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92|回復: 5

[国学教育心得] 重返傳統經典誦讀國學教育-糾正中國失敗的小學語文教育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1-8 13: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关键词:經典誦讀 國學教育 傳統經典教育 傳統教育
原题 小学教育的误区——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节选)黄光华

前 言:  彻底失败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可时至今日,由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彻底失败,绝大多数的华夏儿女已不知如何继承中华祖先留下来的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

从小学开始至大学毕业,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用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来教学生学习母语,却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不要说达到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目的。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极其低下,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许多大学毕业生写的文章错字连篇,文句不通,走向社会之后茫然无绪,不知路在何方。

1978年3月,中国语言学大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不无感慨地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教学中两个切近的问题》)。

吕叔湘先生是在二十多年前说这番话的,这二十多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又有多大的改观呢?

1988年国家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1987年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取得的1000多万个数据显示,大多数被测学生的成绩处于中下水平,阅读、写作不及格的有近60%。阅读、写作、听力、说话与朗读四项测试,每项的总平均分均在及格以下。

1995年《人民日报》以《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为标题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996年,以重视人文教育而备受称道的华中理工大学,对全校新生进行了首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在这次稍稍高于中学语文水平程度的测试中,全校所有的95级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新生,达到及格线最多的是本科生,也仅有60%,最少的是博士生,只有30%的人达到了及格线。

1997年北师大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语文入学检测,原计划得分在80分以上的(满分100),可以免修大学语文,不料一千多名新生中,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仅有六七人,无奈之下,学校决定,全部都要修大学语文。

在1997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节目中,有老师说,小学语文教学无效劳动占50%,更有老师更正说,不是50%,而是四分之三。

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的“少、慢、差、费”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不断下降的严峻现实,引起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忧虑和关注,1997年11月,《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组“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参加人数之众,发表文章之繁,关注媒体之多,影响之巨,均为历次语文教育讨论所罕见,并由此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才有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上述两段文字对中国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目的重新作出了正确的定义,即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们分别出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大纲和新课标)。

新大纲和新课标的制定,标志着误入歧途数十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开始朝着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回归。新课标还第一次提出了“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的理念,要求小学一、二年的识字量要从原来的1250个提高到1800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语文教育的改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改革彻底失败的中国教育,首先必须改变彻底失败的中国语文教育,而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育和阅读教育观念的严重错误。

 樓主|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1-8 13:3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育之识字篇

“识字难”成为困扰教育界几十年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是与错误的识字观念和识字方法占据主流教育地位分不开的。

几十年来,错误的识字观念和识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是对学前儿童开始进行识字教育时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其实汉字是象形文字,它的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它是从原始图画演变成图形,又从不规则图形线条演变成现在的横、竖、撇、捺、折五种规范的笔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汉字是一种图,学汉字的过程,就是一个识图的过程,学汉字就是要记住这种图形。初学识字时采用看图识字的方法反而会干扰儿童对字形的辨认,冲淡儿童对字形的记忆,使儿童产生对图形的依赖性,“看图”才能“识字”,“不看图”就不能“识字”。这也就是许多儿童拿着看图识字卡片看到图形能很快地认出字来,离开了图形就认不出这个字的原因所在。因为原本他只是认得图形,并不认得字形。

2、先学拼音后学识字

建国以后,识字教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造成“识字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初学汉字者必须通过学拼音来识字,学会了拼音就学会了识字,就学会了阅读的观念使小学识字教学效率低下,小学生不会阅读,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

对于初学汉字,理解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要理解拼音的声母、韵母、前、后鼻音、声调等知识是很困难的事情,以前小学在儿童初入学便进行几十课时的拼音教学,等于在儿童尚还混沌的小脑袋里灌进了一盆浆糊,使其萌生读书太苦,语文学习枯燥无味的感觉,学生十多年学习过程如同受刑的感受便发端于此。

