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20|回覆: 0

[儒家學說] 子畏於匡

[複製連結]
文化傳統 發表於 2019-2-24 08: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白話譯文

孔子在匡地被圍困,顏淵後到。孔子說:『我以為你已經死了。』顏淵說:『夫子您在,回怎麼敢死呢?』

注釋

子畏於匡:畏,在這裏可以意譯為被圍困。【群經平議】根據【荀子·賦篇】【史記·孔子世家】考訂:『「畏於匡」者,拘於匡也。「畏」為拘囚之名。』

【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厭(壓)、溺。』畏,乃民間私鬥,所以『死而不吊』,因為『輕身忘死』。錢穆:『孔子為匡人所圍,亦如一種私鬥。』按:厭,厭,壓,壓。

匡:匡地。匡人誤認孔子為陽虎,故違之。【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陽虎今復來至。」乃率眾圍孔子,數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張目奮劍,聲如鐘鼓。孔子曰:「由,來!今汝欲斗名,為戮我於天下。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風擊拒,軍士僵仆,於是匡人乃知孔子聖人,瓦解而去。』『彈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脫桓魋,聖人劫難之妙用。』

後:顏淵與孔子離散而後到。

以:以為,認為。

女:同『汝』。

何敢死:不敢輕身打鬥而致死。【正義】:『顏子,必不輕身赴斗如子路之慍怒奮戟。』錢穆曰:『孔子尚在,明道傳道之責任大,不敢輕死,一也;弟子事師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輕死,二也;顏子雖失在後,然明知孔子之不輕死,故己亦不敢輕身赴斗,三也。曾子曰:「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先賢註疏

【論語註疏】曰: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

【論語正義】曰:及後,顏子來見,夫子喜出望外,故直道心之所疑,初不料顏子之未死也。至顏子之對夫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夫夫子遇難而曰『子在』,何也?蓋以夫子狀類陽虎,匡人疑為陽虎,而誤圍之,非真欲殺夫子,此直俟其細尋蹤跡,審其動靜,自足知之。書傳言『夫子弦歌不輟,曲三終,而匡人解甲』。忠信篤敬,蠻貊可行,此豈陽虎之所能為者?蓋不待夫子自辨,而聖德光着,匡人已知決非陽虎矣。夫子之不輕於一死,顏子蓋真知之

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於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則致死焉。況顏淵之於孔子,恩義兼盡,又非他人之為師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難,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則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請討以復仇,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則回何為而不愛其死,以犯匡人之鋒乎

李充曰:聖無虛慮之悔,賢無失理之患,而斯言何興乎?將以世道交喪,利義互蒙,或殉名以輕死,或昧利以苟生,苟生非存理,輕死非明節,故發顏子之死對以定死生之命也

【論語集說】曰:匡人之難,夫子與顏子相失。顏子在後,及至,夫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此驚喜之辭也。夫患難之際,先後不可及,死與不死焉可必哉。然可以死,可以無死,君子不貴於徒死也

【論語補疏】曰:【孟子】云:『非命也,順受其正。』『子在』者,聖人知命,不死於非命也;『回何敢死』者,大賢知命,不死於非命也。【論語】此文明聖賢知命之學,其所以能不死者

劉宗周曰:一時師弟情深相倚如手足,故曰『吾以女為死矣』,之情也;曰『子在回何敢死』,則依歸之情亦至矣。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見聖賢遇變而惟以道自信也。今也道未墜地,文既在茲,匡人自不得害夫子,是夫子在也。夫子既在,則回亦以道為重,豈敢輕於赴斗以死乎?

唐文治曰:讀此,則聖賢信天知命之誠,與夫全身避害之智,皆在言外。而師弟相依,有如性命,感情之厚,因道義相結而愈深,尤可知矣。

【本章參考書目】

【禮記】【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新解】【論語正義】【論語學案】【論語大義】【論語集說】【論語講要】【論語集釋】【論語補疏】【荀子】【史記】【琴操】【四書解義】【群經平議】。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