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8|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茶栽培史(1)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0-7-16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茶網
中國茶史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茶的古稱甚多。如荼、詫、□、□、苦荼、茗、□等,在古代有的指茶樹,有的指不同的成品茶。至唐代開元年間(公元8世紀),始由『荼』字逐漸簡化而成『茶』字,統一了茶的名稱。現在世界各國『茶』字的讀音,大多由『茶』、『□』、『詫』、『□』以及『荼』等的音韻轉變而來。


    起源  中國自古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雖無可稽考,但可說明知茶有用爲時甚早。唐代陸羽在其所作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稱:『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不但描述了茶樹的形態,而且指出茶產於中國南方。根據現代植物學考察資料,今雲南、貴州、四川一帶古老茶區中,仍有不少高達數十米的野生大茶樹,且變異豐富、類型複雜。世界山茶科植物絕大部分分布於雲貴高原邊界山區等地,可說明這裡是茶的起源地。以後由於自然地理因素影響和人工選擇的結果,才使同一茶屬的野生茶樹在系統發育中分化出不同的種類。現在雲南西南地區大葉野生茶樹分布相當普遍。而到了貴州、四川並進一步由西向東,由於人工干預的影響,茶樹形態就由喬木而灌木、葉形也由大而小,現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分布的主要是中小葉茶樹。


    生產發展  茶的栽培起自何時,秦、漢前尚乏直接史料。茶被發現和利用初期,除用作藥物外,也作爲朝貢品和祭祀品。西漢王褒【僮約】中有『武陽□荼』、『烹荼盡具』之句,可見當時飲茶習慣已進入富貴人家日常生活。對茶日益增長的需要促進了茶的栽培和傳播。早在秦代,茶已由四川傳至陝西、甘肅、河南一帶。後道教、佛教盛行,提倡飲茶,茶的消費益增。天台山、峨嵋山和廬山等僧寺周圍很早已開始栽茶。從東漢到南北朝的500多年間,茶樹又進一步推廣到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以至嶺南各地。當時江南一帶飲茶已成風尚。唐代中葉,飲茶之風已遍及南北。隨著茶葉逐漸成爲商品,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手工制茶作坊、官辦的『山場』和『官焙』。陸羽在【茶經】中說茶的品質『野者上,園者次』,指出了山地野生茶優於庭園栽培茶的品質,但栽培茶仍迅速發展。【茶經】系統介紹了唐代全國已劃分的山南、淮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南和嶺南八大茶區,所轄計33個州。當時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之盛,堪稱中國茶葉史上的一個高峰。宋代茶的栽培又有擴展,南宋時已有66個州、 242個縣產茶。產量以四川的成都府路和利州路(廣元一帶)最多,約占全國的半數,年產量約20多萬擔。元、明、清以後,茶葉生產繼續增長,在福建、江西、安徽和浙江等地逐漸成爲山區農村的一種主要副業。在茶葉生產發展的同時,封建統治者對茶的經濟價值日益重視。唐德宗貞元九年(793)正式稅茶,把茶的生產、貿易作爲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來源。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又實行『榷茶法』,對茶葉實行專賣,甚至強令茶樹移植『官場』,嚴禁私茶,引起人民反抗。宋代改行『茶引』法,允許商人運銷,政府從中抽稅。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又賣行茶馬交易政策。但茶葉專賣制度在宋以後各代均仍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