拼音识字作为小学识字的主要方法,几十年来在全国形成了强大的习惯势力,儿童必须学了汉语拼音才能学说普通话,才能学识字,不学拼音就会发错音,就学不好普通话,就学不好识字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观点,其实这种观点是很荒谬的。

事实上,儿童时期敏锐的声音模仿能力是上天赋予的本能,儿童在不识字,不会拼音之前学会流利的普通话是很容易的事。普通话的学习关键在于家庭和学校是否有普通话“听”和“说”的环境和氛围,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常教学时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那么儿童通过模仿练习自然而然地就会说出标准的普通话,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地教儿童说普通话,更不需要绕个大圈子通过拼音来学普通话。恐怕没有一个父母在儿童学语时会先教小孩哪个字的音是怎样拼出来的,哪个字是读二声还是四声?儿童普通话的学习是通过耳朵听音,口腔模仿纠正,听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简单之极。

拼音文字和汉字的形成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历史渊源,两者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通过拼音来识字并不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它降低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影响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在中国的语言文字环境里,直接地通过听读模仿来识字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识字方法。学生在听老师读、跟着老师读的过程中,通过耳听、眼看、手指、脑记,把字音和字形对应起来认字,是最基本的认字方法。

儿童学习汉字完全可以丢掉拼音,一个拼音不学也可以轻松地完成小学所有常用汉字的学习,进而学会阅读。学会拼音对于纠正方言以及儿童在课外大量阅读时独立学习生字有一定的用处,但决不等于学会了拼音才能学习普通话,才能识字,更不等于会拼音就会普通话,就会识字、就会阅读。儿童就是一辈子不学拼音,也不会影响他学会汉字,学会普通话,学会阅读。事实证明,不先学汉语拼音,并不妨碍儿童学说普通话,也不影响儿童识字阅读。

小学的拼音教学完全可以安排在儿童掌握了二、三千汉字,普通话说得较流利,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之后再进行。当儿童能够识字阅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之后再来学拼音,有利于正音和继续提高,儿童学起来也会感到很轻松,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能大大节省。因为这时候儿童的大脑里已经有了大量的汉字字形和字音,这时候学拼音,儿童很容易将拼音与汉字产生对应和联想,所以学起来自然容易理解掌握,老师也不用教得这么辛苦。只是几十年来形成的“看拼音识汉字”的观念在绝大多数老师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新大纲和新课标虽然已经取消了“拼音是帮助阅读的有效工具”这一表述,认为仅仅学会拼音对阅读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并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要求先学一百多个汉字,再学拼音,但“不学拼音就不能学识字就不会说普通话,学会了拼音就学会了识字,学会了普通话,学会了阅读”这类错误的观念还是顽固地扎根于绝大多数老师的大脑里,成为现今小学识字教学的主要模式,严重影响了小学识字教学的速度和效率,使儿童无法尽早进入阅读,障碍了儿童的智力发展。

3、识字要先易后难,只学儿童常用的汉字

以前在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时,总是强调要与儿童的生活贴近,教他们在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而不超出他们知识范围的内容。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毕竟儿童的接触范围是非常狭窄的,说到底就只是动物类、蔬菜水果类、起居生活类,并且也只是这些类别中很少一部分内容。而字的内容就太广了,就名词来说就有疾病类的、生理类的、哲学类的,化学类的,天文类的、地理类的,这些都是人一生中常用的字,而识字的最终目的恰恰是为了让儿童学习他们不知道的知识。如果我们对儿童的识字教育总是因强调贴近儿童生活而只局限于他们的知识范围,那么我们的识字教育就永远落后于儿童的智力发展,那么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很难得到快速提高,让儿童提前阅读的目标也就永远无法实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儿童眼里,任何一个字都只是一个符号,不管这个字是简单还是复杂,基本上不存在先学后学,先易后难的问题。“难”和“易”是成人对字的理解,这是因为汉字在成人眼里不仅是一个符号,而且还是一个代表着特定意义的符号。正因为这一点,才使我们对汉字产生难理解和易理解的概念。对儿童来说,写字有简繁,但识字无难易。任何字对幼儿来说都是一个符号,一个图形,他只要认得这个图就识得这个字,至于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并不重要,意义是随着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阅读程度的加深而逐渐理解的。

