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5|回復: 0

[汉语词典]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0)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1-8-31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甲骨文网
注释:


  [80] 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1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年。
  [81] 收入《甲骨文与殷商史》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2] 《屯南》1059、4059记商王册命商为侯。
  [83]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9章:黄中业:《商代“分封”说质疑》,《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84] 载《东北人民大学学报》1957年第2、3期。
  [85] 《古文字研究》第6辑,1981年。
  [86] 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87] 均收入《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88]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1章第5节《商人诸宗族与商王朝的关系》,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9] 收入《奴隶制时代》一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11月版。
  [90] “自由民”说见斯维至《关于殷周土地所有制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徐喜辰《商殷奴隶制特征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历史)1956年第1期。“家长制家庭公社成员”说见赵锡元《试论殷代的主要生产者“众”和“众人”的社会身分》,《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4期。
  [91]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92] 载《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93] 《殷墟卜辞中的“众”的身份问题》,《南开学报》1981年第2期。1982年张永山也有《论商代的“众人”》一文,除引甲骨卜辞资料外,深刻分析了《盘庚》篇里众的身份,并认为众属平民,但内部两级分化,文章收入《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9月版。
  [94] 《从殷墟小型墓葬看殷代社会的平民》,《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
  [95] 《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辑,1982年。
  [96] 王贵民:《商代“众人”身份为奴隶论》,《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97] 载《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8月版。
  [98] 载《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增刊,1982年5月。
  [99] 收入《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9月版。
  [100] 《历史研究》编辑委员会编辑,科学出版社1956年9月版,此书含《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殷商氏族方国志》(未完稿)两篇文章。
  [101] 《历史教学》2卷3期(1951年9月)、2卷4期(1951年10月)、2卷6期(1951年12月)。
  [102] 收入《甲骨金文学论丛》5至8集,油印本。
  [103]载《东方学报》(京都)第39册,1968年。
  [104] 按:这方面的论述是以80年代发表的有关论文为基础的。
  [105] 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06] 收入《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1990年6月。
  [107]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本3分,1936年。
  [108] 《关于殷代金文中所见图象文字*[上北中子下业]》,《东方学报》(京都)第9册,1938年10月。
  [109] 《甲骨文断代研究法的再探讨》,收入《殷代青铜文化的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3年。
  [110] 载《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111] 李学勤:《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文物》1981年第5期。
  [112] 《古文字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3] 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年出版。
  [114] 但他释卜辞“妇某”之某为姓,以证明殷代女子称姓,属族外婚,也作为宗法存在之证明,今日看来并不确切,“妇某”之某似是指父家之氏名。
  [115] 《文史》第17辑,1982年。
  [116] 《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17] 参见拙作《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118] 《安阳发掘报告》第2期,1930年。
  [119] 《历史研究》1959年第9、10期。
  [120] 李学勤认为殷墟甲骨文的“王帝”其实就是“皇帝”。见其为刘桓《殷契存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所作“序言”。
  [121] 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22] 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23] 《殷历谱》,《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45年。
  [124] 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自序》(小屯・第二本),台北,1961年。
  [125] 《殷虚卜辞研究》,日本弘前大学文理学部中国学研究会,1958年。
  [126] 《殷虚卜辞综述》。
  [127] 许氏后又有《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载《大陆杂志》第73卷第2期。
  [1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9] 《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12月
  [130]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9本3分
  [131] 《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1956年第1期。
  [132] 收入《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33] 宋镇豪:《甲骨文“出日”、“入日”考》,收入《出土文献研究》第1辑,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常正光:《殷人祭“出入日”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134] 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古文字研究》第16辑,1990年。
  [135] 杨升南:《从殷墟卜辞中的“示”、“宗”说到商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36] 曹锦炎:《论卜辞中的示》,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1987年成都。
  [137] 《论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6辑,1989年。
  [138] 金祥恒:《卜辞中所见殷商宗庙及殷祭考》(上、中、下),《大陆杂志》第20卷第8―10期,1960年4―5月;晁福林:《关于殷墟卜辞中的“示”和“宗”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3期;杨升南文见前页注[14]。
  [139] 《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制度》,《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
  [140] 《殷墟地上建筑复原第六例――兼论甲十三基址与*[左禾右它]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本3分,1984年9月。
  [141] 《殷墟地上建筑复原第七例――论乙一及乙三两个基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本4分,1995年12月。
  [142]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3] 张培瑜等:《试论殷代历法的月与月相的关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144] 《关于殷历的两三个问题》,郑清茂译《大陆杂志》第14卷第1期,1957年7月。
  [145] 载《考古》1990年第2期。
  [146] 董作宾:《殷历谱》,《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45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日本弘前大学文理学部中国学研究会,1958年;松丸道雄:《关于殷虚卜辞中的田猎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30册,1963年;钟柏生:《殷商卜辞地理论丛》,台湾艺文印书馆,1989年。
  [147] 钟氏在选择辞例时注重严谨性是非常正确的。但田猎卜辞资料本身总显得比较粗疏,如该书第93页所举《前》2.44.5辞,在甲、乙、丙三个占卜地点(田猎驻地)各自占卜时间是壬申、戊寅、壬午三日,壬申、戊寅间相隔五日,戊寅至壬午间相隔三日,但似乎不能据此就可以肯定甲至乙地是“需时六日”,乙至丙地“需时四日”,因为商王究竟何时动身,何时到达都没交待,这样估计两地间距离总有不严格处。即使是钟氏书中30页所举典型辞例也不是没有这种问题,某日在甲地贞今日“王步于乙地”,又于某日在乙地贞“今日步于丙地”, 何以能知道王从甲地到乙地是什么时间到达的呢?未必是两个干支日之差所走的路程。所以利用田猎卜辞作地理研究有较大的推测性,需依靠文献与实际地名相联系,调整相对位置。
  [148]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
  [149] 《甲骨文研究断想――为纪念于省吾先生百年诞辰而作》,《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
  [150] 无贞人称“无名组”,亦是建立在以贞人为标准基础上的。历组无贞人组,是按与历卜辞字形有共同特征这个因素归为一组的,黄组情况亦近似。
  [15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1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152] 参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3、54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④原字为讠加多
   @⑤原字为火加良
   @⑥原字为臼下加用下加土
   @⑧原字为山加鸟
   @⑨原字为追去掉辶
   @⑩原字为氵加云
   @(11)原字为氵加未
   @(12)原字为马加肃
      作者:朱凤瀚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