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570|回復: 5

[训诂学] 岳字的起源和演变_繁体字写法

  [複製鏈接]

嶽古字写作岳,现代又将嶽简化岳。虽然近似一个轮回,但是嶽、岳在内涵上已经产生变异。二字最大区别是,姓氏的岳不能写作嶽,而嶽更多意指高山,而岳父则固定为代名词。你意想不到的是,虽然现代一些用法固定了,但是古代二字往往通用。

神奇的汉字系列之岳字

神奇的汉字系列之岳字
神奇的汉字系列之岳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我们知道,『山』和『岳』都是指高山。平时许多人也混着用,也少有人仔细辨析其中的不同之处。但『山』和『岳』却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呢?

岳的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象形字,像山峦叠嶂之形

岳的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象形字,像山峦叠嶂之形

岳的甲骨文字形如上,这是一个象形字,像山峦叠嶂之形,上方和下方各是三座隆起的山峰,中间的形状则代表山坳,形象生动逼真。〖诗经·崧高〗中有诗:『嵩高维岳,骏极于天』,恰是这一字型的形象化写照。到了小篆字形,人们造出一个『嶽』字,从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

〖诗经·崧高〗中有诗:『嵩高维岳,骏极于天』

〖诗经·崧高〗中有诗:『嵩高维岳,骏极于天』

何为『山』,何为『岳』?〖说文解字〗讲:『山,土有石而高』。山,就是土地之中石头的隆起,高于周边的地势,就能称之为山。对于『岳』的解释则是:『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声。』许慎认为,岳是从山中演变出来的一批『王者』、『领军者』,他们代表了群山中的至高境界,这个境界也值得帝王亲自登临、封禅,具有神圣、不可撼动的地位。也就是说,山和岳是通称和特指的关系,一般的山岭都可以叫山,高大的山就是岳。从字形也可以看出,岳是『山上之山』的意思,他们峻极于天,高绝于世,所以文学上后来沿着这个意思创作,才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誉。

何为『山』,何为『岳』?

何为『山』,何为『岳』?

女婿管妻子的父亲称岳父,母亲称岳母,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这两个称谓,这是怎么来的呢?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讲了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唐玄宗李隆基要到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中书令张说担任封禅使。按照惯例,封禅后三公以下的官员都升迁一级,张说的女婿郑镒,却凭借张说的权力,由本来的九品官突然间升到五品官,并赐给绯服。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在旁边的黄幡绰讥笑他:『此泰山之力也。』这是泰山的功劳啊!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就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

〖说文解字〗讲:『山,土有石而高』

〖说文解字〗讲:『山,土有石而高』

因为岳含『高』义,常常与表示高的词语连用。如东汉张衡〖思玄赋〗:『二女感于崇岳兮,或冰折而不营。』『崇』就是高,『崇岳』表示高山。杜甫在〖赠卫八处士〗曾经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人世情缘,分合难料,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很长,谁知,旦夕惊变,一转眼便再也不见,就好比天上的星宿参商二星一样,相见渺茫,就像是隔着高高的山岳,再会无期。从这里即可以看出,能被称为岳的山,何其之高,以至于两人之间若是隔着山岳,便视若永别。今天我们常说的『山岳』,是同义连用的复合词,除了表示高大的山外,多用以比喻,如责重山岳、恩同山岳、福如山岳,在这里『岳』表示的是如山一般重大的责任、恩泽、福祉等。

『岳』的解释则是:『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声。』 ... ... ... ...

『岳』的解释则是:『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声。』 ... ... ... ...

