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 V: ^2 W! ~: F
9 f( U0 `) d) z 萧绎是个才子皇帝,而后人知道他的却很少,像一场不精彩的戏,掌声寥落,反倒是他的怨偶无人不晓,说起徐娘色,人人都知道。我有联想癖,对于萧绎的一句: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总觉在有意无意间契合了徐昭佩的模样,她初嫁萧绎时,一定很美的吧?但她性格太不羁,尝试夫妻和睦失败,爱已无望时,索性将心向地一掷,画了半面妆讥笑独眼的萧绎,她又嗜酒,大醉后常常吐在萧绎的衣服上,几千年来的后宫妃子,如此疏狂的,也独她一人了。 # ~' |: x- D& k1 K+ t0 T4 i+ ~( U- v
" |4 U6 A. t, c( W
都道徐昭佩太硬朗,但史达祖的《夜合欢》里,道出了作为女子的柔弱:“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她也有过单纯美好。
* ?) \3 j2 E7 {
8 n; A% z2 r9 V, ~) A- D 徐昭佩是梁朝侍中信武将军的女儿,嫁与湘东王萧绎,萧绎继位时,已生有一子一女,许是夫妻不睦,萧绎即位后,后位空着,也不立她做皇后。同命相怜,她常和宫内失宠的嫔妃一起喝酒,而发现怀孕的宫女,便杀之,后来,她私通他人,忍耐已久的萧绎终于受不了了,借着爱姬王氏生子后去世,给她安了个投毒的罪名,逼她投井自尽,又将她的尸体送回家,曰“休妻”。
" }& a- K6 h& b0 _4 O" _& q# k+ `+ s7 Z% M1 |
有时想想,萧绎和徐昭佩之间的关系,更像民间的一对不睦夫妻,从半面妆、嗜酒、杀死怀孕的宫女来看,孤绝的境地,是她一手寻来,个性有多辣烈,孤单就有多重,萧绎本罪似乎不多,换做民间的男子,也不能这样一忍再忍,何况一个天子,他还算是豁达。 , g6 s8 \8 @: _3 U% p+ k* @7 U8 K
6 A$ m% P# E! b 曾有人说:人的一生,有的错误能犯,有的错误,是不能犯的。她明知,这种方式的报复,一半解决几近癫狂的孤独,一半为激怒他――给天子扣上一顶绿帽子,下场她不是不知道,但此时,她已无视自己的生命了。
* Z" w. D. B- ?7 n Q7 q
$ k# w7 N7 H( L1 j5 Z/ Q. z3 \+ Q0 a 两人对峙与僵持,如果在他的生命里留不下爱的话,那么就留下恨好了,浓浓的,纠结不清的,后来,他到底成全了她。 . I9 Q; K7 L) x2 N$ V5 E
" e' }# b- s8 C 《南史》这样记载:既而贞惠世子方诸母王氏宠爱,未几而终,元帝归咎于妃;及方等死,愈见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楼子述其淫行。
7 N5 {3 y1 O" G+ m1 J6 `5 U
/ \/ O1 K# w, ]" A a( c+ L8 w* j* \ 史记里的文字,何尝不是历史棺椁之上的铭文,没有一丝生命的热度,他与她恩恩怨怨的纠缠,曾有温度,有过酸甜苦辣的,在文字中,哪里能够触摸一二。
; T+ R: y- A4 ^
$ t* T9 |! F% e! k/ D5 j5 h9 n 她的半面妆,洇上的是一生的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