4、随文分散识字法和“读、写、讲、用”四会

目前小学识字教育没有专门的识字课程,没有专门的识字教材,没有专门的识字老师,几十年一贯所采用的是随文分散识字法,即把生字分散在课文中,把阅读教材作为识字教材。随文分散识字法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和“读、写、讲、用”同步教学法(也叫四会法,即要求学生在识字时要同时做到能够正确地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会应用)后来被教育部写在教学大纲上,形成了我国几十年来的识字教育模式,成为小学识字教育的主流方法。

实际上随文分散识字法在我国传统的识字教育的历史上一直不是主流的识字方法,因为它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在随课文识字的同时,丢掉了集中识字,使识字的速度慢得令人无法忍受。小学十二册语文课本中的2540个常用汉字散落在30多万字的课文中,学生学习生字犹如沙里淘金。因为生字学得慢,所以阅读也上不去。除了拼音识字法外,随文分散识字法和“读、写、讲、用”四会混教,同步完成的观念是造成几十年来“识字难”的关键原因。

儿童识字必须“读、写、讲、用”四会的观念实际上违背了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学习汉字最终必须做到“读、写、讲、用”四会是正确的,但一次将“读、写、讲、用”四个部分同步完成则是错误的。因为从生理上说,儿童对汉字的认知规律,第一是听觉能力的发展(听音)1—3岁,第二是视觉能力的发展(辨形)4—6岁;第三是协调能力的发展(写字)7—13岁;而抽象能力的发展(学义)则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在25岁以前。

单从认字来说,学前及低年级的儿童的认字能力已经很强了,但是写字用字则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认字大体是靠记忆力,写字和应用则需要很强的理解力。本来,低年级的理解力弱,应着重认字,少要求书写及应用。字会认了便可阅读,阅读时不明白也没有关系,读得多了,理解力自然会提高,也就会写会用了。但是我们现在主流教育的识字方法是形、音、义、写混教,要求每教一个字就要会写这个字,就要会用这个字,才算学会。实际上这是强人所难,所以老师教得吃力,儿童也学得痛苦,却老半天教不好一个字。所以小学识字教学没有效率,儿童“识字难”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

识字教学中要求认、写同步违背了汉字的成字规律,只能以牺牲识字速度为代价而使识字教育误入歧途。汉字中的大多数字都是由一个以上的字组成,比如“翻”字是由“番”和“羽”两个字(细拆共可拆出一、八、木、口、十、田、日、番、习、米、羽十一个字)组成,“的”字可以拆成“白、勺、一、日、口”五个字。汉字是整体性的东西,还真难找到几个不是由其它字组成的汉字,越复杂的字越是这样,它实际上并不难认也不难写。儿童认识的汉字越多,他看原来的字就越简单,写正确的能力就越强。初学认字的儿童写“翻”字要瞪大眼睛数笔画,而识字多的儿童却能轻而易举地把“翻”字分解成若干不同的汉字,这样写越来就轻松容易得多。新大纲和新课标虽然提出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要改进识字方法,要做到读写分开,1—2年级的学生要多认少写,并明确指出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汉字知识,是用来帮助识字、写字和查字典的,不应列入考试的范围。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老师仍旧把大量写字看成是小学识字教育的法宝,恨不得所有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写字,并且还要写得快,因此对学生进行超出儿童生理极限的高强度的写字训练,实在是残害儿童。

