,而且铜钟劲对治疗各类型馒性疾病很有疗效。
一字劲和八字劲是马步功,是练马步根基坚固。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很有疗效。如在临睡前练一字劲和八字劲,效果更好。
分力法是练横力和直力,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是内功柔术练功夫的用手,洗肩是练肩关节灵活。它是花交手、单手、阴阳手的辅助功,能使气血劲力容易到达指尖,以便运气发劲。对肩、肘、腕关节炎有防治作用,特别是肩周炎。
这五个动作,可以单练,也可以连接起来连贯练。四门走马是进一步练马步灵活,手法精捷。
最后才可练小八卦拳法。
它的分步锻炼是为了运动量渐渐增强,前一步为后一步的基础,逐步深入,逐步巩固,求渐进而不求速效,尚柔而不尚刚,用意气而不用力。
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种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应身体衰弱而需要体育锻炼的人们锻炼身体。
它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能练就功夫。
铜钟气功的功法功理是根据”八卦”的原理而创制的,是用”无极变太极”、”太极变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定方位和安排布局的气功拳术。
由于是”内功柔术”,练时无须用力,所以无论男女老少,有病无病都可以练。有病可治病,无病可健身,达到防病治病,强身自卫,益智健美,延年益寿之目的。
「关于拳法中的蛇法问题」
蛇练气,蛇遇到打击时,会把气充实到全身来抵抗打击。蛇在不动时很静,在行动时柔而有劲。它在与鸟雀斗争时,应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战术来战胜鸟雀。
铜钟气功第一步基本功(静功)就是要练得象蛇一样,能把内气充实到全身,遇到打击时能发劲还击。而在练动功时要柔而有劲,要把身躯的内劲贯通四肢透三关到指尖(就是肩、臂、手指、腿、脚、足趾)。把两手当作蛇头,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作蛇咀的上腭,食指和大拇指为下腭。练功和应用时,手运至平肩,与身成90°;指尖微寓起意,主发劲,是实手,成为蛇口状;另一手平脐,与身成45°,为助劲,是虚手,为蛇尾。两手变动时,则另一手为蛇头。所以把两手当作两头蛇。在技击时着重用指尖,因指尖面积小,穿透力比拳掌强。特别是中指和食指(催劲)。常用于点穴运气治病,但功夫主要靠长期坚持磨练,才能贯通三关达指尖。应用时才能有得心应手的妙技。
「练 习 之 四 大 要」
1.学拳之式,如习射然惟射则拘其手、拳则放之(手指伸直象打太极拳一样)。两手向下,拳腕横竖,出力同而用法略异,拳之初步要聚精会神于指下着意(意顾指尖)一落呆相则机滞不通,其力便有限量,马步木然。总而言之,第一关头须认得磨练二字,若徒贪多,则心烦意乱(花样不要多),用功虽欠,毫无得力。至定劲面壁之功,则要坚持有恒,不可时作时辍也。
2.习拳全仗精神气,精不凝则神不聚,神不聚则气不固。一堂学习,俱受师传,而或劣或优,有霄壤之别,其故何在,一则气旺神聚,一则气馁神散。学者苟知精气神三宝而直养无害,其于拳术虽未遽优,然于学习之方思过半矣。
3.习拳每须早站静室中,外屏诸缘,内息诸妄,收视返听,调匀鼻息,舌舔上腭,四肢不动。使眼、耳、舌、鼻、身之五识,俱返其根(丹田),魂魄精神各安其舍(心定),行往坐卧念念不忘运用,施为惺惺不昧,而后其技乃有进境。
4.习拳必先运气,运气之初自命门达肢体,由膂使臂,由臂使指,若逆行之则气不归丹田,艺何由进,故一节偶动,则全身力至,如气球走马一般,中有热力转旋,撤上撤下任外界之千摇万动,其主宰仍自如,惟其中具二气之其既胎息之旋、发挥之复策之以精进、持之以果毅,愈久愈熟愈灵,灵则四肢百骸自然听命于心,心之所至,气亦至焉,其神化不可以方物,其力量不可以计数。
