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译文〗
〖解读〗
15.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古之善为道者”,“为道”实际上包括了求道和用道。两者结合,谓之为修道。也就是说古代擅长修道之人。所谓“微妙玄通”,微的本义是潜行,这里作“隐秘”解。妙的本义是美好,这里作“精明”解。微妙,直译就是“隐秘精明”。“玄”的本义是“繁衍”,这里作“推理”,通就是“通晓”。“玄通”直译就是“推理通晓”。“微妙玄通”其实就是形容古代得道之人,能够静观默察,心领神会,闻一推百,见微知著。所以老子认为他们深可不测。
正是因为对他们不可能有彻底地见识,所以老子说只好勉强为他们作一番形容。这个“容”实际上就是“比喻”的意思。老子没办法直接描述他们,只好通过比方来使我们有所感受。
15.2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15.2.1豫兮其若冬涉川: 谨慎啊,好像经过冬天的冰河。
15.2.2犹兮其若畏四邻: 反复啊,好像害怕四周的邻居。
15.2.3俨兮其若客: 稳厚啊,好像客人。
15.2.4涣兮其若凌释: 散释啊,好像解冻的冰凌。
15.2.5敦兮其若朴: 敦厚啊,好像木材。
15.2.6旷兮其若谷: 宽广啊,好像山谷。
15.2.7混兮其若浊: 混沌啊,好像浊水。
如果按照字面来理解,这个“得道者”的形象那么也不是什么“深不可识。”还有点畏首畏尾,诚惶诚恐的样子,有一些甚至令人不知所云。总的来说,就如同“画虎不成反类犬。”虽然老子有言在先,是“强为容”,但是给人的心理落差太大了。首先要强调一下的是,老子在这里的七个“若”的念义是不一样。有一些是还包括“似是而非”,“其实不然”的意思。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理解它呢?《老子》想表达不过是:
一步接一步谨慎地试探,如同在冬天的冰面上行走;反反复复小心地谋划,看上去还跟害怕四周的邻居一样;从不轻举而妄动,就好像反而是在别人家里做客一样。到了可以施展的时候,就好像大河里的冰雪消融一样,开始是貌似没有任何动静,却一发而不可收拾。
到这里,老子所形容的是其处事的风格,正所谓“图于始而终必成,始若怯而终必勇。”接下来,则是形容其为人的风骨。“性情敦厚就好像没有修饰过的木材一样质朴,胸怀宽广就好像幽远深邃的山谷,混俗和光看上去还似乎像一汪浊水。”简而言之,古之道者,敦厚纯朴,虚怀若谷,和光同尘。
结合这个七个方面,“古之善为道者”往往是大智惹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成若缺。那么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揭示他们是如何能够做到静观默察,心领神会,见微知著,闻一知百。因为其“深不可识”,“不可致诘”。春秋时期,人们的智力已经是高度成熟。但是高度成熟的智力,却任凭着空前滋长的欲望而驱使,自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灾难,后来的事实也不用多言,一本《战国策》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人们智力的运用比须受到信仰、道德、理性的内在束缚和礼法刑罚的外在约束,然而当时社会制度开始土崩瓦解,上天的威严已经开始荡然无存,道德的意识开始沦落不堪,使得人们智商运用和发展走上歧路,已经失去了控制。
老子此时突出道,突出德,实质上也是对“智”的反思。老子所试图揭示的,也包括对于“智”之运用的看法。老子说“虽智大迷”,这种“用智之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慧。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成若缺”,我们均可以把这种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老子的复返之智,称之为“慧”。而这个“慧”正是老子道德学说精华所在之一。
如果说孔子试图用道德来约束智,那么老子则试图用理性来约束智。所以,孔曰克己复礼为仁,老曰无为无不为。理性和道德本身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老子和孔子的观点在很多地方并不矛盾。应该说,两者互为调和,互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