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64|回復: 0

不当家教易致孩子“心病”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1-3-21 14: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年3岁的小综,要上幼儿园了,父母把他从老家接回来。由于在祖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小综在爸爸妈妈面前也当起了“小皇帝”。面对不听话、固执的儿子,父母对他的蛮横无理进行了指责。小综有一天突然说出:“爸妈死了才好呢!”专家表示,儿童心理出现问题,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外,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占主导位置。家庭极端教育都极易令孩子出现紧张、焦虑、退缩、恐惧等情绪问题,引发不同形式的心理疾病。, P0 n% N& j: Q8 X9 C3 f3 ?
  误区:只有一个孩子,给他最好的! p( M  q& [( _% p
  分析: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
, [. m6 x2 V% h) _   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更多的孩子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p$ m$ P+ |0 j+ ]# N2 ^
  专家指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侍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2 q$ P3 l* N4 b$ F0 x8 ?   误区:“吓一下,小孩就听话”$ u& h- V2 V; M4 {5 m  @
  分析:恐吓教育,孩子易焦虑
: q3 U: w, D# O' J+ u5 N+ X   今年8岁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经常在早晨上学前“发作”,医生检查后诊断,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惧上学而患上了焦虑症才是真的。! o; q/ X: o9 M7 A2 [; z
  专家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是分离焦虑,多发病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他们可以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2 {: [3 v, }1 g+ n   误区:“不打不成才?”) j/ w6 a3 l4 j
  分析:以打代教,孩子“爱说谎”# a6 q. o  D) R* z4 ~: f
  6岁的琪琪很喜欢说话,经常自言自语说个不停,有时妈妈在看电视,身边的她仍然说个不停。更严重的是,近来,琪琪越来越喜欢说谎,一会儿说同学欺负了她,一会儿又说自己考了100分。4 r  J' J+ x2 r# g8 Q" n
  专家表示,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需要关心的要求,当孩子一次偶然的说谎或者眨眼后,家长注意了,关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有些家长习惯以打代教,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是一顿痛打,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令孩子不断“改进”说谎技术来对付家长的打骂。
  t  t2 S& Z# M   专家有话
- Q. A/ o$ p( l3 m* m% ^- ^   家长期望“过高”、“过低”都不当) t' ?) `6 A) V/ i7 @
  成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多是在童年引起的,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心理专家表示,造成儿童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况主要是由家庭原因决定的。
. n" e5 A8 n' z, b3 v8 L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种情况存在于放纵型家庭,家人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习惯索取,不懂得奉献。一旦进入学习氛围,在学校严格的教育方式下,容易形成焦虑、偏执、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专制型家庭,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回避的性格,成长过程中,在学习的压力下,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