【功法——铜钟功的十大功法】
「铜 钟 劲」
1.姿势
正身站立,两脚八字分开,脚跟宽与肩平,头颈端正,意如顶天,目光平视,眼神不动,两肩松沉,两手臂向两侧分开,手距身约尺许(约与身成45°),手掌向下微向后,手心如抑物状,大拇指与食指分开,余三指稍并,成蛇口状。
立身中正,脊梁竖直,不要左偏右斜,不要前俯后仰.不要耸户弓背,不要挺胸突肚,尾闾内收,屁股不要突出,两腿自然伸直,膝挺直不屈,但不可用力。
脚底前后及址趾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铜钟劲的姿势只有一个站式,没有坐卧及其他姿势,在病员练功时,如体弱病重者,初学练功时,两手臂分开少些,手指下垂。不用手指分劲练法。
2.呼吸和意念
姿势摆好后,肌肉放松,思想集中,平心养气,静虑凝神。
第一步,自然腹式呼吸法(即顺呼吸法)。初学练功的人,先以自然呼吸着手,即呼吸象平时一样,但须稍有意识,使呼吸匀,细渐长意守下丹田(即脐下小腹部)。
如体弱病重者,呼吸短促可先守中丹田(即脐上中腹部),随着练功进度,渐渐向下延伸,逐渐练成自然腹式呼吸。在吸气时,下腹部缓缓向外膨突达到下腹部丹田有内气充实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并随着练功的进度,逐渐适当延长吸气,但不可勉强吸得太深,要循序渐进,要留有余地,使转呼气时不至迫切。要求做到细渐长,自然而有规律。
这种呼吸方法,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吸气时间比呼气时间较长,但气体交换是相等的。
这种呼吸方法适用于初学气功者及体弱有病的人,也适用于中老年人,并作为进一步练逆型腹式呼吸的基础。
逆呼吸与自然腹式呼吸法相反。它要在呼气时脐下小腹部缓缓外突随意念由头顶至山根(鼻)经玉池(舌下)由胸前任脉运入丹田。达到脐下小腹部腹部丹田有内气充实的感觉,并随着练功的进度,逐渐适当延使内气在丹田聚集起来,以培育丹田内气,丹田内气充实后会自会阴(即所谓气按丹田)。转吸气时,脐下小腹部自然回松,内气由丹田向命门贴背脊沿督脉缓缓上升,同时微微提肛,含胸拨背,神贯于顶,即所谓:“神贯元首”。
这种呼吸方法,呼气是主动的(即意识支配呼气)。吸气是被动的(吸气任其自然),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较长,但气体的交换也是相等的,又称谓“长呼短吸法”。它是练铜钟式气功的主要呼吸法。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内气,为贯通任肪、督脉及下一步运气入四肢打好基础。
第三步,运气入四肢,有了第二步”气按丹田”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基础,才可以练第三步,达到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掌含抑力,意顾指尖,四指落地,六指朝天(又称运八卦)。
其方法以意领气,即在气丹田的呼吸动作时,丹田内气继续向下延伸,至会阴后,经两脚后外侧至脚趾涌泉及脚跟(到脚时,脚底及十趾如粘吸在地上),即所谓“下至于踵”;并同时在呼气经胸时,由(中府云门)分向两臂,经臂内侧到掌心(劳宫)达十指指尖。同时注意中指与食指分开(到掌心时,掌心象抑住东西、指尖如有气向外放射),即所谓掌含抑力,意顾指尖,并注意大拇指和食指与余三指分开,大拇指与食指意向下落与脚趾取得联系,即所谓四指落地。
转吸气时,即在神贯元首吸气动作时,小腹部回松自然内收,丹田内气向命门贴背脊沿督脉缓缓上升。同时微微提肛,含胸拨背,引足趾及脚底涌泉内气经两腿内侧入腹与丹田向命门之气汇同上升,同时手指内气由手背经臂外侧至肩,达颈到大椎与督脉上行内气汇同上面至头顶(百会)。即所谓“六指朝天,上至于顶”。