由于识字教育落后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出现了许多很不正常的现象,比如,它造成了小学生不能阅读,不会阅读,不能自学,出现小学生考数学由老师读题,造成了“课业负担过重”,最后还导致了小学四年级和初二年级的学习分化,这一切都是“识字太慢太少”惹的祸。而“识字太慢太少”,又跟错误的识字观念和识字方法占据主流教育地位的现状分不开的。这也就是新课标虽然对儿童识字教育的观念已有所改变,提出了“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的理念,加快了识字速度,增加了识字量,要求小学生提前进入阅读,但儿童识字难、识字慢、阅读晚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改变的根本原因。由于主流教学方法即随文分散识字法没有改变,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识字必须先学拼音,识字必须与写字同步”的观念没有改变,所有学校和教师还是沿用错误的观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育,反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由于识字量的增多造成学生压力加大,负担加重,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使“快速识字、提前阅读”的理念变成了一句空话。

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得原本应该很简单的识字教育复杂化,使得“识字难、阅读晚”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界几十年都难以解决的难题,成为阻碍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顽症。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整个中国语文教育的大倒退,造成大部分中国人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低下。六年的时间用来进行识字教育,既是物力和时间的浪费,更是对儿童生命和创新能力的摧残。中国的识字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解决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识字难”问题,我们就无法实现提前阅读,民族素质、综合国力的提高更是一句空话。这种现状如果继续下去,不仅汉字的生存将面临危机,民族的兴衰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陆定一说:“我查了一本书《唐说荟》,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不少孩子'六岁能文’,六岁能文,我们一个也没有。难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智力退化了吗?为什么戊戌政变后我国第一本语文教科书,第一课有8个字。到了“中华民国”,第一课只有一个“人”了。以后,教育学更发达了,第一课一个字也没有了,只剩下一张画。再往后,前五课都是一张画,到第六课才教一个字。”

陆老的结论是:“汉字并不难,难的是教育的理论体系,实在糟糕。必须冲破这个障碍,提出一套新的办法,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只可惜陆老的这一期望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实现

应该说,新大纲和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育、阅读教育等方面提出的理念是比较科学的,其目标也是很容易实现的。

为什么新大纲和新课标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实现,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大纲和新课标只是提出了好的理念,但与新大纲和新课标配套的小学语文教材还是采用几十年来一贯制的随文分散识字法,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丝毫改变,使得新大纲和新课标提出的关于识字教育、阅读教育的理念缺乏有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支持,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顺利实施。要使“识字难”、“阅读晚”的难题得到解决,仅仅提出好的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从识字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才能使新大纲和新课标的理念得以顺利实施。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小学的识字教育阶段开设专门的识字课程,采用专门的识字教材,彻底改变“读、写、讲、用”一次完成的教学模式,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采用“读、写、讲、用”分段教学的方法,先认读,再写字、讲义。

实际教学证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多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即可轻松学完小学六年的识字量(2500—3000个),在识字过程中学会标准的普通话,并在诵读能力上得到有效锻炼,。在这一阶段,主要以识字和诵读为主,拼音一定不教,写字也基本不教。在学生认完2500——3000个汉字之后,开始进行大量的背诵阅读训练,以具有人文精神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充分刺激学生的语言器官,用古今中外的各种深刻、优美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持续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小学的拼音教学和写字教学,都可以放在小学二年级以后进行,特别是拼音教学还可延迟到三年级进行,也不会对儿童的学习造成任何障碍。由于学生的识字水平和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原来让学生望而生畏的拼音教学和写字教学实施起来会变得轻松,效果也会好得多。

大量的实验教学证明,“汉字难教,汉字难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汉字其实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容易学的语言。我们只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在小学识字教育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错误方法,采用我们祖先发明的后人改进的并经实验证明行之有效的韵语集中识字教材,并辅之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小学“识字难”的难题是可以轻松解决的,所有的儿童都可以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进入自由阅读的境界。

 樓主|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1-8 13:40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育之阅读篇

识字教育的改革,为阅读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识字是为阅读服务的,完成了识字教育,只是小学语文改革的一个方面。如果不能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错误的阅读教育观念和方法进行改革,那么快速识字就没有任何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就永远无法实现。

