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唐江澎 张克中
一、教材编写意图
《史记》作为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不仅代表着中国史学的成就,而且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程,是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在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开设《〈史记〉选读》课程,对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有很大的帮助。
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教科书编写力图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上做足文章,使学生学会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魅力与艺术魅力,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学会用清醒睿智的现代眼光去关照历史与现代生活,并最终奠定较高的文化品位基础,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能力。
教科书编写还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在整体展示《史记》内容的基础上,选取重点章节,选取其中较为容易理解掌握的篇目内容,让学生走进这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的文化经典,领会这部追求“历史与人性”的伟大著作。南宋史学家郑樵评价《史记》曾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教科书力图展示《史记》的主要历史观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用以支撑作者观点的关键材料,进而认识《史记》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教科书编写中还非常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必修教材学习之后继续积累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更为全面地把握文言现象,进一步巩固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同时,教科书在编写中充分考虑提升高中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力图使学生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并最终逐渐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体现这一编写意图,教科书在“阅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部分非常注重积累反思与实际应用的训练。
二、教材特点
编写者依据“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引导学习、倡导开放”的原则设计编写了《〈史记〉选读》。
《〈史记〉选读》充分考虑了普通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和选修课程的功能定位,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愿望。在教材内容上,《〈史记〉选读》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较为系统地把握《史记》全书的体例和内容,除了列传,教科书对《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表”“书”均有涉及,栏目设计合理,所选资料丰富,显示了史记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同时,教科书也注重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把《史记》精华集中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在材料的选择上,《〈史记〉选读》注重典范性,不求面面俱到,抓住重点,把《史记》最具代表性的篇章节选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既能了解整部著作的概貌,又能学习其中最为经典和主要的内容。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史记〉选读》沿袭了苏教版必修教材的专题呈现方式,全书共有八个专题,打破《史记》原有的编排方式,其中六个专题分别从“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等方面全面呈现《史记》内容,教科书的第七、八个两个专题分别是“《史记》的影响”、“研究《史记》”,是对学习《史记》选读后的成果总结,也是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从而沟通古今激活历史,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的两个专题,有助于学生扩展视野,体现了选修课程的灵活性。与必修教材不同的是,《〈史记〉选读》中的篇目在正文之外还有译文,还有各种点评旁注,包括古人、今人和编写者自己的评注,评注涉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字表达等等,取材广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对《史记》展开较为深入的学习。《〈史记〉选读》每篇选文后均有“阅读与探讨”,每个专题后均有“积累与应用”。“阅读与探讨”在突出《史记》的文学性的同时比较重视发掘全文的思想价值;“积累与应用”注意多方拓展,除了对本专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进一步地理解认识外,文言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工作也分散在每个专题后,这对提高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方式上,《〈史记〉选读》沿袭苏教版必修教材采用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最终改变构建了一个平台,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史记〉选读》的教学实施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不同,因此对《〈史记〉选读》课程的具体处理也就会不尽相同。在这里,我们也仅就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给广大教师的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史记〉选读》课程教学的总原则是:“文本研习”重在训练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和文言现象的积累与整理,我们的目标是,《〈史记〉选读》的教学要承担起最终基本解决学生能流畅阅读一般文言文的任务;“问题探讨”重在探索作者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史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魁力,从历史的角度感悟其价值取向,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时也能以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客观评价《史记》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活动体验”重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深化学生对《史记》这部文化典籍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最终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整个课程的学时安排如下:
如此建议的理由是,第一专题虽是《〈史记〉选读》的导引,但《太史公自序》的文字过于艰深,可借助译文作简单处理,不要过多地在文章本身下功夫,而且我们下面还要建议把这一专题放在整个教科书教学环节的后半程来处理;第二专题是《史记》体例,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对《史记》体例的认知上,不必用太多课时;三、四、五、六专题是《〈史记〉选读》的重点所在,学习的时间理应加强;第七专题谈《史记》的影响,这需要学生课外查阅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建议的2个学时只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间;第八个专题是学生在学习了《〈史记〉选读》课程后的成果展示汇报,2个学时也够了。
在教材的教学实施流程中,我们建议教师从第三专题开始教学,教学完成三、四、五、六专题内容后,再来实施第一专题的教学并依次完成第二、七、八专题的教学。上文已经谈到,《太史公自序》文字比较艰深,尽管有译文,但由于学生实际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真正掌握难度很大,如果我们一上来就学习《太史公自序》,对学生学习《〈史记〉选读》的积极性会是个伤害。另外,我们在没有让学生接触《〈史记〉选读》生动鲜活的其他内容之前,在学生对《史记》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之前,没有必要让学生先对司马迁其人其事作过细的了解。所以尽管是《〈史记〉选读》的导引,我们还是应该把第一专题放在后面来组织实施教学。需要向老师们说明的是,一旦我们学习了三、四、五、六专题,再来学习第一专题时,要让学生重读必修教材中的《报任安书》一文,同时教师应把袁传璋的《司马迁与中华文明》(见教参)一文印发给学生,这时的学习应该从更高的高度认识司马迁,认识《史记》。当然,这样的学习一定要求学生要进行课前大量阅读。三、四、五、六专题是《〈史记〉选读》的重点,各专题的教学应紧扣专题内涵,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加详细和周密。第三专题的重点是在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时,要时刻关注《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第四专题在教学中应突出“文化”研读的色彩,重点探讨传主的人格、品质、精神、理想追求及对后世的影响。第五专题是对《史记》人物刻画艺术的学习,本专题教师在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诸多细节艺术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司马迁两种不同的刻画人物手段:一是选取某一人物生平中的一次重大事件的描写来刻画人物,一是通过人物生平全过程的交代以刻画人物。前者以《刺客列传》为代表,后者以《项羽本纪》为代表。第六专题是对《史记》叙事艺术的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史记》叙事的形式、叙事的章法、人物刻画中的叙事、叙事中的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梳理,可以在本专题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第二专题是《史记》的体例,我们虽然建议大家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老师们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一部分不是《〈史记〉选读》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了解接触一下全书的体例,有个感性的认知即可,因此如果课时紧张,也可以把本专题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第七专题是关于《史记》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这已不是《〈史记〉选读》的内容,教参上也不主张把这一部分放在课堂上学习,但是从文化论著选读的目的出发,我们还是建议教师用2个学时来组织教学,不是讲解教科书呈现的内容,而是组织学生分若干专题在课外大量查阅《史记》相关影响资料的前提下写成调研报告分别在班级交流共享。第八专题应是我们学习《〈史记〉选读》后的成果展示,它应是学生用现代眼光去关照优秀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结论,也是今天与历史的一种理性对接,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大有益处,因此我们建议用2个学时去处理。在具体处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建议教师要组织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在课外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经过合作探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学生对司马迁、对《史记》这部文化典籍的理解和认识,以论文报告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共享。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把学生最后的优秀论文结集付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