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础,内气已能随意在周身运行,循环不息,由于注意了内气运行的方法,注意力自然集中,无需用其他方法帮助人静,就能达到自然人静。
第四步,“畅胸实腹、坚托铜钟”。
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础,内气已能在周身随意运行,再进一步,练到“畅胸实腹、坚托铜钟”。
其方法:无论自然呼吸或逆呼吸,也不管呼气或吸气,内气都要充实到丹田,使下腹部丹田自然沉突,达到实腹,而且还要在呼吸时胸部保持自然舒畅,这就叫“畅胸实腹”。
以上功法,经过长期坚持锻炼,内气由丹田缓缓向两胁软腰前后充实,使章门、期门两穴关闭,然后上腹部胸窝部,凡是软的地方,都能有内气充实,全身各处都能发劲达到身体内外,坚若铜钟,这就称谓“铜钟劲”。
上面所谈“气贯丹田”是吸气时下腹部外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气按丹田”是逆呼吸,是在呼气时下腹外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这两种呼吸方法及第三步运气入四肢方法,如难以形成时,可用以下辅助方法帮助形成。
(l)“气贯丹田”,把两手按在肚脐两旁,随着呼气轻轻向内按,使腹部内收,转吸气时腹部就自然外突,这样反复练习几次,”气贯丹田”就会较快形成。
(2)“气按丹田”的辅助方法:把口缓缓尽量张大,不要用意吸气,空气会自然进入肺内的,随着张口时下腹部向内收缩,然后闭口呼气,小腹就自然外突,内气就会自然沉到丹田,反复练习几次,“气按丹田”就会较快形成。
(3)运气入四肢的辅助方法:即在缓缓把口尽量张大时,脑子里默念“ 哼”字,仍不要用意吸气,手指及手掌,脚趾及足掌随着下腹部内收动作,内气自然缓缓上升至头顶,然后呼气,脑子里默念“哈”字,口微开,由口呼气(不发声音),这时随着腹部外突,内气会自然运入四肢,到达手心、手指、足心、足指。
3.呼吸出入以口、鼻的问题
初步练功,练功开始时,先以鼻吸口呼,称谓“鼻吸天地清气、口吐肠胃浊”。如此七次,然后鼻吸鼻呼,收功时亦以鼻吸口呼。第二步:逆呼吸,鼻吸鼻呼也可,鼻吸口呼,但用口呼气时,嘴唇不宜张得太大,如鼻吸鼻呼时,嘴唇亦不要闭得太紧,要求似开非开,似闭非闭的自然状态,总之练铜钟功时,无论采用何种呼吸都会变得自然深长;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都可应用,但都要自然。练时要把注意力放在腹部,口和鼻子只是气体出入的门户,要使气体出入时口鼻好象没有在呼吸。
(l)牙齿不宜咬紧,应稍微离开,保持休息状态时的自然咬间隙,使嘴嚼肌能保持放松,有助于唾液分泌。
(2)舌尖轻抵上腭,但不要舔得太紧,可以舔在上腭牙龈之间,有利于舌下唾液的分泌,但也可以任其自然。
有唾液时应随时咽下,这叫“咽津”,咽下时以意送至丹田,以后唾液咽下时,会听到咕咕咕向下流动的声音,一直自食道到胃里,练气功咽津的好处很大,有滋润咽喉,帮助消化的功效。“咽津”又能提高食欲,冲洗食道,并可使咽喉食道,喷门产生运动等作用。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唾液中不仅有唾液淀粉酶,而且还有脂酶、氧化酶、精氨酸酶、脱水酶等。唾液中的蛋白酶和辅酶能与食物发生聚合作用,因此能帮助消化和提高食欲,还有人认为唾液有防癌作用,它还有内分泌功能。
关于练功时间及次数:每天早晚各练 l一2次,一般为20-30分钟,有时间可适当增加 l一2次。练时要聚精会神,振作精神,坚持有恒,认真练习,马马虎虎是练不出好功夫来的。
病重体弱的人根据情况,不要勉强,要站几分钟就收功,休息几分钟再练,然后根据进度逐渐加长练功时间,有条件最好在医师或教导员指导下练功。
