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不过,“保字派”也没有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指导,只是拿出一些语言文字使用上的表面现象问题,来反驳“改字派”的错误做法和观点。所以,“改、保”两派争论了100多年了,至今谁也没有说服谁,一直都在打乱仗。
中国大陆从1966年到1978年期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字改革”停止了。从1978年以后,中国大陆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照搬照套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发达国家的东西的做法,占据了上风。同时,汉字楷体系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也的确出现了很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更多的缺点和问题。于是,一些人出于牟取私利的目的,乘机大力“炒作”起英语来了。“炒”得全国普及“英语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成了比汉语还受重视的必学课;从选用工人到选拔公务员,无一不搞“英语考试”过关。使“汉字罗马化”升温到“语言英语化”了。汉语、汉字在英语、英文面前,黯然失色。英语、英文在教育、科技、政治、经济、等重要领域,“鸟占雀巢”地挤占了汉语、汉字的关键的位置。从而导致英语热持续几十年一直升温,汉语持续几十年急速降温,青年人的汉语文水平急剧下降。人们对于汉语汉字的态度,变得非常轻蔑了;使用汉语汉字时,变得很不严肃、很不规矩了;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字使用最混乱的局面:滥用“错、白字”,滥造“新词”,对外语单词,搞“音译”不搞“意译”,或者直接使用英文和“英文缩写字母”,按英语语法说汉语、等等。这类东西,充斥在一切中文电子信息中和书刊读物、文件、说明书、广告牌、等等各个角落。汉语、汉字出现了快速地严重地退化、变质。汉语汉字退化得不成体统了,言简意赅的汉语,退化成冗杂罗嗦的不伦不类的杂语了。汉字文章,简直就像一个老太婆的“针线筐”,里面“断针乱线,破扣残襻,东洋败絮,西域烂绢”都有,这是世界任何国家的文字所没有的现象。
1985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时,把从前的“文字改革委员会”改成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会上不再提“文字改革”了。
不要以为“汉字罗马化”从此就不搞了。其实,“汉字罗马化”推行了30年,就是推行不开,也使“汉字罗马化派”认识到了,不首先把汉语退化成如英语一样的“以多音节为基础的语音单载的语言”,汉字就不会被“罗马化”的。所以,把“文字改革”改为“语言文字工作”,其实是改变了“攻打”方向,另选“突破口”的做法,其实是把“改革汉字”放在“改革汉语”之后。但是,如果公然说“改革汉语”,就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对。于是就把“文字改革”改为“语言工作”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的实际行为证明了这一说法。
虽然名义上“不‘改’只‘工’”,但是,对于“汉字罗马化”改革和随意“简化”楷字、砍掉汉语“尖音”和一些“音型”的错误的理论和错误做法,一点也没有清理,一点也没有纠正。这些错误的理论和错误的做法,不单仍然保留在教科书、字典和各种刊物里,还在一些语言、文字“学者”那里继续得到推广;小学的“汉语拼音教育”也没有改正为“汉字注音教育”; 还要继续扩大“简化楷字”的数量;于对英语冲击汉语,导致汉语汉字退化、变质和使用混乱的情况,不认为是汉语、汉字的混乱、衰落、失败、退化和危机,还说是“发展”,不但不纠正,还极力加以支持。因为汉语汉字越退化,越能加快汉语汉字朝着英语英文的方向变化的速度,越能加快实现他们的“汉字罗马化”的目标。
此时,中国广大的关心中国语言、文字前途的爱国人士,都感到了汉语、汉字的危机。于是就对他们的种种错误理论和错误做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完全偏离了汉字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前进”的名义,走了倒退的路子。”
因此,关心汉语汉字前途和中国命运的人们、“汉字罗马派”、“汉字保守派”,关于“楷字系统要不要改?怎样改?”的三方争论,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2000年10月3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第十八条规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这显然是用国家法律的形式来强制推行“汉字罗马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