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鳳凰網
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但是在秦統一中國之後,歷代王朝卻出現了不斷向長江流域傾斜的趨勢。到了明清時期,整個國家的經濟幾乎完全依賴於長江以南地區的錢糧賦稅。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歷史學家說,這是因爲北方頻繁出現戰亂,經濟遭到了破壞,所以歷代政權不得不把經濟重心逐步南移。可是這個說法不是很圓滿:北方出現戰亂,那麼南方爲什麼沒有?他們對中國古代的農業經濟進行了認真思考之後,提出了一個猜想:也許這兩千年從北向南的變遷,不過是小麥和水稻這兩種農作物的一次接力賽而已。
小麥與農民起義
如果我們一手拿著【簡明中國通史】,一手拿著農業區域經濟地圖對照。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小麥種植業與古代社會動亂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因果關係。
我們先看看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導致王朝覆滅的重大農民起義: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起義爆發於安徽大澤鄉: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爆發於山東莒縣: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爆發於河南洛陽;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爆發於河套地區;隋末的農民起義爆發於山東、河北、河南:唐末的黃巢起義爆發於山東:元朝末年的紅巾起義爆發於安徽:明末的農民起義爆發於陝西北部。
農民起義的爆發地幾乎全部集中在安徽、河南、山東、陝西等地。而這些地區恰好是處於黃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國小麥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地區。
中國的小麥種植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地區。在這些地區種植的其他主要糧食作物小米、高粱等也都屬於麥類,都是旱地種植作物。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作物,不宜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通常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這就意味著在這些地區每年大約只有1/3到1/2的土地能夠收穫糧食。因此自秦朝統一以來,立足於黃河流域的王朝承受著巨大的糧食供給壓力。
更糟的是,黃河流域氣候乾燥,降雨不足,農業生產主要依靠灌溉。乾燥的環境使水分蒸發得非常快,鹼性的黃土失去水分之後容易產生結晶,造成土地鹽鹼化,土壤肥力大幅度降低,一年比一年貧瘠,以至於不能耕種。
原本產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斷減少,土地兼併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導致了激烈的社會政治衝突――農民起義。在經過多年的戰火狼煙之後,土地經過休息得到了恢復,社會才再次安定下來,開始新一輪消耗地力的循環。但是總體上,土地的肥力還是在逐步下降。
古文明在麥田中衰亡
人類最早的農業文明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都在大河流域附近誕生。其中古埃及、古巴比倫的人們像我們的祖先一樣,在孕育自己文明的母親河流域內廣種小麥。可以說,這些輝煌的古代文明就是建築在麥田之中。可惜,它們都沒能逃過小麥農業衰落的命運。
在今天埃及的尼羅河兩岸,只要看一看那些曾經繁榮的地區普遍沙漠化的景象,你就知道這裡早已失去了古埃及文明存在的條件。而在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昔日孕育了輝煌的兩河文明的千里沃野現今已變成一片寸草難生、板結得硬邦邦的鹽鹼地。它們衰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在自然環境的限制下,當地的人們別無選擇地採取了灌溉方法種植小麥。
中國的黃河文明也在小麥農業中飽受煎熬。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的兩千年裡,中國的農業開發程度不高,規模也不太大。當時黃河流域的生態情況良好。土地仍然保持著較好的肥力。中國社會政治動盪基本上是由諸侯國爭奪霸權引起的,很少出現農民起義或者民變這樣的事情。 隨著統一國家的產生,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的大規模開發隨即展開,於是小麥種植導致的土地貧瘠問題開始成爲一個又一個王朝的心腹之患。土地兼併愈演愈烈,直接危及農民的生存。人地矛盾演化成嚴重的社會政治矛盾,一個個顯赫的王朝頹然倒下,經過一番動亂,新的王朝在恢復肥效的土地上重新崛起。到了唐朝。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終於走到了衰竭的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