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读《货殖列传》。0 Q! V$ `$ y: j1 G+ _7 G. n; e8 a
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
# G1 B& F1 s v0 I/ [! `" b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特别重视土地的出产,这就是《系辞下》所谓的“与地之宜”,包括植物和矿物。战国、秦、汉称华山或崤山以西为山西,就是所谓的“关中”,也用来指太行山以西。这里的山西,可能指的是后者。“饶”是丰富的意思。材,就是木材。竹,没有问题。穀,和谷子的“谷”(谷)的音形相近,但穀的左下是禾,谷(谷)的左下多一横。穀也就是楮树,树皮可以造纸。《水浒传》二十四回武大郎绰号“三寸丁谷树皮”,三寸丁用来形容矮,穀树皮皱巴巴的,用来形容丑。纑是山中的野麻,可以用来织布。旄是牦牛的尾巴,可以用作旌旗的装饰。古代左持钺右持旄,用来象征兵权,整肃军威。玉石,有一个本子没有“石”, 大概觉得石不会是宝贝。我以为原文也可能有石,石应该是含玉的矿。玉石就是可以开采的玉和玉矿,有一句成语叫“玉石俱焚”。- y8 r1 o% |9 S/ r1 m. L0 [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 w6 y: b* \ 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就是所谓的“关东”,也用来指太行山以东。这里的山东,也可能指的是后者。多鱼、盐,是因为靠近海。中国 古代产丝,欧洲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产丝之国),根据的是丝的译音。声色就是乐队女子,当时把歌舞的舞女也当成物品,算作某地的特产。电 中常见那些在君王面前跳舞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一队机械性东西。 v* N3 R% g+ W3 R a% `, S
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 m# T& ]& b2 W9 V4 {9 o( u! E$ `' F
楠指楠木,是一种贵重的木材。梓也是一种贵重木材。姜,生姜。桂是一种香料。金、银、铜、铁、锡是五金,金是五金之首,锡是五金之尾。连,裴駰《集解》说 “铅之未炼者”,大概类似于铅矿石。丹沙是炼汞的原料,下文有“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道家通过铅和汞来炼丹,有后来属于化学的外丹,还有属于生物化学 的内丹。犀是犀牛,犀牛角很贵重,现在已禁止交易。玳瑁,一种类似于乌龟的动物。珠玑,珠是圆的,玑是方的。形容某人的文章好,有所谓“字字珠玑”。齿, 象牙。革,皮革,老虎皮、牛皮之类。
! x3 { x- E! M6 c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7 x, b+ @8 g" M+ i2 t 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碣石在今河北乐亭县。也有人认为碣石就是今河北昌黎县西北的碣石山(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册,137页),此地靠近北戴河、秦 皇岛、山海关一带,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应该就是此处。龙门、碣石的北面是草原和牧场,所以多马、牛、羊。旃就是羊毛织成的毡,《长征组歌》所谓“草毯泥毡扎营盘”,形容当时的艰苦环境。裘是皮大衣。筋是做弓箭用的弦,角是号角,在军事上有作用。# J5 s+ l& `: X7 F8 a+ ~$ v% A" M; C
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o, w! N6 i+ F* s) b, C: ^( H
在方圆千里的大山中东一块西一块,像棋子一样,分布着铜矿点和铁矿点。 i2 T2 Q5 Y& [2 D
此其大较也。
: d0 p2 ^1 ]/ g0 p6 k) Z 这就是物产的大略。; E$ O6 O- A* \7 v1 g6 E/ ]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8 r& S o6 F- I: d; i/ k
这些物产都是中国人民喜欢的,吃的穿的都是它,生老病死也脱离不了。所以中国人蛮务实的,没有什么空虚的观念,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奉生送死”,就是生死死,生老病死,靠着它们来维持生命,也靠着它们来埋葬死人。世代代地自然演化,自从有了人就是这样地过,很缓慢、很缓慢地发展。现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里边的事情还是一样,只是多少有些浪漫化了。歌中唱道:“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这里有老中青三代人,老人将来要“送死”,孩子将来要“奉生”,正当年的是小伙儿和姑娘,也就是一男和一女。 小伙儿和姑娘也会成为老人,而孩子也会成为小伙儿和姑娘,就是这样代代相传,没有根本的变化。如果是正常的情形,每一代都有孩子、年轻人和老人,应该把孩子抚养成人,老人要照顾,然后要送死。孔子所谓的“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祖宗崇拜直接从这里来,用着另外有一个神。4 [# |( L7 j# } ]
