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读〗 4.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 所谓“道冲”即“道盅”。“盅”是《老子》对“道”性质的描述,则特点就是虚而不盈、虚而不淈。至于何为“虚”,在《老子》也是说得比较清楚的:
! D3 H/ ^% H/ l0 Q T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第五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1)无形无状、无色无味。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湛兮似或存”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2)无处不在,无所不存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3)无穷无尽、不淈不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 4)无边无际、延绵不绝。
/ K& I5 ?! r0 a# k: d- \9 o' C8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实际上,根据这一些特征,在现实的世界上最为接近的物质,无非就是气。但是古文气字往往写作“炁”或“氣”。在道家的经典一直沿用这个“炁”字,认为“炁”并不同于“氣”。,此“炁”,不同于彼“氣”,是有原因的。老子认为可以用“氣”描述“道”的外在特征,但是还不足以描述“道”的本质特征。所以《老子》第二十一章指出: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认为和一般的气不同,道之气,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这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道最终生成的万物各各有形态和物征。所谓“种瓜得瓜,种豆种豆”或者“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老子也正是对于这种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规律恰如《老子》第三十四章所言“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在这个规律的背后,正是道在右左。当然进入现代社会,对于有生命的物种,我们进一步知道这是DNA在发挥作用。但老子那种时代则不可能深入到这一点。但是老子认为道虽然虚无,但是却万事万物芸芸而作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生命物种,没有空气就会死亡这一点,想必老子那个时代,对于这一点是相当明确了的。显然老子说的“炁”并非空气简单,“炁”对于天地万物的意义却和空气对于生命的意义是同样的。也就正是这一点,《老子》把“道”和“炁”紧密联系起来。 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炁”字有一个“灬”字底,则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水这一种物质,具备了固态、液态、气态的特征。所谓“炁”恰恰就是水从液态经过加热成为气态的过程。同样水对生命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寓的。在郭店古简中就有《太一生水》一篇。指出“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 所以,可知早期道家往往要么把“水”作为“炁”一种特殊形态,要么把“炁”作为“水”的一种特殊形态,视为同一种物质而已。老子在对于“道”的描述中也经常利用水的特征来取譬: 如: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第四章》 “涣兮其若凌释”、“混兮其若浊”《第十五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第三十二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第七十八章》 不管是“道”作为哪一种形态,按照《老子》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一旦演变为万物的形态,存在万物之中。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是由道来支配的,这种规律就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虽然散布在万物之中,但是仍然以炁(或者水)方式来使万物之间相互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