铜钟劲的收功问题。铜钟劲是武术中的气功,一般不会出偏差,在练功时,两臂虽然放松,但里面的肌肉为了维持站功的姿势,仍在不断地收缩,心脏根据需要把血液运到手指足趾,血液带着养料氧气来供应在运动的肌肉及组织,这时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但是因为它是一种静力锻炼,肌肉为了维持这个姿势,必须不断收缩,因为不是节律性的运动,静脉血和淋巴液的流回较忙。在练到一定时间时,手指和脚底就觉得发胀、发麻,象针刺、触电等感觉(练气功时气感),这时就要收功。
先将两手缓缓放下,然后两手交叉向前后运出,右手向前,手心向上,运至平肩;左手向后,手心向下,运至平脐,两手同时翻掌,交叉运行十余次,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加快流回心脏,同时作鼻吸口呼深呼吸十余次,以还氧债,这就是铜钟劲所以要这样收功的理由。
4.铜钟功的内劲和要领
铜钟劲又名“定劲”,定是指姿势站着不动,心要定,劲是由内气而化生的力量,这里称内劲,即里面在练内劲。
铜钟劲的内劲分为:丹田劲下丹田)、顶劲(头上)、踵劲(脚底)(顶劲和踵劲又称乾坤劲)、起劲(中指、无名指、小指)、落劲(大拇指、食指)、抑劲(掌心)、沉劲(肩)、催劲(中、食指)等八股内劲。
它的练法有十三个要领,即:气按丹田、神贯元首、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沉肩笔立、顶天立地、六指朝天、四指落地、掌含抑力、意顾指尖、走神觉耳、呼吸自然、用意(气)不用功,兹将要领解说如下:
(l)气按丹田:逆呼吸呼气动作,即用意把内气按于丹田(练法已详述于上面呼吸功法内)。
(2)神贯元首:转吸气时,内气随着含胸拨背,微微提肛动作,自然升至头顶。
气按丹田,神贯元首是练丹田劲,它是整个功法的总纲,丹田的起伏开合、内气的阴降阳升、前后循环都是随着气按丹田、神贯元首的呼吸动作而产生运动的。
(3)上至于顶:随着神贯元首的吸气动作,内气由脚踵(脚底掌心及十趾)上升至头顶,是练顶功。
(4)下至于踵:随着气按丹田的呼气动作,内气由头顶下达至脚踵,是练踵劲。
(5)沉肩笔立:站着练功时,两肩松沉,不要耸肩,身体要自然伸直,是练沉劲。
(6)顶天立地:顶天是指头要端正,意如顶天,但不可用力硬顶,要求虚灵,是练顶劲,立地是指两脚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是练踵劲。顶劲和踵劲又称乾坤劲。沉肩笔立、顶天立地是指练顶劲和踵劲的姿势外形,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是指内气上、下运行,两者相辅相成,内外相合,上下相随。
(7)六指朝天:六指是两手的中指、无名指、食指,练功时这三指稍并拢,朝天是指随着神贯元首的吸气动作,手指内气由手臂经臂外侧达肩颈到大椎与督脉,内气汇同上面至头顶(这个朝天的“天”是指顶天立地的“天”,即头上),是练起劲。
(8)四指落地:四指是指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这二指分开,并与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开成蛇口状,落地是随着气按丹田的呼气时,内气经胸分向两臂曲池达掌心到指尖时,大拇指和食指意向下落于脚趾(这个落地的”地”是指顶天立地的“地”,即脚下),是练落劲。
(9)掌含抑力:是指掌心好象抑佐东西,可使手心(劳宫)劲力增强,是练抑劲。
(10)意顾指尖:也是在气按丹田呼气时达掌心到指尖,并注意中指和食指分开,指尖里面含有气向外射之意,但不可用力,是练催劲。
六指朝天和四指落地是手指分劲的外形,是左右两手与头上及脚下联系起来组成外八卦的姿势,掌含抑力意顾指尖是左右两手内气运行的内意,也是随着气按丹田和神贯元首的呼吸动作而同时运行的。
(ll)定神觉耳:走神是练眼,觉耳是练耳的听觉。
铜钟功练时要求两眼睁开,目光平视并在对面设一个固定的目标,如在室内练功,可在距离2-3米的墙上划一个固定目标,平视时不是钉佐看目标,而是要对准目标,使站着姿势不易变动,如在室外,有树木可对准树木绿叶,距离远点也可以。
