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8|回復: 0

[古代科技] 宋代的双季稻(8)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1-6-27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历史千年
5 占城稻对宋代双季稻的影响

    再生双季稻多是在原来的一季晚稻的基础上,由于雨水调适,重新抽茎结实,不需要特别的品种,与占城稻的关系不大;间作稻,在早稻的行间种上晚稻,虽然要求早稻尽可能地早熟,以留给晚稻更多空气、水分和阳光,占城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尚不能找到占城稻作为间作早稻的直接证据;连作稻对于早熟品种的需要量更大,但作为连作稻的一些品种,如乌口稻、乌W、黄c稻、献台、(禾庶)等,都与占城稻无关,它们的历史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占城稻引进以前。如连作早稻品种献台,最早见于唐人所撰的《闽中记》[40]。至于稻麦二熟制,由于其本身在宋代的发展有限,且在太湖地区又多是晚稻与麦类的轮作,作为早熟稻的占城稻作用更小。因此,占城稻对于稻田多熟制的影响不大。此其一。其二,稻田多熟制虽然在宋代有所发展,主要的技术也已出现,但只限于局部地区,对全国的粮食生产影响不大,即使说占城稻的引进对多熟制产生了影响,其对于整个的粮食生产的影响也是很小的。要而言之,占城稻虽然在扩大耕地面积方面,特别是梯田的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多熟制的影响不大。

    (作者:曾雄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