二、小学阅读教育存在的误区

中国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育和阅读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严重错误。前面我们已经剖析了小学识字难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下面我们再来剖析一下目前小学阅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错误的观念,以正本清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我国的语文教育从上个世纪初期政府废除经典教育,倡导白话文运动开始,就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把中国的落后挨打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的语文教育也抛弃祖先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走上了盲目学习西方各种语文教育方法的歧路,以至于越走越远,并祸延至今。

几十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存在的观念和方法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阅读教育错过了儿童最佳教育时机

生理学告诉我们:成人的大脑约1500克,婴儿出生时大脑约350克,两岁左右就发育到1000克,13岁之前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儿童学习的最佳期。这一时期是儿童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背诵记忆是这一时期儿童最自然的学习方法。大脑发育一旦完成,形象记忆的效率就非常低下,学习同样的内容就要多花6—7倍的时间。心理学还证明,六岁左右的儿童,其口头语言与成人已很接近。他们迫切需要比口语更加严谨,更加简洁,更富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的学习,从而进一步锤炼口头语言,并使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深化性得到加强。

对儿童进行阅读教育的最佳教育时机是5—13岁,13岁以前是儿童的最佳培养教育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对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根基,就能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德智双修的有用人才。

小学阶段是儿童进行诵读训练的最佳时期,而且越早越好。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诵读训练,可以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从小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高度感悟能力。因为经典教育所采用的教材在词汇方面是大量的,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浓缩的,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随着儿童阅读程度的逐渐加深,理解能力也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儿童阅读能力的增加。儿童的阅读能力越强,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带来儿童整体学习能力的飞速提升,进而为学好其它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五六岁的儿童就能开始阅读文章,那么他在小学六年除了能背诵十万字以上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还可阅读几千万字的课外读物,是新大纲和新课标的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文章多了,还怕不解字意,不会作文吗?

由于小学识字教育的滞后,使原本在小学一年级就能完成的识字教育要拖延到小学六年级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小学生必须用六年的时间才能学会2500—3000汉字,才能进入自由阅读的境界,只在那时大部分的儿童已经错过了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以致于大多数的学生进入初中仍然没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对阅读不再有兴趣,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最后变成了无君子之风,心灵苍白的应试木偶。

2、阅读教育浪费了最佳教育材料

目前学校所采用的教材在内容上是小容量的、不生动的、无趣的,很难给儿童带来很多惊奇感而产生参与的愿望。翻开几十年的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缺点是浅白、量少。几十万字的教材中小猫小狗的内容太多,而智慧含量高、深刻优美的经典内容太少。不客气地说,以前我们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除了最终学了2000多个汉字,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实际上在小学阶段让儿童背诵、阅读大量深刻优美的经典文章,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养成。因为经典的教化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优美的辞藻,还有其中的人文精神。经典中的这种精神渗透到血液里,深入到骨髓中,最后在心中生根发芽,对儿童的一生都将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进行得越早,对儿童影响越大。儿童时期受到过真善美的熏陶和感动的心灵,永远是社会的积极因素。同时,人文情怀本身就是语文能力不可分割的一个方面,它能使人看问题多一个角度,多一分智慧,多一分豁达,多一分敏感,多一分正气,多一分悲天悯人的情怀,因而使人的言辞和文笔言之有物,气韵生动。古人常用“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评价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可是我们小学的阅读教育由于浪费了最佳的教育材料,使得大多数的小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六年还是胸无点墨,大脑空空,看不到丝毫“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这实在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虽然新大纲和新课标要求增加经典诗文教学的分量,并列出了课外必须诵读的优秀诗文的推荐篇目,但由于大部分的老师自身在这方面的修养就很差,再加上课堂内的教学已经搞得老师焦头烂额,那还有时间去关注课外,所以推荐的优秀诗文的诵读要求最后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3、阅读教育的方法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自五四后,西方“科学的东西”大量引入到中国,引入到语文教育之中,不仅仅是西方语法学、写作学、阅读学等“知识”的进入,而且是整个西方化的、所谓科学的教材“编写体例”的进入、西方化的“教材讲授方式”的进入。因此中国语文教育出现了区别于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奇观,就是出现了“讲深讲透”、“析细析微”的现象,甚至在小学里,一篇《登鹳雀楼》也能洋洋洒洒分析内容20分钟(张志公语)。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不符合语文的学科性质的。语文、音乐、美术是人文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是科学学科。人文学科的特点是整体性、混沌性,讲究积累、涵泳、感悟,科学学科的特点是层级性、系统性,讲究严密、逻辑、推理。科学学科必须从底层逐级学起,断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进一步的发展。而人文学科可以一开始就让儿童诵读大量的经典作品,耳濡目染以达到熏陶之功。