中国这个词的古今演化,以后还可以详细考察。在这里上下文中蛮明确,就是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这一块地方不太小也不太大,当时在那里生活的人就是中国人民。人和民不同,人表示的是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而民表示的是上层贵族和底层老百姓的区别。国王和老百姓都是人,但老百姓是民,国王不是民,贵族也不是民。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孟子讲“民为贵”(《尽心下》),就是这些最卑贱的人最重要。在英语就是dumb millions,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什么文化。他们的要求很具体,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赚点钱,然后生孩子,然后造子,然后老的送走了,然后小的再出生,就是这样重重复复地过。这就是民的象,带有一点点愚昧的意思,但是不要看不起这些人,社会存在的基础就是他们。
, g* x( _' y$ B1 x: W8 T ? 如果再放一个词在旁边比较,民的意义就显豁了。 民可以通“氓”,区别在于土著曰民,外来曰氓(古书上读méng比较多)。氓就是亡民(nonnaive),也就是一个地区的外来人,住久了以后同化了, 于是成了民。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祖先就是氓,流亡到了萨摩斯。《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这个人认为此地很有吸引 力,主动前来申请居住。一个地区如果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对此一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外来人会带来新的思想,而且做事也比较积极。当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一个地区外来人口比例过高,对当地治安会有所影响。民一般要老实本分一点,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而流亡过来的人是氓,一旦发生了事变可以选择离开。这就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演变中氓会带上一点贬义,出现了流氓之类的词汇。《诗经·卫风》上有一篇《氓》,男主角大概也是一个外来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个外来人,死乞白赖的样子,到女孩子家门口做生意,心里想的是来当毛脚女婿。“抱布贸丝”的布,一般的解释是钱,我想也可能是实物,用布来交换丝,以物易物。这个女孩子一眼就看破他了,他来做生意是假,目的是来和她套近乎。这就是所谓清醒的糊涂,在男女恋爱中经常发生。女孩子一方面非常敏感,一下子看穿了他的用意。但是另一方面她对这个人还是没有看清楚,以后的事情是一场悲剧,这个外来人把她抛弃了。
* ]! N( O# h2 q# o% |) B- V% |5 v “谣俗”就是风俗,这个词我觉得非常好,跟希腊的nomos真是一模一样。nomos可以解释长久以来的民俗,又可以解释法律,又可以解释歌谣,跟“谣俗”真 是天衣无缝地对得起来,怎么会这么贴切。老百姓就是这样一代代过来,谣俗就是风土人情,大家挂在口上的、哼着玩的民间小调,比方说黄土高坡、西北风之类的风谣,关系到那里土地的出产,关系到那里人的生活性情,关系到那里人的自然想法。所以我们唱的那些古代的、甚至现代的歌曲,反映了老百姓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就是所谓的《诗经》,从这里可以窥测人的生活方式乃至命运。而你喜欢的是什么样的音乐,那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像老百姓一直在过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节,这些原来也就是谣俗,把它们确定为法定假日,就是从不成文的法变为成文的法。7 U: U( i, _. w, \( Y1 Y: }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S. v7 z" G' C
“待” 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普通词汇,其实也有哲学意义,就是庄子讨论的有待和无待。人生就是有待的,有局限的,就是被物质困住的。待可以少一点点,像苏格拉底就认为,哲人对生活的要求比一般人低,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没有非要不可的东西(《斐多》64d-e)。但是生活必需品不能没有啊,所以还是一个有局限的人,因为你不可能完全无待。在生意场上有一句话叫喝西北风,如果喝西北风也能生活,就成了庄子《逍遥游》中的理想人物:“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神人近乎于无待,或者待非常少。当然,吸风饮露还是有待,西北风还是不得不喝。
