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b, R9 r9 @8 y6 m( `# c
% k7 y, Q! u. I2 N 现在看来,包公铡包勉的故事,基本属于投诉无门者的自慰,但是人民需要这个。试想想,这个清官连自己的亲侄子都敢铡,光棍到如此程度,还有什么顾忌的。有事去找他,肯定没错。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假戏真做,人们又编出了续集《包公赔情》。包公赔情的版本也各不相同。我看过这样一个比较顺理成章的版本:包拯上来就说明自己把侄子杀了。嫂子王凤英昏倒在地,醒来后向三弟包拯哭诉往情,话里话外透着委屈――我养你这么大,你却杀了我的独苗,你对不起我啊!包拯陪着她一起哭,并且许诺,自己要为嫂娘养老送终,同时一条条地做了具体的保证。最后,嫂娘以大义为重,原谅了他。虽然任何一个观众都不愿摊上包拯这样的叔叔,但仍都希望这出苦戏以圆满告终。既重温一遍包拯的刚正不阿,又不至于让他的嫂娘太亏。不过,这部戏是经过改良的。我看了二人转演员魏三和何晓影演的一个版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也许才是原汁原味的包公赔情。
( @1 ?" i' T3 ]% p: I% u8 Z& S
6 i% z5 V" E8 y8 X' [( J" h1 A 这个老版本语言俚俗,有的甚至生拉硬套,但有着老百姓朴实的情感。王凤英哭醒过来,举剑就要杀包拯给自己儿子抵命。包拯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你杀我可以,但是容我先说几句话。接着讲出三个理由,第一,我包拯死了没问题,可是这大宋的江山怎么办?(王凤英说,你没出生前,大宋江山也存在百年了,你别把自己太当回事。)第二,你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看我死去的父母和大哥,你也不能对我下手!(王凤英说,你要是真拿你死去的父母和哥哥当回事,就不该杀你的侄子!)第三,反正人都死了,你就是杀了我,包勉也无法复活,我养活你一辈子,保你荣华富贵,再给你养老送终就得了呗。(王凤英说,鸡抱鸭子两回事,羊肉咋也贴不到狗肉上,我宁可和儿子讨饭吃,也不愿要你的荣华富贵。)说了半天,包拯其实比谁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千方百计不让嫂子杀自己。但他的几个理由被嫂子一一驳倒,嫂子的话更入情入理。这个故事的创作者们像是在自说自话,一会站在包拯的立场,一会站在嫂子的立场,最后却没法说服自己。没招了,让包拯放赖,坐在地上哭皇上、哭同事、哭死去的父母,把嫂子整得没办法,最后只得放包拯一马。) L. j) x( [$ v
7 m3 l/ P' [) s c 改良的《包公赔情》里,把嫂子要条件的戏份儿扩大,嫂子一条条地提,包拯一条条地答应。弱化了包拯说服嫂子的过程。而传统的故事里,恰恰强调了这一部分,这也正常,你杀了人家儿子,总得给个说法。然而这一强调,却使情节陷入悖论,走不出来了。所以说,理由,不能讲,一讲出来,就有相应的理由来堵你。俗话说,“越描越黑”,就是这个道理。唐朝武则天篡权,骆宾王所写《讨武氏檄文》里就说武则天“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天下老百姓一看,哦,原来就这么点事啊。所以鲁迅著文给骆宾王建议,让他站在大庭广众之下,故做神秘状地掩口给别人咬耳朵:“武则天那个人,别说了,真是的,唉……”光叹气,别说理由。这样造成的影响远比正大光明地讲出来有杀伤力。可惜,骆宾王没有修正的机会了。
0 q* Z, M! r8 e6 h8 k; N9 T6 v' J% V) g* u: |9 X
好在,编故事可以随时改动。先定好一个基调,然后一点点加工,强调自己需要的,抹杀不需要的,逐渐反黑为白。人们以为历史原本就是这样的,其实不是。
0 \- X3 ?% q8 F, J! k$ Y; P
/ J+ R+ _( C4 e; l& k 到哪里说理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