天下山岳众多,你最爱哪一座?是张无忌一战成名的光明顶,还是令狐冲回不去的华山?在古时,人们交通工具单一,不是马、驴、牛车就是一叶扁舟,远行一次不容易,去了就要驻留一段时间。他们的慢生活造就了细腻的感知和文化气息。因此,在他们的笔下,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嵩山如卧……山岳无声,亦能述说属于它的故事,传递流芳千古的精神;而也正因此,才让人常生『看山不是山』之感。而山岳被歌颂,不仅在于它的形,更在于联想到山岳时,让人油然而生的雄心与气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是仁德的象征,仁慈的人喜爱山,向往山的岿然矗立,崇高、安宁;『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雄浑而豪迈,这是山岳最好的样子;然而有时,『山岳』也是难题和考验,上学时愚公移山只是卷面的考题,面对生活的考验后,才真正明白持之以恒的力量有多伟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了山岳之高之险,才造就了翻山人铁骨铮铮坚毅笃行的状态……

岳是从山中演变出来的一批『王者』、『领军者』

岳是从山中演变出来的一批『王者』、『领军者』

时代变迁下,人生长河中,我们会遇到一座又一座高耸的、绕不过也移不开的山岳。与其感慨它的险峻与艰难,不如迈步翻越——山高人为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9-7-10 17: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岳,嶽不同字
遊客  發表於 2019-8-8 09:31
甲骨文的嶽是多重山叠加,可是篆体的嶽却是两边两个犬,中间一个言,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遊客  發表於 2019-8-8 09:34
原来岳父岳母称谓是这样来的!
延章 發表於 2019-8-17 18:2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比较意外的是,獄音,嶽竟然只是形音字,与『犭』、『犬』竟然无关。这篇文章解释的也不尽完整,岳嶽本不同字,竟然不加区别,而是放一起解释,没有加以说明嶽被简化成了岳。
不过在古文里二字也通用:
岳:【集韻】嶽古作岳。【說文】嶽,古篆作?。【六書正譌】从丘,山,象形。嶽,岳經傳通用。○按【字彙】引古文分爲二,今依【正字通】?入後嶽字註。 又姓。宋岳飛,明岳正。
嶽:〔古文〕?岳??【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鸑。【說文】東岱,南霍,西華,北恒,中泰室,王者巡狩所至。从山獄聲。【集韻】或作?。【詩·崧高維嶽註】又作?。?字原作?下山。
明月圆缺 發表於 2025-4-9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释"岳"字源流兼论山岳文化内涵》

"岳"字之演变,实为汉字形体学之典范案例。甲骨文作"𡵞",乃典型象形字,《殷墟文字乙编》著录之字形确如层峦叠嶂之状,三峰耸峙间以山坳,与《诗经·大雅》"崧高维岳"之描写若合符契。至小篆阶段衍出"嶽"字,许慎《说文解字》释为"从山獄声"之形声字,此即汉字"形声相益"演变规律之明证。

考"山""岳"之别,非仅形体之异,实关文化深意。《周礼·职方氏》首倡"五岳"之说,《白虎通义》更明言:"岳者何?岳之为言桷也,桷功德也。"此见先秦时"岳"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帝王巡狩封禅之神圣空间。郑玄注《尚书》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更揭示其政治象征意义。至《水经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的华山描写,则体现六朝人对岳之审美认知。

"岳父"称谓源流,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载虽富趣味,然考《三国志·蜀书》已有"泰山"称妻父之例。宋人庄绰《鸡肋编》指出:"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此说更契合物象渊源。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墓券中常见"岳渎"连称(如《刘伯平镇墓券》),证明"岳"之神圣性已融入民间信仰。

今简体字复归"岳"形,看似循环,实有深意。观商周金文,"岳"字本有从山从丘之异构(见《金文编》附录),汉碑中"岳""嶽"混用尤甚(如《华山庙碑》作"嶽",《礼器碑》作"岳")。清儒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早已明言:"岳嶽正俗字",现代简化实为返本开新之举。然须辨明:姓氏用字当遵《广韵·觉韵》"岳,姓也"之训,绝不可作"嶽",此即文字学所谓"职用分化"之例。

至若文学意象,杜甫"明日隔山岳"之"岳",非仅指地理阻隔,更暗含《楚辞》"高丘之阻"的象征传统。宋人郭熙《林泉高致》论画山之法:"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正可作"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最佳注脚。此般文化积淀,使"岳"字成为熔地理、政治、伦理、美学于一炉的独特文化符号。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