9 q; ?, w3 d. t5 d1 c( Z3 L v “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农是平地的劳动,虞是对山林川泽的开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脱离不了这些物产。《红楼梦》五十三回中有一个乌庄头,过年的时候运来一大堆物品,有一张大单子,那可真是奢华:“……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野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熊掌二十对,鹿舌五十条,柴炭三万斤,……”结果还被主人落下一句话,“这够做什么的?……真真是叫别过年了!”由古及今多少年发展下来,天然的物产被大量消耗了,有一些资源近乎枯竭了。 “工而成之”,这是手工业,好比萨摩斯的雕刻匠。“商而通之”,商做大、小买卖,起流通作用。3 Z0 T* l* d- _+ n
《管子·小匡篇》提出过一个分类, “士农工商,谓之四民”(亦见《国语·齐语》,《谷梁传》成元年)。农和工是两大生产领域,商在两边进行物质交流,把农产品卖到工人那儿,把工业品卖到农民那儿。此外还有一个士,也就是读书人,在其中进行信息交流。《史记》四民中没有提到士,好像觉得读书人无用,对物质生产起不了什么作用。" M* K9 y' v% }, U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d5 J1 a' `+ t# I$ {6 d+ j9 Z
读书人还是少不了的,原来士就是在这里。政教指政治和教育,那是政府的作用,古今真是可以贯通。“发征期会”,组织一场行动。“发征”指发令征收或征求, “期会”是约好在某个地点碰个头,开个会。《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期会”就是大家约好在 那边碰头,然后组织一场会战,或者发动一场围剿。“宁有”就是难道有,难道是出于政治和教育吗,是有人发布了命令吗,是有人组织了集会吗,原来都不是。 农、虞、工、商拿出来的东西,不是有人按照计划来组织的。读书人一般比较喜欢安排,这种特性如果发展到极致,就是哈耶克所谓的建构理性。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来包办,就是士的副作用。7 S; N9 V+ m7 z7 r+ t! y o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I9 [" F5 U" _9 L @8 l2 U
每个人都担负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决不偷懒。“任其能”是智力,“竭其力”是体力,“以得所欲”,发挥自己的才能来满足欲望。* L0 a' s+ C) }( Z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 s+ \1 @1 F# E/ ^( U
物产的价格是自然波动的,如果过于便宜了就有一个力量往上走,过于昂贵了就有一个力量往下走。征有好多种解释,我觉得用虞氏易“震为征”来解释最好,征就是变动的征兆,有一个反向的趋势。
& l$ z" y5 L: P8 U5 Z6 q U/ P1 R 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H. J' x4 [$ n+ w' O. z
“各劝其业”,每个人都努力地做他的那一行,劝是鼓励,也可以认为是自我激励。天津有个劝业场,应当取名于此。“乐其事”,这件事做得很快乐。所以在求职时最好要把自己的擅长和兴趣组合进去,不要跟自己的天性完全违反,接近一点才能做得好。“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好像水往下走,日夜都不会停。“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这用不着做思想工作,自然而然就是这样。哪儿有钱赚,人就往哪儿走,用不着去组织或动员,完全出于自然。1 u, P% m# q* W1 X/ c; U
前面已说过“户说以眇论”不行,老子的理论也好,孔子的理论也好,或者“文化大革命”中的批判资产阶级法权也好,都阻止不了。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 2版,第181页。)这个自发产生应该因势利导,要遏制它怎么遏制得了呢,何况人类生活本来就是靠它来维持。) B9 s1 {) a9 v5 _! V2 Y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U6 z! f) f# m, K
道难道不是符合于此吗,人心不是自然的验证吗。为什么要违反它,违反不了。/ n+ \" {# [3 I1 m. J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 W& b$ f# P8 F2 D6 b' Z" l
《周书》不是指《尚书》,而是指《逸周书》,也是古代传下来的诰誓号令。今本《逸周书》没有这一段,大概是亡佚了。农、工、商、虞四者,是民的衣食之原。农、 工、虞从事生产,商从事流通,三宝指农、工、虞之所出,也就是粮食、器物、财匮。“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单列一句,可能其前有脱文。民生日用的衣食之原, 也就是今天所谓的经济命脉。3 p5 l$ N* X3 n: \; h! P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u5 Z& z+ e: A y. ~1 X! D
经济命脉大的很丰厚,经济命脉小的很贫薄。原通源,开源而节流。
, G. S( y' s3 L: j( m( ?4 z* y6 h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 z8 g S6 d0 G3 p- k& [