眼神不动,就是不要东张西望,思想不要分散,所谓“含而不放、视而不见”。
觉耳的练法:是要心静耳能觉察各种细微声音。
「一 字 劲 (一字马步功)」
姿势及练法:面向正南,两脚分开一大步,成骑马步,左脚尖向正东,右脚尖向正西,两脚跟向内,马步大小视人身高而定,必须将膝盖对齐脚跟,小腿与地面成垂直,勿使尾闾骨有下陷之意,头颈端正,两肩松沉,颈脊椎自然伸直,勿要挺胸。
初学时,两手指尖搁置桌上,待久练以后,两腿分开渐渐自然,可去其桌,即将两手虎口张开,按叉在两腿腹股沟外面,大拇指向后,余四指在前,练熟后再将两手臂向两侧平举与肩平,手掌向下微向后,指尖略竖与耳平,微寓起意。一字劲是练习马步的基本功,它的两脚尖向正东正西,脚跟向内,分成一字形的马步姿势,难度较高,目的是要把腹股沟韧带练松,使马步行动时灵活稳固,因此要在铜钟劲练熟后才可练一字劲,否则气按不到丹田,呼吸容易急促。
练法:气按丹田、神贯元首,意顾指尖、气浮则止。(气浮则止,即气沉、不下去,呼吸迫切就停止)。
(12)呼吸自然:练铜钟式气功时,无论采用那种呼吸方法,如自然腹式呼吸或逆型腹式呼吸法,都能使呼吸变得自然深长,因此在练功时,呼吸要求自然,不要勉强吸得太深,要留有余地,让转气时不至迫切,以后渐渐达到匀细,缓慢,自然深长。
(13)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是指以上练功要领都要求用意不用力,练静功时,一是意识引导内气运行,二是摆好姿势,做到平宜端正,轻松自然,练动功时以意识引导动作,要轻轻引导,手到终点时,意识要贯注指尖,指端渐渐产生气感,这样才能做到“意气合一”。
5.练功须知
练铜钟式气功,必须树立坚强的信心,要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有恒,因这种气功是求渐进而不求
速效的。练时必须掌握要领,逐步注意内运,不要用拙力,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
要认识“磨练”二宇,因为工夫是一工一工地练出来的,所以叫做功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但也不
要畏难而退。
6.练功效应
(l)练功中途常有两臂上部出现沉重胀痛等感觉,这是练功时内气加强的反应,一般胀痛,可以坚持练功,可以把手放松点,就会减轻胀痛。
(2)练功中途及练好后常有脚底发胀、发热、发麻,有时象针刺,有时象触电,手指也常有这些感应。这是练功有效的反应,放下后活动几分钟就会恢复,但不要用手去摩擦。
(3)收功后两手手掌手指常现红色或紫色,这是练功时运到两手的气血增加的缘故。
(4)练功中途常有放屁和腹鸣。这是胃肠消化增强,浊气下降的关系。
(5)练功时常有下腹部温热、发胀等感觉,这是内气聚集于丹田的关系,是练功有效的反应。
7.练功的注意事项
(l)早上练功前,排净大小便,喝点开水或饮料,如肚饥吃点点心,但不要吃饱。
(2)衣服鞋子要稍宽,不要穿高跟皮鞋练功,裤带不要太紧,如天气冷,衣服要穿暖些,以防受寒。
(3)吃饱后要隔半小时才可练功,饥饿时不要练功。
(4)练功场地要清洁,空气要新鲜,不要在有煤气和有灰尘的地方练功,如在室内应开窗透空气,不要对大风练功,有大雾的天气不要在露天下练功,雷电时不要练功。
(5)练功时如发生恶心,想吐,接着头昏,可以在原地坐下或蹲一会儿就会恢复的,不必顾虑。
8.丹田
丹田的命名是从前道家练功时,说这个地方(指脐下小腹部的下丹田)会练出长生不老的内丹来的,这个地方是出仙丹的田,所以命名为丹田,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这种锻炼的方法确实能使人得到健康和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那么“上丹田”和“中丹田”有什么用处呢?
