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R# D4 q$ ?( @* T8 B, r: U
. [( s* c3 ?$ b/ s1 B: L; C+ m
a1 ?9 c: ^7 e7 i1 g; |. W
日记,可能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个人化的,也是最具温度的性情表达。对日记的偏爱,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最具私密性的倾吐,也是一群人对这个人最直接最深入的心灵触摸。有一些人的日记是可以当成口述历史(心灵史)来读的。历史上,有不少人的日记都曾引起后人热烈的关注,然而,能有一种日记能持续二百年还可能更久远地引起人们对它的兴起和关注的,我想,恐怕只有晚清巨人曾国藩的日记。这是因为,曾国藩的日记正是一部个人的同时也是时代的心灵史。
/ {8 g5 p8 H1 p/ G% a5 C- q7 y# H9 t( x2 ^. H" D5 r
而铅字印刷的日记和个人手书的日记又有着很大的差别。读一本用铅字印刷的日记,我们固然能看到日记作者的思想和性情,然而,读他当年亲手写下的手书日记,我们则能更真切地触摸到他思想和性情底下的温度。 & O6 X: Q v- l4 [% n! K
2 A2 ^. v2 _# G3 T% h
最近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公司策划、凤凰出版社出版的皇皇12册《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就让我生动地感觉到这些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真实、沉郁且充满温情的人。随着我的手指在每一个文字上的滑动,仿佛可以触摸到当年文正公在烛光或油灯底下凝神书写时的脸。那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是传说中那张充满威严的三角眼下的凌厉的表情吗?是传说中充满道学的正人君子的表情吗?都不是!那是一张饱经战争烟火的沧桑表情,是一张了悟生死悲欣直抵人性且充满悲悯情怀的表情,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审视自我生命存在、解剖自我人性、舒释人生郁闷和抚慰自我心灵悸动的表情。
3 z7 R; @ W9 E7 O! j* q- r W
5 D1 c; A& Z, H0 w+ u& y; c 在我接触的人中,有人在赞赏曾国藩日记的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戏谑或不屑。理由似乎很简单,曾国藩在开始记日记起,为了防止日记丢失,就有意特地另抄一份,送回他的家乡收藏。从这里他们“发现”,曾国藩写日记的目的就是为了传之后世,他“预见”到将来自己会成名会流芳后世,于是在日记里大肆“作秀”,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圣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