一个是政治经济学,一个是经济学。经济学原义就是家的财产管理。古希腊色诺芬最早用经济这个词,他有一本《经济论》(刘小枫翻译成《齐家》)。另外有一本 《雅典的收入》,那就是从家到国了(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张伯健、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为什么单单经济不够呢,经济学不但脱离不了政治经济学,因为富家和富国有联系。而且《经济论》被看成《苏格拉底回忆录》的续篇,那么也是哲学的一部分。古典作品探讨的是人类思想、人类文化、 以及人类的生命存在,所以跟现代的经济人假设不一样。在哲学的范围里经济学不能独立,经济学独立了,完全靠一个定义推导会出问题。( `+ s% C* _/ r8 I/ v" V8 ]1 Q% d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N6 B- |* J' E1 [ 人群中自然存在的贫富现象,不是来自外来的力量,而是出于“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对于一个社会整体来说,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当然应该有一个调节,而且 绝不允许用不合法手段来致富,也就是下文所谓的“奸富最下”。但是如果想做到完全平均,肯定不可能。假设你把所有的财产平等地分给每个人,第一秒以后就会产生开始差距,一年以后,十年以后,贫富又出来了。贫富差别有其天然性(斯宾塞谓出于自然淘汰),就是所谓“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至于贫富差别太大了, 而且为富不仁,当然要加以限制。: Z2 B, U! n4 @+ `
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
) Y' E# {3 g. y1 |- ^( j1 h5 W 太公望,齐国的开国之王,就是姜尚、姜太公。姜尚封于齐国,这块地方并不好,靠海边,又是盐碱地。于是他鼓励妇女从事手工业,女功“极技巧”,手艺非常精致。沿海地区把鱼和盐运到其他地区卖出去,经济就发展了。“人物归之”,人和物都来了。“繦至”,好像被绳子拉着,接连不断地来,有一股吸引力。“辐凑”,车轮当中有个轴心,辐就是外轮和轴心的联系,辐凑就是人或物的聚集。用现在的话来讲,“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就是形成了经济中心。( p- h6 f4 S, M4 Y; ?" m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B; b/ J% x5 T( T/ L' i% m
“冠带衣履天下”,到处可以看到穿齐国衣服的人,可见齐国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山东一带的人整理整理袖子都来了。海包括黄海和渤海, 岱是泰山。为什么要敛袂,因为希望自己以新的面貌出现,好像就此能启动好运,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为什么要往朝,因为对经济发达地区有一种崇拜,有一种向往。
7 V2 c8 s3 A5 b5 ~. ?/ o& F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 }+ Q5 d/ u- s7 H6 W
在太公望以后,齐国的好景没有持续,一点点又衰落下来了。太公是西周初年的人,到了东周春秋的初年,齐桓公的大臣管子再进行了整顿,齐国又重新兴起了。管子就是管仲(?--西元前645),他整顿经济的方法就是“设轻重九府”。管子认为从古以来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就是“轻重”,《管子·揆度篇》:“燧人以 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管子·轻重戊篇》齐桓公问:“轻重安施?”管子回答说:“自理国虙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用我们现在话来 讲,轻重就是所谓调控。根据张守节《正义》,“九府”就是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也就是用九个金融部门来进行调控。3 h7 I7 G% c) [# K$ Q
《管晏列传》对管仲的治国措施有详细记述,可以作为参照。“管仲既任政相齐”,管仲因为鲍叔牙的推荐做了齐的相国。“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他用了一套方法来富国强兵,也就是“通货币,易有无”。关键在于“与俗同好恶”,也就是《易经》所谓的“吉凶与民同患”(《系辞上》第八章)。老百姓觉得好,他也觉得好,老百姓觉得坏,他也觉得坏。“故其称曰”,他的说法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前两句下面还有分析,末句指领导者服行有礼度,六亲各得其所,于是就团结稳定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仓廪”至“灭亡”来自《管子·牧民篇》,四维就是礼义廉耻。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下令好像流水一样,老百姓想什么,他就想什么,这就是前文所谓的“善者因之”。“故论卑而易行”,他的理论很容易实行,不谈非常高远的理想。“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老百姓喜欢的就实行,老百姓不喜欢的就废止。“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这个很了不起,下面还会举例。“贵轻重”,用经济的手段调控。“慎权衡”,用政治的手段赏罚。