“上丹田”藏神。
练铜钟气功练功时的神贯元首就是练气化神。
内气升到头顶百会穴时稍微提一提神,这时就用到了“上丹田”。
“中丹田”的用处是:凡是体弱病重呼吸短促的人,初开始练功时,先守中丹田。如果呼吸短促你叫他守下丹田,那就得不到气感,而且会上气不接下气了。
(l)丹田的部位和丹田内气。
丹田的部位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
“上丹田”在头顶的百会穴内,即头上两耳直上的正中。
“中丹田”在心窝部的脑中穴内,即两乳中间。
“下丹田”在脐下三寸的里面。
《中国医学大辞典》说:丹田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它位于膀肮之后直肠之前,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
为任脉督脉冲脉所起之处,又是诸经汇集之所,它是经络的枢纽,是生命动力的源泉,下丹田的部位从外表来说,相当于脐下三寸的里面。
铜钟气功用气按丹田的动作,就是用脐下小腹部里面为丹田,推动内气下行聚集于丹田,以培育丹田之气,为贯通任督打好基础,经过长期坚持锻炼,丹田渐渐产生丹田内劲。这不仅能够防治疾病和益智延寿,而且能练就功夫强身自卫。
所谓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涯无人敌”。
这就是丹田气练成功后,在技击时,丹田气向下一沉,丹田内气化做劲力,运入四肢,由脚底反射到手指,手指发劲时就象炮弹出膛打出去一样有力,而它的劲力的来源是丹田气,丹田气向下沉,好比炮弹发射时的挫力,但是这个动作是由心意气的紧密协调而产生的。
(2)“意守丹田”、“气贯丹田”、“气按丹田”有什么区别?
①“意守丹田”是练功时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使腹部肌肉帮助胸部呼吸,渐渐过渡到“气贯丹田”。
②“气贯丹田”是自然腹式呼吸法的吸气动作,即吸气时,下腹部渐渐向前下膨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意思是说:气由鼻子吸进而贯到丹田。
它的作用是使肺活量逐渐扩大,同时推动腹腔蠕动,改善腹腔内脏气血循环。
②“气按丹田”是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呼气动作,在气呼出时腹部反而向前下方膨突。
意思是气呼出时,用意识把内气按佐于丹田。
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内气,为贯通任脉督脉及运气入四肢打好基础。
练“气贯丹田”是为了肺能多纳气。
练“气按丹田”是为了应用。因为在技击发劲及点穴放外气时,都是应用”气按丹田”的呼气动作的。它也可以应用到各项体育竞赛的基本功。
另外“气按丹田”的练功方法对防治疾病、保健强身都有很大的好处。
「八 字 劲 (八字马步功)」
姿势及练法:面向正南,两脚分开一大步,成八字形马步,膝盖对齐脚跟,小腿与地面成垂直,两手臂向两侧平举与肩平,手掌向下微向后,指尖略竖与耳平,微寓起意;丝毫不可用力;气按丹田、神指尖、气浮则止。 一字劲、八字劲除姿势外;呼吸和内气运行基本与铜钟劲相同,但内气运行的强度比铜钟劲大。
初练时两大腿发胀酸痛,先少练几分钟。以后渐渐增加,练功时间最好晚上睡前练一字劲及八字劲,早上练铜钟劲,练后对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消化不良、足痿无力效果很好,并能透表发汗。它又是以下动功的基础。”中老年人及身体衰弱的人可练八字劲,马步可以高点。不要练一字劲。