中国传统的阅读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背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已心,如出于已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内在的知识和情感。中国几千年来的历代文人学者都是从背诵经典开始奠定了一生的成就,远的不说,近代的大家胡适、鲁迅、巴金、茅盾、钱钟书等都曾在儿童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著作,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阅读教育却背离了中国的优秀传统,采用了西方科学主义的方法,走的是理科化的路子,讲解过多而背诵太少。在课堂上,老师对一篇课文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进行细致地拆解、深入地鉴赏、精心地把玩、反复地历练,以此来达到让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目的。看起来时间花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板书设计很精致,课堂讨论很热闹,但是由于阅读教育的实质--语言材料对语言器官的刺激量微乎其微,所以最后不但没有达到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反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望而生畏,最终出现从小学到中学用2700课时学习自己的母语仍过不了关的咄咄怪事。

小学阅读教育改革思路

要解决小学阅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就必须彻底改变小学阅读教育中的错误观念和方法,朝着语文教育的正确轨道回归。

其实要解决“阅读难”的办法很简单,即抓住儿童最佳教育时机,大量背诵和阅读各种经典。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就说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八十年代,叶圣陶进而指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国学大师南怀谨也说:“从儿童时期开始诵读历史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被称为经典呢?简言之,经典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表现形式有哲学、伦理、文学等,它能流传至今,体现了其内在的精髓和魅力。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仁者爱人”的伦理;“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的教导;“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文思想;“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亲和;“民贵君轻”的政治理想;“无为无不为”的辨证思想;“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和谐自然观;“风、雅、颂、赋、比、兴”的诗性智慧等。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无数先辈们用他们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奋斗和高度智慧的创造铸就的,它在历史的演进中代代相传,不断积累、发展。而文化经典正是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在我们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大量文化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各部,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精华的结晶。正是通过这些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可以说,没有文化经典就不会有我们民族精神的积累和传承、发展。

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而不衰,是因为其中包含有一种诚恳的人性,能够进入到心灵深处,提高人作为“人”的内在品德。这些经典本身就是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它可以涵养性情,增长智慧,提升眼界,增进道德勇气。熟读这些有高度智慧的书,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理性,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较为全面而合理的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有“天地之大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与时俱进之道。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这里有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凡有成就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远大、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人。

我们国家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片面强调竞争、一味追求个性和创新;再就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忽视人格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竞争是必要的,但合作、互助、宽容、理解、平等和爱心更重要,这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在儿童时期开展经典诵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忽视传统经典教育,已然造成中国人道德水准的普遍下降

从五四运动开始的近百年来,中国的教育重科学教育而忽视传统的经典教育,使得至今数代中国人的整体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急剧下降,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能力阅读文言文,对中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宝贵的文化精华不能吸收,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承继的一个巨大的断层,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没有文化根基,道德观念产生错位的民族。特别是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涵养,面对着巨大的物质诱惑,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蔓延;也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量含有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低级庸俗的资讯通过互联网、电视、游戏室、录像厅、歌舞厅等渠道迅猛传播,也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2、忽视传统经典教育,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趋向功利主义,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甚至是畸形发展。有些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局限于课本知识内,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但作为现代人应有的素质非常贫乏,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少应有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错误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的母语水平低下,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归依,理想不敢坚持,君子之风渐行渐远。学生只看重自己的学习成绩,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犯罪率的增高,犯罪年龄层的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显示了人心的极度空虚,人生方向感彻底的失落,这其实是中国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人格培养所造成的直接恶果。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继的断层,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使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如焚。