4 t+ S# n" ?+ Q+ h( }- V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齐桓公有一次对他的女人发火了,发火是因为“荡舟”,也就是在玩水的时候,她因为开玩笑,把他的船翻得太厉害了。于是齐桓公 把她赶回了娘家,蔡人也蛮绝的,既然你不要了,就把她又嫁出去了。这就触怒了齐桓公,于是派兵去攻打蔡。蔡后面的老板是楚,于是齐、楚发生了一场冲突,后来签订了一个停战协定,历史上有名的叫“召陵之盟”。管仲“因而伐楚”,为了私人的事情而打仗上不了台面,他就搬出一个理由,“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见 《左传》僖四年),变成尊王攘夷的大义了。楚国为什么只顾自己发展而不进贡呢,你可是周天子的臣子啊。当时齐国称霸于中原,认可周天子的中央政权,相当于认可齐国,这样就把一件琐碎的私事,变成了重要的天下大义。当然他的要求也是很低的,“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象征性的进贡,不是割地赔款,或者解散军队,否则楚国一定会拼到底。贡一下包茅,你可以自己发展,但是必须承认周天子的中央政权。这样大家都满意了,于是达成了妥协。这是齐桓公称霸中重要的一仗,军队本来是去伐蔡的,这就是“因祸而为福”。* i$ R7 C( F. \+ E2 z) i6 y* e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山戎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燕在那边也可能不大听中央的。他在攻打山戎的时候,就跟燕国修好,鼓励他们“修召公之政”,回到中原的大家族中来。什么叫“召公之政”,西周初年周公和召公联合执政,一个人管一个方面。周公封于鲁,召公封于燕,所以《诗经》里有《周南》、《召南》,把他们的德化施行出去。
$ u4 p- N6 Q/ ]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曹沫就是《左传》庄十年曹刿论战中的曹刿,有一次打仗他们战败了,鲁国就只好割多少城给齐。曹沫在于柯之会上用恐怖主义方法,挟持桓公把地还给鲁。被明晃晃的刀指着,齐桓公没有办法,就只好同意了。但他回来以后又想反悔,因为“要盟可以不听”(语见 《孔子世家》),在威胁下被迫答应的承诺,事后可以不认账。管仲劝桓公,既然已经答应了,还是把侵占来的城还给鲁吧。诸侯觉得桓公这个人很讲道理,都拥护他。“因而信之”,本来一件不太好的事,经过轻重权衡,给他转成为好事了。所以总结成一句话:“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当然最后根本还是在于实力,强大的人讲和平别人就归心,不强大的人讲和平没有人理睬。
0 \$ [# Q8 ?: @" w( {. d8 _+ g" w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1 L/ {" g: M' a/ B' }+ ?
开了九次类似于联合国会议或者东南亚国家首脑会议,齐桓公是召集人,别人都看着他的面子来了。于是对周天子的区域重新整顿了一下,形成了一个松散联盟。当时周的力量已经没法整顿了,形成这样的联盟至少有一个好处,如果外族入侵的话,可以有一个对抗的能力,这就是管仲对中华民族立下的大功。所以孔子大体上是表彰他的,《论语·宪问》孔子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 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史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综合《论语·宪问》而来。下边一句话来自《论语·八佾》,原文是批评。) u8 I( X+ D4 S+ V* ]1 f0 K& M3 c9 S2 Y
而管氏亦有三归。
5 W2 V( f2 K( t" b" G; x! f! D “三归”有好几种说法,我选取一种最简单的,那就是管仲筑了一个台,把财物、女子藏在其中。然而这是国王的待遇,不是大臣应该有的排场。孔子批评他:“管仲之器小哉。”又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子对管仲大节上是肯定的,小节上有非议。如果孔子到头来仅仅是抓住这个小节不放的话,我觉得他就有点迂了。管氏有三归,齐桓公没觉得不好,管仲自己也没觉得不好,老百姓也没觉得不好,那就由他去好了,你又何必多事呢。其实孔子也有他的道理,后来问题就出来了。国君有三归,管氏也有三归,就把大臣的地位和国君持平了。权臣的地位一点点提高,酝酿了从春秋到战国的变化。齐国从太公起就喜欢用能人,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末大于本,枝强于干,国君的权力就一点点降下来了。齐国后来发生“田氏代齐”,并非偶然。
! d* S2 S: _5 S3 ? 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 |4 @4 j2 K% V* |% d; e2 }
《论语·季氏》有一句话,“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什么叫陪臣,就是隔了一层的臣。比方说周天子和齐桓公,周天子是君,齐桓公是臣,管仲是齐桓公的助手,没有资格在周天子面前称臣,所以就叫陪臣,起辅助的作用。不仅如此,在诸侯国还有下一层的陪臣,国君是君,管仲是臣,管仲的助手或者家人,就是国君的陪臣。什么叫“陪臣执国命”,后来就是这些家人掌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这其实跟生产力的发展有关。孔子看出来礼不对了,以后就是春秋变成战国。如果只是一 味地富国强兵,其实会有问题的,陪臣也会一点点出来。
