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j2 m1 t% P0 y5 j0 P# Q
$ N0 E, Z: ?: S5 F( l
+ G% O+ w8 `8 e' t8 T 严嵩,严世蕃,是中国历史上顶尖级巨贪。 % o1 p' z/ j5 a; M y
( U8 k) H& f% c) x( K# H8 l
由于严嵩发迹太晚,一直在南京坐冷板凳多年,等到官拜武英殿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受到明世宗朱厚浦赜茫已是嘉靖二十一年的事。老先生六十多岁,那时虽无到点退休一说,但上帝留给他贪污的年头,无论怎样抓捞,为时不是太多。于是趁早赶快,将他实在不成样子的“短项肥体,眇一目”的儿子,提拔起来,作为膀臂。这样,独眼龙得以“由父任入仕。以筑京师外城(功)劳,由太常卿进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宝司事。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明史》)。
) a* S( T8 @' j6 c8 ]! b8 j( g. Y
凡贪官,皆好色之徒,算得上是一个规律。无论古今,贪必好淫,淫必生贪,这两个人,名为父子,实是贪污同道,更是纵欲淫友。清周吉士《寄园所记》引《笑史》,记录了几则淫荡的秽史。
' J& Q0 F1 L n. r+ Z2 o# l5 c3 I, K6 i" V- ]6 s2 g- g
一,“严分宜父子溺器,皆以金银铸妇人,而空其中,粉面彩衣,以阴受溺。” 4 I' f+ t. x; h4 H
) N. i3 \2 f* _6 k& O+ H 二,“严世番吐唾,皆美婢以口承之。方发声,婢口已巧就,谓之香唾盂。” 2 J [9 {. f. n( j2 l3 u
: ?+ L9 N6 {& X: R: E6 ]3 L# x 三,“严氏藉没,郡司奉台使檄往,见榻下堆弃新白绫汗巾无数,不省其故。袖其一出,以咨众。有知者掩口曰:‘此秽巾,每与妇人合,辄弃其一,岁终数之。为淫筹焉。’” % U- P8 x, Y. ?5 T' B
: P1 ^% B' w# R- L3 j, ?- k7 @
因此,当代贪官的手提包里,无不装着数粒“伟哥”,以便随时应战,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明代的二严,是中国贪污史上既贪且淫的双打冠军。 + i% R N( A* a- |& x& I; }- e
9 A0 r0 ~2 e5 I! E* A+ M6 k1 C
明代的皇帝,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朱厚疲成天在西苑修道炼丹,求不死之药,连朝都不上的。只信任一个严嵩,因为这个大贪官,不但字写得出色,北京酱菜店老字号“六必居”三字,就是他的“墨宝”。诗写得潇洒,文也写得漂亮,尤其他最拿手的“青词”,堪称一绝,所谓“青词”,就是写在一张青色的纸上的虚无缥渺文字,然后烧给太上老君的符碇类的东西。很中世宗的意,因此受到宠幸。相比之下,如今那些附庸风雅的贪官,题词作诗,污染环境,就太狗屎了。于是,垄断朝政二十年,一手遮天。 / L2 z- s) x. M1 t' B J
3 s5 m' _: N9 M7 m& [
在中国,反小贪容易,反大贪难,反有背景、有后台、有高层人物支撑的巨贪更难。无论古今,凡称之为巨贪者,第一,上面有强大的庇护,第二,手中有足够的权力,第三,身边有铁杆的死党。有了这三者,轻易是奈何他不得的。对严嵩而言,这三者,他不但全部具备,而且达到极致地步。第一,他有嘉靖皇帝这把大得不能再大的保护伞;第二,他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地位;第三,他有沆瀣一气,通同作恶的儿子、帮手、死党严世蕃。
5 h c( ~1 ^* S' }6 R+ e, W
- n9 W1 u" ?8 |- g& t3 F 说实在的,在中国贪污史上,像他这样实力雄厚,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放手大干的贪污集团,再也找不到第二份。清代的和|,上有乾隆罩着,自己位极人臣,能与之相比,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贵为驸马,不过一个纨绔子弟,比之严世蕃,其无恶不作的水平,要差得多。因此,严嵩六十多岁入阁,算是起步较晚的贪官,他大概没估计到自己那条狗命,能活到八十多岁,惟恐贪龄不足,就与他那“剽悍阴贼”的儿子一起,结成死党。二十年,卖官鬻爵,索赂求赇,聚敛无厌,苞苴盈门,搜括下天大的家私。
: E( y' y( h( j9 M% C m( @' F4 c# U2 }/ U* a5 k& z( U: K
在东方专制国家里,贪污之风是难以禁绝的,但是,反贪污的正义潮流,不管哪朝哪代,从来是人心所向。尽管反也白反,可是,“过街耗子,人人喊打”,贪官逃脱不掉绑在耻辱柱上的命运。所以,这对父子,尽管保持二十年不败,然而,御史谏官们的弹劾参奏,哪怕为之终身坐牢,哪怕为之掉了脑袋,也是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同他们斗争了二十年。 T6 ?% Z7 W! s) Y/ B# z# G [( n
@$ }1 W) N' c" v 据《明史》,“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张经、李天宠、王笾死,嵩皆有力焉。前后劾嵩、世蕃者,谢瑜、叶经、童汉臣、赵绵、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恺、厉汝进、沈练、徐学诗、杨继盛、周铁、吴时来、张谩⒍传策皆被谴。经、练用他过置之死,继盛附张经疏尾杀之。他所不悦,假迁除考察以斥者甚众,皆未尝有迹也。”
4 N/ P& x& a Y+ G( G/ l. Z* t; k/ s' W2 \2 {* A6 n
读史至此,不禁怫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