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3|回復: 0

[古代科技] 宋代长江下游圩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2)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09-4-14 15: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日报
政府的防灾举措之三是加强对圩堤的兴筑与管理。在圩堤的护养上,采取了人工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从工程方面加固圩堤,是人们治圩的主要举措,其方法是将圩堤的用料由原来的泥土换为石板,从而大大加强了圩堤的抗潮强度。对此,杨万里在《诚斋集・圩丁词十解》中形容说:“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在生物措施上则是在堤岸上植以各种树木,深植于堤中的树根勾络在一起,成为护堤的屏障。其中种植最多的是杨柳,杨万里圩田诗:“古今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描写的就是杨柳护岸的情景。
防灾之外,宋政府更重视灾时的救济和灾后的重建,使赈济与蠲免相结合,并建立恤民机构用以安置灾民,从而有效地减缓了灾荒对民众生活的冲击。宋代圩区的赈济制度较之前代更为完善。政府的灾时赈济主要形式有赈粮、施粥、施药、免税、减赋等。为尽快恢复灾区的农业生产,政府除提供必要的支持外,还注意减轻灾民的负担。如咸淳七年(1271)春正月,“绍兴府诸暨县湖田水,免租二千八百石有奇”;咸淳八年十月,“以秋雨水溢,诏减钱塘、仁和两县民田租什二,会稽湖田租什三,诸暨湖田租尽除之”(《宋史・高宗传》)。政府还通过设置一些恤民机构来安置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灾民,这些恤民机构主要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养济院、婴儿局和慈幼局、漏泽园等。
民间的灾害应对
除了政府的救灾举措外,圩区民间的救灾与救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南宋,随着国力的衰微,政府救济事业逐步萎缩,而民间的互助行动却在民间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推动下蓬勃发展起来。
一是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宋代,佛教寺院在长江下游地区十分兴盛,吴自牧《梦粱录》云:“释老之教遍天下,而杭郡为甚。然二教之中,莫盛于释,故老氏之庐,十不及一。”佛教寺院的广泛分布,使得佛教寺院组织的慈善活动得以普遍开展,包括水利工程的修建与维护,桥梁、道路的兴建与维修等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养老、济贫、赈饥、慈幼、医疗等救济事业。尤其在灾后的救济中,佛教寺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是宗族家族的互助活动。宗族家族内部的互助是宗族内聚力的体现。宋时,义庄、义田制度开始正式建立,其主要模式是用族产公田的收入来赈济贫困、孤寡及遭遇灾荒与不测事件的族人,赈济的方法是计口授给。如南宋时扬州知府楼q在四明所立楼氏义庄,“置腴田五百亩,立名义庄”,“自同曾祖下至缌麻,而贫于无服,而行业有闻者,人廪给有差”(王元恭:《至正四明续志》卷8)。宋代长江下游圩区的宗族救济十分发达,成为政府灾荒救济的有力补充。
三是民间善士的好善乐施。宋代圩区的城镇乡村也有许多好善乐施之人。灾害侵袭时,他们常常对灾民开展赈粮、施药、施棺、助学、宽免逋欠、助人婚嫁等慈善活动。发生饥疫时,这些善士更是慷慨解囊,提供钱米,竭尽全力地从事赈灾活动。这些善士的慈善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宋代长江下游圩区抗灾和救灾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