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网 24日,被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5地一校正式开考。此次只推出了“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的考试,考察对象主要是中国人而非外国人。太意外了!考晕了!伤不起啊!不少考生考完发出哀叹。(12月25日《扬子晚报》)
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考晕”了许多考生,其中还不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这足以验证了这项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性。而当初此考试制度高尚无比的立意初衷――为了推进汉语的学习和应用、为了抵御“外语热,母语冷”及汉语欧化与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也在“考晕”国人的现实之中,变成了泡影。
客观来讲,在网络用语大行其道、“火星文”层出不穷的当下,汉语似乎还真缺少一个像“国标”一样的规范。而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的存在,使得千万大学生努力学习英语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的颇为壮观的景象,后果是,大学专业课不敌公共英语课,中国大学变成了全球最大的培训班。表面上看来,汉语四六级考试也看似具备了推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但是,四六级考试在“上位”之后,汉语果真就能飞黄腾达、笑傲群雄吗?
考试固然能引起社会的重视,考试的内容也可以为汉语规范提供帮助,然而,考试永远只是一种考评手段,之于判断高低分、选用专项人才无可厚非,之于语言发展未必就是好事。一旦语言考试成为规范工具或排挤其他考试的武器,考试就会走向两个极端:其一,功利化;其二,弱智化。所谓功利化,是指汉语四六级考试很可能会像现在的英语四六级一样让众多学子的学习目的由学以致用变成应付考试。所谓弱智化,是指任何考试都会在所谓的“考试大纲”之中命题,题型、题量都决定了汉语四六级考试必将以一种固定的形态出现在考生面前,但语言是又活的,是不需要约束的,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规范化的考试只能让语言弱智化。
综合看来,此次考试内容共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而这四个部分,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听力部分,许多考生反映“听不懂汉语了”;第二部分的口语则让考生们感觉有些晕,尤其是一道关于“猴子拿香蕉”的论述题,一位考生直呼“感觉说得乱七八糟的”;在读的部分,本次汉语四六级考试超过三十道阅读题,也让学生感觉根本做不完;在写的部分,针对某个话题写评论则难倒了许多考生,有考生说,“我喜欢写散文,我写散文的功力发挥不出来啊”,更有学生说,写评论很像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写作”,“考得很呆板”。
“国人何以为难国人?”一位考生如是说。欧美人没有搞英语四六级,我们搞了;欧美人没有搞汉语四六级,我们也搞了。我们搞英语四六级,是针对中国考生;我们搞汉语四六级,也是针对中国考生。搞来搞去,除了能让我国考生增加了一门考试负担外,对于抵抗“外语热、母语冷”的现象或是加强用语规范,根本没有帮助。只要“不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就不发学位证”的校规还在那里摆着,英语四六级就会作为一种符合程序正义的“合法考试”永远逍遥下去。折腾来折腾去,“汉语热”不可能兴起,新种类的“考试热”倒可能成为新风尚。至于消除语言差异,更是关系到全国文化融合与保持地域特点的问题,此问题还没有定论,汉语四六级考试就会争议多多。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通过考试的形式维系稳定和存在,也不可能在死板的考试制度中繁荣发展。对于教育部门而言,要让语言找到一条符合它自己发展规律的路径,而非用考试制度来“促进”其发展、“规范”其运用,“促进”和“规范”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适得其反、南辕北辙。一言以蔽之,举行汉语四六级考试就是一场怎么考都不及格的试。
(王传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