铜钟劲;八字劲练功时都是站着不动的,历以统称定劲。分开来讲,是定铜钟劲,定八字劲。但里面都在运动,是随着“气按丹田、神贯元首”的呼吸运动,使“内太极”阴降阳升,丹田起伏开合来带动全身经络和内脏取得: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作用。
姿势的改变,同时使运动量增强。而这三步静功的功法原理都是“外八卦、内太极”、“外静内动”。
「分 力 法 (即直力、横力法)」
姿势及练法:八字劲大马步。
动作:两手分开与肩平,掌心微向外,即定八字劲姿式;两手掌心向下渐合至腿力,然后将掌心翻转向上,臂伸直向前平举,掌与肩齐,略寓捺意,再将手掌心反转,轻轻垂下至腿边,手背向上。掌心向下,虎口略斜向上,然后分开向左右举至肩平,指尖略竖与耳平,即还原八字劲姿式,反复运行,气浮而止。
「阴 阳 手」
预备姿势与动作及练法:面向正南,站铜钟劲姿势,先须平心养气、静虑宁神,然后左足向左踏出一大步,成丁八字马步,两手同时向左运同,左手手心向下微向左运至肩平,指尖略竖,是为阴手,右手手心向上微向前,运至脐平,是为阳手。
转向右方时,先将重心移到右脚,左脚尖翘起,以脚跟为轴将左脚尖转向左前方,然后将重心移左脚,右脚尖翘起,将右脚尖在转脚的同时,两手自左向下而上,划一半圆形,此时右手为阴手,左手为阳手。身眼步须随之而转,式与左方相同。
「单 手」
预备姿势与步法均与阴阳手相同。
动作:左脚向左方踏出一大步成丁八字马步,两手向内抱起至胸前,成十字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两手同时向下向两侧分开慢慢过出,左手向左运至肩平,提尖略竖与耳平;右手手心也向下同时向右运至脐平。在两手分开的同时,眼视左手指尖。
然后转向右方,两手再向内抱起至胸前成十字形(右内左外),两手掌向下内两侧分开慢慢运出,右手运至肩平,指尖略竖与耳平,左手向左后运至脐平。
在两手分开的同时,左脚尖转向左前方;右脚尖转向右方,身眼步同时转向右方,眼视右手提尖,反复运行,气浮而止。
「花 交 手」
预备姿势及步法均与阴阳手相同。
动作:左足向左踏出成丁八字形大马步,同时两手臂交叉向前后运出,右手向前,手心向上,运至肩平,左手向手,手心向下,运至脐平,运到时两手即同时翻掌,左手向前,运至肩平,右手向后,运至脐平,反复行之,气浮为止。(运至肩是与身成90°,运至脐平是与身成45°。两手象走路时一样。慢慢运动,呼吸即铜钟劲第二步吸法。五个动作都是逆呼吸意念,在掌心与指尖)。
「洗 肩 法」
预备姿势:丁八字形大马步。
动作:右手向右伸出与肩平,手心向上微向左,手向内平划一圈,曲肘收到胸前手心向内至肩膀时,手心转向下微侧手至胸前平屈时,即向下伸,左右手交换行之,行时须腰随脊转,眼随手转,腰与肩须轻松,切勿板滞,气浮则止。
洗肩的作用,把肩关节韧带洗松,使之灵活,便以运气到达指尖。
对肩周炎有特效,肘腕关节炎都有防治作用。
「四 门 走 马」
预备姿势:面向正南,头正身直,气按丹田,眼神随手转动,两马平排随人大小而定。膝盖对齐足尖。
动作:左足向左踏出一步(脚尖向东),同时右腿跟随一步(脚尖向西南),两手自下而上按顺时针方向转一圈,再同时向左运了,左手心向下与肩平,指尖微寓起意,右手手心斜向上与脐平,臂伸向东南方,式为平马;接着左脚向北退半步(脚尖向东北),右脚向南进一步(脚尖向南)。同时左脚跟随一步,在转步的同时,两手自左上向下按逆时针方向转一圈,再同时向右运出,方法同前,右手与魔乎,左手与肪平,眼神随手转动,如此按方向周而复始四面旋转,进退行之,气浮而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