1995年3月,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的关键时刻的警钟。

《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

《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3、“经典诵读”教育是提高儿童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快速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因为成绩的好坏,往往不只是取决于儿童学习的努力程度,而是还取决于他的理解能力的高低。要提升儿童的理解能力,经典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诵读经典可以促进阅读的发展,多读好书可以拓展儿童的视野,取别人的精华为其所用。书读多了,很自然地知识面就广了,知识面一广,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然就强。儿童喜欢异想天开,读书多了,还可以激发他的创新创造能力。由此,儿童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儿童读教科书还会难吗?还用担心考试成绩不好吗?

新大纲和新课标规定了必须诵读的大量经典诗文及中学的文言文学习的比例的大幅提高,预示着我国的语文教育将向“经典诵读”教育转变。儿童现在不读经典,将来也得读!不同的是,儿童时期读这些经典是很轻松的、很快乐、很自然的,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就把经典背会了!如果等到将来为了考试再来背这些经典的话,由于小时候很少或是根本没有接触过,学这些东西就会学得很痛苦,而且学过就忘。

4、“经典诵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是21世纪我们国家、民族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1999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但时至今日,许多学校教育并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忽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对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经典诵读”教育对于加强儿童的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经典是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儿童通过口诵心惟,久熏成习,久习成性,气质得到改变,能够从小养成宽容、理解、平等、仁爱、互助等良好品格。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儿童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是要让他们从小感悟中华美文的思想境界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认知能力和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经典诵读”教育可以加快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的步伐。

当然,我们提倡“经典诵读”教育,不能只是对中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简单模仿,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的“经典诵读”教育应该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我们应该以更高远的眼界,更广阔的胸怀,来重新定义“经典诵读”教育。只要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我们都应该学习,这样才能使儿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为网络时代各国文明的广泛交流和深层融合、以及在此背景下人类新文明新文化的创造打下基础,成为学通中外的国际化创造性人才。

易子 發表於 2010-12-23 22: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開元兄的觀點可說是我的心聲。因為現實的情況反應出建國以來的國語教育是存在非常大的問題的,有時候我也看過台灣的國語教育科目還有標準,遠遠比國內的要高。
現在的孩子多半沒有進行真正的啓蒙,然後6年小學 3+3的中學  3-4的大學這樣標準的教育模式,卻遠遠達不到國語教學的目的。在我看來這是忽視了教育的本質問題,是一種倒退。
  諸子百家甚至更早的閒人,在教育的問題研究上遠遠比現在考慮的多,實踐的多。
學國語,在古時候就是啓蒙時的三子經 千字文 百家姓 ,一遍入學前能熟讀背誦這些啓蒙讀物,就基本能認識大部份的文字還有反應出來的社會結構,橫跨整個華夏文明的歷史,歷史重大事件和關鍵人物,能對一個孩子基本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還有民族觀和個人發展的資質由所反應,相反,現在我們都教育了孩子什麽,失敗的家庭教育,失敗的學校標準化教育,使年輕的一代人非要經過痛苦的折磨才能稍微窺探一下人生道理。這不得不說是時代的悲哀。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許許多多的人都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觀望,卻沒有力量去改變社會,畢竟,這樣的代價不是靠個人能承擔的,需要整個國家民族賴承擔.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1-1-4 11:45 | 顯示全部樓層
现代的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常常连人常伦理及礼仪都不懂,更不用说求生本能了,除了呆子脑里的1234及abc真不知道还装着什么
 樓主|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1-3-1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对酒當歌 的文章

先生所言极是,因此还望我们论坛也能倡导营造彬彬有礼的气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