# R) g1 X0 v& M: c& t! y1 o u. m 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 {1 j) \- \8 ~ 齐国的富强一直到了威、宣时代。威、宣就是齐威王、齐宣王,那时候兴起了一个稷下学派。经济条件好了,专门供养了一些读书人搞研究。当然这些研究不单单是空发议论,而是怎样富国强兵,怎样看天下形势,诸如此类。( ~2 b! x) ^1 m6 ~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C2 I0 _% c8 [& }8 h 《管晏列传》中也有这段引文,这里已经是第二次引用了,出自《管子·牧民篇》。这段话好的地方,在于强调任何文化都需要有一个经济基础。不好的地方,在于非常容易以为,一旦经济基础好了,文化就自然好了。要知礼节、知荣辱,不能扔掉仓廪实、衣食足的基础。但是仓廪实、衣食足,是不是可以等同于知礼节、知荣辱, 不一定,其间要有一个“而”字。前面第一件事做好了,有了足够的能力,再做第二件事,不是当然就是这样,不是自然而然的。3 I# x1 i5 w& g: m `* _9 v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 P4 N& A) n( ?4 }6 V( [ 礼是从物质的地方来而不是从空的地方来。( R) |# Z5 X: _) f# L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 z% i& k9 `5 }/ n( X; [
君子富能把他的德推行出来,所以说由富而贵,贵从中从一,也就是好行其德。小人富也能发挥他的力量。《论语·学而》中子贡提出过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出于别人,而是出于子贡,想来也和经济条件有关。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是消极的,孔子的回答化消极为积极。师生谈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就这样一点点深入。所以孔子感叹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赐是子贡的名,贡是他的字,赐由上而下,贡是由下而上,也就是带有政治性的经济活动。司马迁的“君子富,好行其德”,从 “富而好礼”而来。) p( m$ o6 T2 O- Q! ^6 c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3 b% K; u r" x9 Q$ V! r* i
这里如果从正面讲,就是《系辞下》第一章“何以聚人曰财”。如果从负面讲,就是你的经济条件好了,就会有人把一些标签往你身上贴。《游侠列传》对此有尖锐的讽刺:“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 L& w+ E2 P, f% c; @, Z
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3 P4 g# r$ R7 N# e8 ^/ c 富人得到经济的支持,更加显出神气活现的样子。失势了就没有客人来,即使有客人来,但是来了干什么呀,难道喝西北风吗?最后还是大家不开心。这就是俗谚所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司马迁对人情世故有很深的体察。8 e" }2 D* ^' R: i' k/ f1 u& Y3 w
夷狄益甚。1 D+ }, T- I* m7 F2 u% }
中国地区还是有着文化包装的,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在夷狄地区,有钱马上就有人来,没钱马上就走人,就是这样直接,没有缓冲的余地。
8 G& N! H* M7 \# `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L5 D. E$ |0 @- X6 J
这就是经济影响到法律。有了足够财力的话,犯了罪也可以减轻或免除。司马迁触怒了皇帝以后,没有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援,这句话中应该包含着他的感慨。/ z- e6 H. m* @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5 q7 P1 ]) p! r8 o" Z: p* n 这是石破天惊的名言,也是成语“熙熙攘攘”的出处。; Q6 N2 n' G# E# U+ @# f+ F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T5 a% v8 W' z/ ^: ?
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这样的人也担心经济条件不够好,何况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呢。“编户之民”,就是编入户籍的小民百姓。西汉初年有一段时间,国家 的经济状况相当困难,经过了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平准书》开篇所谓:“自天子不能具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正是当时情况的写照,也是司马迁这一判断的历史依据。不久前,我看中央台音乐频道的电视节目《寻找贝多芬》,连维也纳政府也破产过两回。
s2 h% b& W+ q6 p4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